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图江滨公园(滨江景观设计案例)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景观设计图江滨公园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文章目录列表:
一、好玩的地方 牡丹江哪里好玩 牡丹江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牡丹江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素有“塞北江南”之称。风光旖旎,景色天成。世界第二大火山熔岩堰塞湖、世界地质公园——镜泊湖风景秀丽。 国家级森林公园地下森林是世界著名的“火山口”原始森林。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人工湖——莲花湖山清水秀,森林虎园惊心动魄,冰雪旅游独具特色,跨国旅游风情迥然……牡丹江市景色天成牡丹江市是一个风光秀丽的旅游城市。目前,已开发利用的主要风景名胜古迹及人文景点有火山口国家森林公园、牡丹峰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自然保护区、雪乡滑雪场、牡丹峰滑雪场、八女投江纪念雕像、横道河子东北虎饲养场及冬季在牡丹江江面上建设的雪堡等等。
热门景区
1
横道滑雪场
成人票:80元
儿童票:40元
其他优惠:1、普通板 初级平时2小时门市价80元/预定价60元;周末节假日2小时门市价100元/预定价80元 2、豪华板 高级2小时门市价140元/预定价110元(高级不分周末与平日)
2
雪乡国家级森林公园
成人票:60元
儿童票:30元
其他优惠:全票对象:1.5米以上儿童及成人儿童票定义:1.2米至1.5米儿童长者票定义:65岁以上的长者(凭身份证验票入园)免票定义:身高1.2米以下儿童免票(备注:儿童须有大人携带) 我国对部份景区对学生证购票有优惠(大学生除外)
3
镜泊湖风景名胜区
成人票:80元
儿童票:0元
其他优惠:一米二一下儿童,老人免费学生凭证件半票
镜泊湖是中国最大的典型熔岩堰塞湖,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风景区,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著名旅游、避暑和疗养胜地。镜泊湖是5000年前经多次火山喷发,熔岩阻塞牡丹江古河床而成的火山熔岩堰塞湖。湖水南浅北深,湖面海拔350 米,最深处超过60米,最浅处则只有1 米;湖形狭长,南北长45公里,东西最宽处6 公里,面积约91.5平方公里。镜泊湖分为北湖、中湖、南湖和上湖四个湖区,由西南向东北走向,蜿蜒曲折呈S状。吊水楼瀑布、珍珠门、大孤山、小孤山、白石砬子、城墙砬子、道士山和老鸹砬子是镜泊湖中著名的八大景观,八大景观犹如八颗光彩照人的珍珠镶嵌在万绿丛中,像陈运和诗《镜泊湖》所说“显出细浪碧透的题图 显出湖区狭长的篇目”。
END
著名小吃
1
地道的东北农家饭
东北菜历来以色浓味重,菜量大著称,牡丹江地处黑龙江省南部,冬季寒冷干燥,比较流行的东北菜多为炖菜,如:白肉血肠、鸡肉炖蘑菇、白菜蘑菇炖冻豆腐等,非常好吃。
2
正宗的朝鲜族特色美食
于牡丹江是中国著名的朝鲜族聚居地,所以当地的朝鲜族饭馆也比较多,而且多为朝鲜族人开的,食物正宗美味,价格公道。如:石锅拌饭、打糕、狗肉汤等都非常有特色。
3
镜泊湖鱼宴
游览牡丹江的镜泊湖,一个重要节目就是吃一顿鱼餐。镜泊湖水产丰富,盛产鲫鱼,称“湖鲫”,体大肥胖,一条可达两三斤,肉质细嫩味鲜,用以烹制鱼汤或红烧很鲜美,过去曾被作为皇室的贡品。此外当地还产鳌花鱼、湖鲤、白鲢、红尾等40多种鱼,不可不尝,其中以镜泊鲤鱼丝最为著名。地方特色菜:白肉血肠 东北炖菜镜泊湖风味鱼宴 镜泊鲤鱼丝 镜泊湖炸红尾鱼
END
周边酒店
1
牡丹江饭店
牡丹江饭店至今建店50年,是中国饭店协会和华联饭店协会理事单位,全省饮食服务行业五十强企业之一,全市服务行业龙头企业,“龙江老字号”企业,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出差、会议定点饭店,牡丹江市“雪城”名牌,多次成功接待国家、省市级领导和各类全国、全省会议。
