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住宅公园上的景观设计(住宅公园上的景观设计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3-13 19:12:35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73        问大家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住宅公园上的景观设计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文章目录列表:

    住宅公园上的景观设计(住宅公园上的景观设计是什么)

    一、温馨的庭院花园景观该怎么设计?

    住宅公园上的景观设计(住宅公园上的景观设计是什么)

    1、首先,从整体的规划布局上,整个洋房花园被划分为了三个区域:一个休息区,一个用餐区和一个火炉区(如上图所示,这里是业主的户外会客厅)。通过这些图片相信你也能看得出,这些区域的划分让花园显得规整且功能一目了然,访客和主人也会有更加舒适的体验。此外,整个花园的植物主要以各种层次丰富的绿色植物构成,因为主人更喜欢观叶植物而不是观花植物。

    住宅公园上的景观设计(住宅公园上的景观设计是什么)

    2、这里我们将分享这个葱茏的洋房花园设计的一些技巧。其实整个设计的亮点就在于其绿色的色调,整个花园就是一个城市绿洲。

    • 为了确保四季常青,在这个狭小的户外空间里各种绿植都是经过精心的安排;

    • 同时为了能够感知四季的变换,也搭配种植了枫树和一些落叶藤蔓植物,这样季节更替的时候部分植物也会有颜色的变化;

    • 为了能够确保不同区域之间依然保持凝聚力和关联,每个区域会重复使用同种类的植物;

    • 不同形状的叶子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比如戟形的喜林芋和圆形的Ligularia reniformis;

    • 最后一点,通过在花盆、花坛等表层种植一些常春藤来获得绿叶层叠的效果,这样整个花园会更加显得葱茏和柔软。

    • 住宅公园上的景观设计(住宅公园上的景观设计是什么)

      3、季节性颜色的体现。其实这点刚才简单提到过,因为整个花园中的大多数植物都是常绿植物,这样可以确保空间全年都变得茂密翠绿。但是为了能够感知到季节的变换,同时花园也能呈现出不同的景象,避免审美疲劳。所以,设计师特意加入了日本枫树和弗吉尼亚爬山虎两种落叶植物,它们为整个花园提供了季节性色彩,同时在冬日时花园里有充足的阳光。

      住宅公园上的景观设计(住宅公园上的景观设计是什么)

      4、暗色调。暗色调景观元素的加入,让花园中的植物显得更加时尚且充满生机。不论是黑色的花盆还是被刷成深褐色的防腐木花架和木地台。

    二、居住区景观设计规范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北京地方性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开放式绿地设计、封闭式绿地设计、和居住区道路和停车场绿化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新建和改建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工程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J 85 灌工程技术规范

    CJJ 48-92 公园设计规范(1993-01-01)

    CJJ 75-9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8-05-01)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居住区绿地

    在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住用地范围内的绿地和居住区公园。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以及城市规划中零散居住用地内的绿地。

    3.2 开放式绿地

    引导居民进入,为居民提供休憩的绿地。一般包括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组团绿地以及按开放式绿地设计的宅间绿地等。

    3.3 封闭式(装饰性)绿地

    以观赏为主,不引导居民进入,主要用于改善居住区局部生态环境和美化居住环境的绿地。一般包括宅间绿地和建筑基础绿地。

    3.4 居住区公园

    在城市规划中,按居住区规模建设的,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配套公共绿地。

    3.5 小区游园

    为一个居住小区配套建设的,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

    3.6 组团绿地

    直接靠近住宅建筑,结合居住建筑组群布置的绿地。具有一定的休憩功能。

    3.7 宅间绿地

    在居住用地内,住宅建筑之间的绿化用地。通常以封闭式观赏绿地为主。

    3.8 建筑基础绿地

    在居住区内各种建筑物(构筑物)散水以外,用于建筑基础美化和防护的绿化用地。

    3.9 居住区道路

    为居住区交通服务,并用于划分和联系居住区内的各个小区的道路。

    4 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

    4.1 居住用地内的各种绿地应在居住区规划中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配套,并在居住区详细规划指导下进行规划设计。居住区规划确定的绿化用地应当作为永久性绿地进行建设。必须满足居住区绿地功能,布局合理,方便居民使用。