牡丹江饭店位于火车站对面,地处市中心,交通便利。历经数次大规模的改造装修,现拥有高、中、低档客房200余间,内设豪华套房、普通套房、豪华标准间、商务标准间、普通标准间、三人间等特色客房,如您下榻在此,服务员将用亲情般的服务,让您感受温馨舒适、安全、方便的服务宗旨。 同时,餐厅、会议室、商品部、棋牌室、100M光纤宽带网等设施也为您的住宿、休闲、娱乐、购物、商务往来提供服务。牡丹江饭店全体员工将为您提供洁净、舒适、经济、安全的住宿环境。
“来牡丹江、住牡丹江饭店”,牡丹江饭店的服务理念就是为客人营造一个“理想的家外之家”,愿牡丹江饭店,给您带来家的感觉、家的温馨。
2
牡丹江金鼎国际大酒店
牡丹江金鼎国际大酒店隶属于哈尔滨铁路投资管理集团牡丹江先行集团,为国家四星级涉外商务酒店、国家“AAAA”级绿色酒店、世界金钥匙联盟酒店、首届中国商务人士最喜爱的百家商务酒店、度假酒店。位于牡丹江市中心繁华商业区。
牡丹江金鼎国际大酒店设计新颖,建筑独特,装饰典雅,是牡丹江地区酒店行业中设施规模先进、标准较高、服务项目齐全的酒店。酒店总建筑面积28840平方米,主楼高99.9米,地上为26层,地下2层,酒店集住宿、餐饮、娱乐、健身、商务、会议接待等多功能综合服务为一体。风格迥异的中西餐厅汇集了南北美食精品,在品尝中增添了您的生活情趣,多功能厅和会展中心设有先进的音响系统,为您提供一流的会议、宴会服务。地下停车场令你无泊车之忧;完善齐全的智能化系统及中央空调系统使酒店的设施达到先进水平,能够满足旅游、商务、婚宴和会议等各类客人的需求。
END
交通概况
牡丹江海浪机场是军民合用机场,是黑龙江东南部乃至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空中交通枢纽,位于牡丹江市西南隅,经机场路与鹤大公路相接,距市中心9公里。牡丹江机场为国家4C级机场,能够满足各类中小型飞机起降,先后开通了牡丹江至哈尔滨、沈阳、大连、延吉、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烟台、青岛、长春、俄罗斯海参崴、雅库斯克和哈巴罗夫斯克三地以及韩国首尔等国内外城市的定期和包机航线。
继牡丹江至俄罗斯雅库斯克国际航线开通后,牡丹江机场又开通了牡丹江至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航线。迄今,牡丹江共开通三条俄罗斯航线,分别通往海参崴、雅库斯克和哈巴罗夫斯克。
目前,从牡丹江市区内到飞机场可直接乘坐机场大巴前往牡丹江东二条路,爱民街,民航大厦均有去机场的大巴,如有飞机票是免费乘坐的,如没有机票是每人10元
牡丹江火车站,是特等站,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牡丹江市区内,是滨绥线、图佳线铁路干线的交会点。
从吉林长白山方向来的游客,可乘早班车到敦化,转敦化往东京城方向的班车在杏山站下车,再转中巴到达镜泊湖边,全程约7个半小时。
从吉林图们方向来的游客,可乘火车去东京城,4个小时即可到达,再转乘中巴1小时就能到镜泊湖了。
牡丹江市的客运交通十分便捷发达,已初步形成了以G201、G301国道为主骨架,以县乡公路为支线,连接“六城”,辐射主要乡镇,沟通“两湖”、“两岸”和经济富线、旅游热线的公路网络。牡丹江地区共有公路客运站7个,客运分站16个。位于西三条路与平安街交叉口处的客运总站和火车北站广场,每天都有开往各县(市)、主要景区景点的客车,价格在几元至几十元不等。
二、求有关郊游与我国古典公共园林发展的论文
姚 亦 锋(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南京 210093)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25 卷 第1 期
2004 年3 月
摘要
如何理解现代城市公园的本质内涵?这是进行城市公园景观规划的根本问题.古代园林的最初设计是从景观意境出发,其中没有商业目的.现代中国以园林用地作为商业赢利场地,大兴土木,充斥着混乱的商业气息,严重破坏了绿化景观,也扭曲了园林本身应该具有的生态本质.在国外园林用地都是没有围墙的,城市与公园景观融合为一体,园林绿地是公众社会福利事业.公园以绿化景观为主,所以表面看起来似乎比中国的公园设计简单,但这并不是我们深刻的原因,而是我们对“现代园林”的错误理解.
关键词:现代园林规划,生态效应,游乐场,绿化景观.
1 园林内涵的演变
在讨论园林景观规划之前,首先应该探讨园林的起源本质特征,这对于把握历史过程中园林主脉演变有重要意义.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的规划有许多种形式,各自有不同的目的.经济林、农田、水库、城镇、乡村等等具有人类的各种使用功能,有时建设较好的工程也有审美的效果.但是,人类在完全对自然环境审美方面规划只有二种形式:园林和风景区.把自然界的景观引入人类的居住庭院或城市环境之中,仿造自然山水,从而诞生了“园林”.在古代世界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经济有了剩余,特别是建筑技术和美术欣赏发展到一定水准的时候,才有了作为消遣娱乐的园林诞生.世界古代园林三大体系包括古希腊园林、巴比伦园林、中国园林,它们历史最初起源都是为帝王贵族等极少数人使用服务.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园林绝对是私人拥有的产物,有许多人一生都没有看见园林.我们今天看到的北京颐和园、苏州网师园等在当时是绝对不允许普通民众进入的.中国古代文人园林的建筑空间是非常狭小.其中的亭廊只能供一二人游览使用.景观的设计也是静态的,只能是个别人细细的晶位其中的韵味.其根本不属于大众游览的景观场地,是绝对的私人场地空间.只有寺庙名胜和自然风景地是公共游览观赏地,任何人都可以参观、欣赏和游玩.中国古典园林的命题、构思以致造园表现手法与中国山水画同出一辙,完全是伴随写意山水画而产生的,因此这类园林又称为“文人写意山水派园林”.它是农业时代人们向往建设一个美妙和谐的自然环境的产物,也是属于贵族上层社会的私人财产,它所服务的对象是极少数人.从狩猎娱乐的“囿苑”,到神仙意境的皇家园林和桃花源境界的文人园林,所有园林都从来不是产生商业利润的基地它的景观设计也就从来没有“以园养园”的目的.所以古代园林完全是为造景而建设,它的发展历史也是从景观意境出发,其中没有商业目的.与古代“私家园林”相对应的是现代工业化社会诞生之后的“公共园林”,这是公众人人皆可以进入的园林,即我们今天称呼的“公园”.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几千年封闭思想和社会机制,使中国传统园林在绝少受到外来影响的情况下渐进发展,它的变化是缓慢的.现代园林理论和实践却诞生在美国. 1858 年由现代园林创始人F. L.Olmsted 设计的第一个城市公园在美国纽约城市中心,名为“Central Park ”.这是现代工业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产物,体现资本主义的“博爱、平等、自由”的思想,现代的公共园林是城市中一块有边界的地方,是人人都可以进入的地方.这比历史上的园林是一个大飞跃.现代园林都是“公众园林”,体现出现代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在一切都为商品化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公共园林却没有围墙隔离,从来不售门票,从来也不是追求商业利润赚钱的地方.
2 中国现代城市园林的几种错误表现以及分析
2 1 1 亭台楼阁式
中国古典园林形式被歪曲理解,肆意滥用.文人写意山水园林是私有产物,完全是被个人享用的,而且是住宅大院的一部分,它的形式完全是“居住场所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些书中称此类园林是“宅第园林”,所以它有深深的院墙,曲曲折折的长廊,建筑密度很大.这对于公众游览的园林完全不适宜,公共园林应该有大面积的水体和树林.给游人的是大自然的景色,而不是“庭院深深深几许”的亭台楼阁景观.成千上万的游人拥挤在古典私人庭院中,“移步换景”的诗情画意是根本不存在的.
2 1 2 商业街区式为了管理公园的广大职工的生活福利,大搞商业建筑,以至在著名的古迹遗址地建立大型商业建筑甚至商业街区.天然风景、历史古迹、绿化景观都被“新”的规划理念进行商业包装.“公园”向游人展示的不是大自城市化”.扬州瘦西湖的“二十四桥景点”取自唐朝杜牧诗词“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叫吹萧.”九十年代建成的二十四桥景点,是一组大型商业建筑,为了游客商业购物的目的.虽然建筑造型是中国古典式,但完全没有丝毫杜牧诗词中的那份悠远、平静,没有那种高雅的艺术境界.