    4.2 小区以上规模的居住用地应当首先进行绿地总体规划,确定居住用地内不同绿地的功能和使用性质;划分开放式绿地各种功能区,确定开放式绿地出入口位置等,并协调相关的各种市政设施,如用地内小区道路、各种管线、地上、地下设施及其出入口位置等;进行植物规划和竖向规划。

    4.3 居住区开放式绿地应设置在小区游园、组团绿地中,可安排儿童游戏场、老人活动区、健身场地等。如居住区规划未设置小区游园,或小区游园、组团绿地的规模满足不了居民使用时,可在具有开放条件的宅间绿地内设置开放式绿地。

    4.4 组团绿地的面积一般在1000 m2以上,宜设置在小区中央,最多有两边与小区主要干道相接。

    4.5 宅间绿地及建筑基础绿地一般应按封闭式绿地进行设计。宅间绿地宽度应在20 m以上。

    4.6 居住区绿地应以植物造景为主。必须根据居住区内外的环境特征、立地条件,结合景观规划、防护功能等,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进行植物规划,强调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和地方特色。植物种植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原则:

    4.6.1适应北京地区气候和该居住区的区域环境条件,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和防护作用的植物。

    4.6.2应以改善居住区生态环境为主,不宜大量使用边缘树种、整形色带和冷季型观赏草坪等。

    5 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

    5.1 在居住区绿地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开放式绿地或封闭式绿地的设计。绿地设计的内容包括:绿地布局形式、功能分区、景观分析、竖向设计、地形处理、绿地内各类设施的布局和定位、种植设计等,提出种植土壤的改良方案,处理好地上和地下市政设施的关系等。

    5.2 居住区内如以高层住宅楼为主,则绿地设计应考虑鸟瞰效果。

    5.3 居住区绿地种植设计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

    5.3.1充分保护和利用绿地内现状树木。

    5.3.2因地制宜,采取以植物群落为主,乔木、灌木和草坪地被植物相结合的多种植物配置形式。

    5.3.3选择寿命较长、病虫害少、无针刺、无落果、无飞絮、无毒、无花粉污染的植物种类。

    5.3.4合理确定快、慢长树的比例。慢长树所占比例一般不少于树木总量的40%。

    5.3.5合理确定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的种植比例。其中,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种植数量的比例应控制在1:3~1:4之间。

    5.3.6在绿地中乔木、灌木的种植面积比例一般应控制在70 %,非林下草坪、地被植物种植面积比例宜控制在30 %左右。

    5.4 根据不同绿地的条件和景观要求,在以植物造景为主的前提下,可设置适当的园林小品,但不宜过分追求豪华性和怪异性。

    5.5 绿化用地栽植土壤条件应符合CJJ 48-92的有关规定。

    5.6 居住区绿地内的灌溉系统应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如喷灌或滴灌系统,也可安装上水接口灌溉。喷灌设计应符合GBJ 85的规定。

    5.7 绿地范围内一般按地表泾流的方式进行排水设计,雨水一般不宜排入市政雨水管线,提倡雨水回收利用。雨水的利用可采取设置集水设施的方式,如设置地下渗水井等收集雨水并渗入地下。

    5.8 绿地内乔、灌木的种植位置与建筑及各类地上或地下市政设施的关系,应符合以下规定:

    5.8.1乔、灌木栽植位置距各种市政管线的距离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树木距地下管线外缘最小水平距离 单位:m

    名 称 新植乔木 现状乔木 灌木或绿篱外缘

    电力电缆 1.50 3.50 0.50

    通讯电缆 1.50 3.50 0.50

    给 水 管 1.50 2.00 --

    排 水 管 1.50 3.00 --

    排水盲沟 1.00 3.00 --

    消防笼头 1.20 2.00 1.20

    煤气管道(低中压) 1.20 3.00 1.00

    热力管 2.00 5.00 2.00

    注:乔木与地下管线的距离是指乔木树干基部的外缘与管线外缘的净距离。灌木或绿篱与地下管线的距离是指地表处分蘖枝干中最外的枝干基部的外缘与管线外缘的净距。

    5.8.2落叶乔木栽植位置应距离住宅建筑有窗立面5.0 m以外,满足住宅建筑对通风、采光的要求。

    5.8.3在居住区架空线路下,应种植耐修剪的植物种类。植物与架空电力线路导线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CJJ 75-97中表6.1.2的规定。

    5.8.4居住区绿化乔灌木与其它基础设施的最小水平距离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乔灌木与其他基础设施的最小水平距离 单位:m

    设 施 名 称 新植乔木 现状乔木 灌木或绿篱外缘

    测量水准点 2.00 2.00 1.00

    地 上 杆 柱 2.00 2.0 --

    挡 土 墙 1.00 3.00 0.50

    楼 房 5.0 5.00 1.50

    平 房 2.00 5.00 --

    围墙(高度小于2m) 1.00 2.00 0.75

    排水明沟 1.00 1.00 0.50

    注:乔木与地下管线的距离是指乔木树干基部的外缘与管线外缘的净距离。灌木或绿篱与地下管线的距离是指地表处分蘖枝干中最外的枝干基部的外缘与管线外缘的净距。

    5.9 居住区绿化苗木的规格和质量均应符合国家或本市苗木质量标准的规定,同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5.9.1落叶乔木干径应不小于8 cm。

    5.9.2常绿乔木高度应不小于3.0 m。

    5.9.3灌木类不小于三年生。

    5.9.4宿根花卉不小于二年生。

    5.10 居住区绿地内绿化用地应全部用绿色植物覆盖,建筑物的墙体可布置垂直绿化。

    6 开放式绿地设计

    6.1 开放式绿地的主要功能是为居民提供休憩空间,美化环境,改善局部生态环境。设计中应妥善处理和解决好这三方面问题。

    6.2 开放式绿地的总体设计、竖向设计、园路及铺装场地设计、种植设计、园林建筑及其它设施设计等均参照CJJ 48-92要求执行。

    6.3 开放式绿地要根据居住区的特点做好总体设计,同时应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6.3.1根据绿地的规模、位置、周边道路等条件设置功能分区,要满足居民的不同需要,特别是要为老人和儿童的健身锻炼设置相应的活动场地及配套设施。儿童游戏场、健身场地等应远离住宅建筑。

    6.3.2绿地出入口和游步道、广场的设置应综合绿地周围的道路系统、人流方向一并考虑,保证居民安全。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

    6.3.3绿地中不宜穿行架空线路,必须穿行时,居民密集活动区的设计应避开架空线路。

    6.4 地形设计可结合自然地形做微地形处理,微地形面积大小和相对高程,必须根据绿地的周边环境、规模和土方基本平衡的原则加以控制。不宜堆砌大规模假山。

    6.5 绿地内设置景石时,可结合地形作置石、卧石、抱头石等处理,置石量不宜过大。

    6.6 可结合不同居住区的特点,集中布置适当规模的水景设施。占地面积不宜超过绿地总面积的5%。

    6.7 园路及铺装场地设计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6.7.1绿地内可布置游步道和小型铺装场地,铺装面积一般控制在20%以内。其位置必须距离住宅建筑的前窗8 m~10 m以外。

    6.7.2绿地内的道路和铺装场地一般采用透水、透气性铺装,栽植树木的铺装场地必须采用透水、透气性铺装材料。

    6.7.3绿地内的道路和铺装场地应平整耐磨,应有适宜的粗糙度,并做必要的防滑处理。

    6.7.4绿地内主要道路和出入口设计应采取无障碍设计,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6.7.5绿地内的活动场地提倡采取林下铺装的形式。以种植落叶乔木为主,分枝点高度一般应大于2.2m。夏季时的遮荫面积一般应占铺装范围的45%以上。

    6.8 绿地内建筑物和其它服务设施等的设计以及绿地内各类用地指标,必须按照CJJ 48-92要求执行,同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6.8.1小区游园内一般应设置儿童游戏设施和供不同年龄段居民健身锻炼、休憩散步、社交娱乐的铺装场地和供居民使用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园亭、花架、坐椅等。

    6.8.2应根据需要设置不同形式的照明系统,一般不设置主要用于景观的夜景照明。

    6.8.3绿地内园林小品的设计,应尽量采取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的方式,正确处理好实用、美观和经济的关系。

    6.9 作为开放式绿地进行设计的宅间绿地除符合CJJ 48-92外,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6.9.1以绿化为主,功能上只应满足居民的简单活动和休息,布局灵活,设施合理。不宜安排过多的内容。一般不宜设置游戏、健身设施等。

    6.9.2宅间绿地设置的活动休息场地,应有不少于2/3的面积在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

    7 封闭式绿地设计

    7.1 封闭式绿地一般包括宅间绿地和建筑基础绿地。主要功能是改善局部生态环境和美化居住环境,原则上不具有为居民提供休憩空间的功能。

    7.2 封闭式绿地以植物种植为主,发挥降温增湿、安全防护、美化环境的作用。

    7.3 宅前道路不应在绿地中穿行,应设置在靠近建筑入口一侧,使宅间绿地能够集中布置。

    7.4 宅间绿地种植的乔、灌木应选择抗逆性强、生态效益明显、管理便利的种类。

    7.5 建筑基础绿地设计

    7.5.1应根据不同朝向和使用性质布置。建筑朝阴面首层住户的窗前,一般宜布置宽度大于2.0m的防护性绿带,宜种植耐荫、抗寒植物。

    7.5.2住宅建筑山墙旁基础绿地应根据现状条件,充分考虑夏季防晒和冬季防风的要求,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绿化。

    7.5.3所有住宅建筑和公用建筑周边有条件的地方应提倡垂直绿化。

    7.5.4居住区用地内高于1.0 m的各种隔离围墙或栏杆,提倡进行垂直绿化,宜种植观赏价值较高的攀缘植物。

    8 居住区道路和停车场绿化设计

    8.1 居住区道路绿化设计

    8.1.1道路绿化应选择抗逆性强,生长稳定,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植物种类。

    8.1.2有人行步道的道路两侧一般应栽植至少一行以落叶乔木为主的行道树。行道树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8.1.2.1 应选择冠大荫浓、树干通直、养护管理便利的落叶乔木。

    8.1.2.2 行道树的定植株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径为准,株行距应控制在5 m~7 m之间。

    8.1.2.3 行道树下也可设计连续绿带,绿带宽度应大于1.2 m,植物配置宜采取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的方式。

    8.1.3小区内的主要道路,同一路段应有统一的绿化形式;不同路段的绿化形式应有所变化。

    8.1.4小区道路转弯处半径15 m内要保证视线通透,种植灌木时高度应小于0.6 m,其枝叶不应伸入至路面空间内。

    8.1.5人行步道全部铺装时所留树池,内径不应小于1.2 m×l.2 m。

    8.1.6居住区内行道树的位置应避免与主要道路路灯和架空线路的位置、高度相互干扰。在特殊情况下应分别采取技术措施。

    8.2 居住区停车场绿化设计

    8.2.1居住区停车场绿化是指居住用地中配套建设的停车场用地内的绿化。

    8.2.2居住区停车场绿化包括停车场周边隔离防护绿地和车位间隔绿带,宽度均应大于1.2m。

    8.2.3除用于计算居住区绿地率指标的停车场按相关规定执行外,停车场在主要满足停车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应进行充分绿化。

    8.2.4应选择高大庇荫落叶乔木形成林荫停车场。

    8.2.5停车场的种植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8.2.5.1 树木间距应满足车位、通道、转弯、回车半径的要求。

    8.2.5.2 庇荫乔木分枝点高度的标准:

    8.2.5.2.1 大、中型汽车停车场应大于4.0 m。

    8.2.5.2.2 小型汽车停车场应大于2.5 m。

    8.2.5.2.3 自行车停车场应大于2.2 m。

    8.2.5.3 停车场内其他种植池宽度应大于1.2 m,池壁高度应大于20 cm,并应设置保护设施。

    三、小区景观设计方案

    小区景观设计方案

    过去居住区景观设计往往被简单地理解为植物种植,现在环境景观在居住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小区景观设计的方案,欢迎参考!

    住宅公园上的景观设计(住宅公园上的景观设计是什么)

    1.幸福海岸二期简介

    幸福海岸二期,总建筑面积400000平方米,占地面积104600平方米 。依据其临海的优越地理位置以及深圳热带海洋气候的特点,其环境呈现新古典、浪漫的海洋设计风格。整个小区的环境设计体现出滨海风光的热情、浪漫以及郁郁葱葱的植被景象。在细节景观设计上精心打造,用简约古典和细腻的细节来强化其浪漫的海洋气息。光、水和植物是主要的景观元素。

    小区以宽阔的入口为点,水景为线,广场为面,塑造出一个休憩与娱乐相结合的宜居小区环境。小区的景观设计以集中体现高尚品味为主,譬如,规整而富有变化的水景和木平台,精心雕琢的水池,依建筑而布置的小竹林等。小区总体布局为中轴对称式,建筑、景观以大道为轴线分列两旁,气势磅礴。

    小区景观从竖向空间来看,高差不大,错落有致。从横向空间来看,以轴线的形式将山、水、亭子、雕塑等景观串联为一体。在设计方法上借用古代园林“藏与漏”的设计手法,从视觉与心理上营造移步换景,层次丰富的空间效果。

    2.居住区景观的构成

    2.1植物

    植物是环境景观的重要构成元素,小区植物配置采用多元化的设计语言进行诠释。幸福海岸二期绿化特征:

    (1)充分利用乔、灌、花、草等植物的生长特点进行高低、疏密的空间布置,营造错落有致的景观空间效果;

    (2)采用平面景观与立面景观相结合的方式,从水平与垂直两大空间全面打造景观环境;

    (3)注重景观的实用性与艺术性,追求构图、颜色、质感等设计元素的形式美,以形成绿点、绿带、绿廊、绿坡、绿面、绿窗等绿色景观。同时讲究硬景观与软景观的合理搭配及绿化的维护。所有这些都极大地拓展了居住区绿化的价值。

    (4)选用乡土树种,适地植树,节省植物养护管理经费。但也在一些显眼的位置使用少量名贵树种进行点缀。

    总之,通过图形与植物的结合深化植物的观赏价值(艺术美),通过人与植物的互动深化植物的使用价值(形式美)。

    2.2道路

    道路是居住区的组织框架。一方面它起疏导交通、组织空间的作用,另一方面,好的道路设计可以延续居住区视觉风景线。在居住区道路设计中,完善形式与内容,综合考虑道路的平曲线、竖曲线、宽窄和分幅、铺装材质、绿化装饰等,赋予道路美的形式。幸福海岸二期改变以往“横平竖直”的道路规划模式,大胆采用以曲代直和多点设计的规划方法,景观地形起伏有落,交叉有秩。景观之间有多条小路相连,体现休闲和省时的特点,使小区居民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到达景观区。

    2.3水景

    常言道:水是生命之源。生态环境有了水,才会显得空灵而赋有生动的气韵。水体与植物一样,有利于改善环境小气候,丰富景观层次。住宅景观中不可缺水,但也不能多水。水体的各种造型,能形成不同的景观效果。

    幸福海岸二期水景设计了一条水流,采用明暗管疏水,避免了死水。设计上,运用不同形状、深浅、宽狭的储水形式营造多变的静态水景,并在其中布置各种不同的动植物。其次,有意识地以瀑布、涌泉作为动力,创造水位高差,让水体自然循环流动,产生溢水、跌水等动态水景,并通过增加水体与大气、沙石的接触,提高环境含氧量。再者,开挖水渠及缓坡土方堆叠地形,利用地形落差打造自然水景。

    2.4雕塑小品

    在小区中合理地设置一些雕塑小品,起到点缀空间、组织空间、烘托主题的作用。幸福海岸二期小区充分利用雕塑打造景观意境,提升小区空间价值。雕塑小品从题材、质感、质量、姿态、摆放位置等方面都经过精心的推敲,尤其在景观雕塑小品的取意上下了功夫,少而精,形象栩栩如生,比如“情景雕塑”。

    3.景观设计理念

    3.1人性化设计

    居住区景观是为了营造休闲、运动和交流为一体的多功能环境场所。因此,小区景观创造的环境氛围应充满生活气息,体现景为人用,人为景悦的富有人情味的特点。在幸福海岸二期小区景观设计中,处处体现对环境的美化与再创功能,注重景与景之间的延伸,景与人之间的互动,体现人性化的关怀。景观设计元素无论从构思还是使用上,都坚持取之自然而用于自然的生态理念。与自然相贴近,与原生态相一致。小区大量使用绿色植物,利用不同植物形成不同的`阴凉区域,便于人们乘凉、聊天、散步。在局部地方,密集种植宽阔高大的植物,形成大面积的休闲区域,供人们健身、博弈等陶冶情操。从住宅入口到分户入口,绿意环环相扣,利用自然界的空气、阳光、雨露、鸟语、花香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来满足人触、看、闻、问的感官需求。

    为了解决建筑间距小的压抑空间问题和朝向缺陷问题将大量的精力放在植物的空间塑造与精致上,通过精心搭配本地乡土植物来弱化密集的建筑群给人带来的压抑感。在景观设计中更是人性化地考虑交通流线的组织关系及人在环境中的参与价值,使景观成为业主们共同的景观。

    3.2生态化设计

    在幸福海岸二期小区中,植物的构架结构注重季节与种类的层次性,采用乔木下面种植灌木,灌木下面栽种花草的复层植物构架形式,以强化绿化为主的设计意图;培育良好的植物景观作为景观小品、甚至铺装、坐凳的独特背景,从背景与图形的形式上凸显生态理念;通过色彩、线条、形貌、体量、质感等方面的对比,突出景观小品及铺装、坐凳所处的特定空间,起到点景的作用;植物种植形式上强化生态理念,景观绿化种植形式有平面化,更有“林荫型”的立体化模式,利用攀缘植物弱化建筑形体生硬的几何线条,使空间增加美化,从而大大地提高了住宅小区的生态效益。

    ;

    四、居住小区园林绿化设计的原则

    居住小区园林绿化设计的原则

    居住小区园林绿化设计的原则有哪些呢,大家需要了解一下详细的内容吗?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居住小区园林绿化设计的原则,希望能帮到大家!

    1、功能与形式统一原则。

    居住小区园林绿化设计是一种多维立体空间艺术的设计,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空间环境设计,有平面构图,也有立体构图,同时又是把植物、建筑、小品等综合在一起的造型艺术。绿化要有统一的形式,在统一的形式中再求得各个部分的变化。要充分利用对比与调和、韵律节奏、主从搭配等设计手法进行规划设计。设计中必须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特点、不同的居民生活习惯、不同的户外活动要求来进行。乔木、灌木、草坪要有一个合理的配置比例,以达到最佳的生态和美化作用的目的。

    2、因地制宜,经济实用原则。

    居住小区绿化是以满足居民生活,为生活在喧闹都市的人们营造接近自然、生态良好的温馨家园为宗旨,应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尽量减少土方工程。由于居住小区房屋建设时,对原有土壤破坏极大,一些建筑垃圾就地掩埋,土壤状况进一步恶化,必要时可进行土壤改良。同时,应根据适地适树原则,选择耐贫瘠、抗性强、管理粗放的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选配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绿化树种;还可栽种部分速生树种,以保证种植成活率和环境及早成景,改善居住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总而言之,尽可能用最少的投入、最简单的维护,达到设计与当地风土人情及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境界。

    3、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原则。

    居住小区绿地最贴近居民生活,规划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植物配置与建筑构图的均衡,以及对建筑的遮挡与衬托,更要考虑居民生活对通风、光线、日照的要求。因此,小区绿化花木搭配应简洁明快,树种选择应按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来设计,并区分不同的地域,因地制宜。小区绿地也是休闲、运动和交流的场所,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使人们能在树荫下乘凉、聊天、散步,天真活泼的孩子们能在草坪、树荫下嬉戏玩耍,老人们买菜回来能有个歇脚的地方。因此,从小区入口到住宅入口,都要进行绿化,使人们尽量多接触绿色,多看到园林景观,可以随时随地地享受到新鲜空气、阳光雨露、鸟语花香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当然,以人为本并非一味迎合人们的趣味,更重要的是通过环境影响人、造就人、提高人的境界和品味。

    4、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原则。

    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的东西更容易在人的头脑中产生和谐与美好的感觉。因此,居住小区的绿化尽可能地将原有的'有价值的自然生态要素保留下来,并加以有效组织利用到居住小区的绿地当中去,避免为追求形式上的美感而破坏原有的自然环境。不论是新建的居住小区还是改造的旧住区,总会有一些现存的植物存在,特别是一些大树要尽量将它们组织到居住小区的绿地系统中,通过植物自然生长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既能很快享受到绿树带来的宜人环境,又节约了大量的资金,并且不会给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带来负担。

    5、强调创新原则。

    居住小区园林绿化设计与其他设计一样,要不断创新,切忌在不同的环境中作出相同的设计来。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不同于公园的设计,它应以自然为主线,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生活领域,使身居闹市的人们能获得重返自然的美好享受.

    ;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住宅公园上的景观设计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


    推荐阅读:

    住宅庭院景观设计厂家(住宅庭院景观设计厂家有哪些)

    重庆巫溪住宅景观设计案例(重庆巫溪住宅景观设计案例图)

    集美住宅景观设计案例欣赏(集美建筑风格)

    广告投放渠道代理(广告投放渠道代理方案)

    园林闸坝景观设计案例(园林闸坝景观设计案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