2 1 3 游乐场式错误地理解“公园”的休息和娱乐活动内容,认为在公园中增加小火车、飞轮转盘、过山车等等设施就是使公园景观现代化.南京玄武湖公园的规划建设过去一直在国内受到赞扬,其优点在于对自然地形的保护和植被规划,但是这个规划也有很大缺陷,这就是没有把六朝皇家园林历史表出来,甚至连一块记述这段历史的碑刻都没有,只是把玄武湖作为普通公园来进行规划.南京市的广大居民以及国内外游客都不知道玄武湖这段辉煌灿烂的历史篇章.然而现在一座钢架铁轨桥贯穿环绕横架在整个玄武湖中,大大破坏了湖光山色的自然风景.此外还有高尔夫球场等几座大型游乐建筑也在玄武湖内建成,这都是在破坏玄武湖其精华的“旅游开发”行为.但建设者却认为这是使玄武湖公园成为“现代化的园林”.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名城风貌保护”篇章中写到:“玄武湖中各洲建筑宜少,不得安排与景区无关的建筑.⋯⋯玄武湖周围需保持山、城为背景的特色.”玄武湖公园周围商贸、娱乐、居住等大型高层建筑在逐年增加,公园内各种建筑也在逐年增加,玄武湖正在丧失其赋有山水相映的诗情画意自然景观,湖面整体空间日益局促狭小.现代第一个城市公园“中央公园”出现在美国,现代第一个游乐场“迪斯尼乐园”也出现在美国.但是,美国的城市规划师和风景园林规划师都清楚地认识到:迪斯尼乐园与公共园林完全是二种不同形式的娱乐活动!它们所具有的美学内涵完全是不一样的.在景观规划中这二种形式是完全区别开的.游乐场不是园林,更不能把游乐场在城市总体规划图中涂成绿色块,游乐场根本不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绿地.近年出现的许多“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西游记宫”“三国城”“唐城”“宋城”“海底世界”应该是属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其人造群体建筑景观,不能列入城市园林绿地范围.
3 门票、围墙、生态园林等问题近年一些论文提出建立城市“生态园林”,其实现代西方真正的园林都是生态式的,以绿化景观作为总体面貌,建筑只是点缀,这是无需争辩的问题.现代中国以园林用地作为商业赢利场地,大兴土木,充斥着混乱的商业气息,因此严重破坏了绿化景观,也扭曲了园林本身应该具有的生态本质.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园林完全为私人属有,隐藏在深宅大院内,从来也没有面向公共开放的目的,但是园内造景设计完全是从欣赏审美角度出发,1 6 第1 期姚亦锋:现代中国城市公园的问题以及景观规划没有任何商业目的.在现代西方完全商业化社会中,只有园林是作为城市生态绿地,土地完全由政府所有,有专项立法把公园作为公共场地,不可用于私人的房地产买卖炒作,政府派遣的管理园林部门也不可以把园林用地作为赢利场地,园林用地内的景观设计也式完全出于造景的目的而不是商业目的.管理养护费用取于公共税收,而不是门票或公园内商业点.在现代中国公园内造景设计首要考虑是“挣钱”,围墙分隔了城市与公园绿化景观,买门票入园才能欣赏园林景观,而园林中还另有围墙设立“园中园”,每欣赏一景都要买一次门票.围墙再又分隔园中相互景观.中国现代公园的围墙和门票制度,在现有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是可以理解的,是在“以园养园”的政策下的必然结果,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日渐接轨,文化的交流日益密切,我们相信中国公园的景观设计也会与世界现代文化同步,中国的城市公园应该成为与城市景观融合的景观,而不是围墙隔离的“独立园”,更不应该在园林用地上追逐商业利润,而使园林景观面目全非,因而出现呼吁建立“生态园林”的问题.园林用地的意义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其本地块利益,园林用地更广泛的意义是改善整体城市生态环境,陶冶民众情操,培养社会精神文明的休娱乐场地,园林绿地是公众社会福利事业,所以在国外园林用地都是公共绿地.南京市玄武湖公园的意义不仅在于公园管理部门的收入赢利,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南京市的整个生态环境、城市景观和精神文明建设.笔者在德国和瑞典见到的公园,没有围墙,城市与公园景观融合为一体.草坪上三五成丛的花灌木和树丛,以艺术构图方式自然布局;由于以绿化景观为主,没有太多的建筑设施,也没有太多的“园林小品”,所以表面看起来似乎比中国的公园设计简单,但这并不是我们深刻的原因,而是我们对“现代园林”的错误理解.
4 园林景观与园林审美特征
园林艺术与其它绘画、音乐、戏剧等纯艺术有很大不同.绘画艺术展示是在一张纸上,音乐艺术展示是一个乐器,戏剧艺术是在一个舞台.园林艺术则是表现在现实生活空间中的.园林既是给予人们文化生活、物质福利生活的现实物质环境,同时,园林又是反映社会意识形态与陶治精神文明与审美要求的艺术.因而园林美,要求现实生活与艺术的美高度统一起来,这与纯艺术有区别的.大自然千姿万态的风景是在复杂而又奥妙的地球演化中形成的.山川草木,风云雨雷,日月星辰,虫鱼鸟兽都是园林美的重要题材,必须巧妙地仿造或借景,成为园林中的重要的景观组成部分.园林中声音美,是指自然界声音,例如风声、雨声、泉声、涛声、虫鸣、鸟语,而不是指作曲家创作的音乐艺术.公园里的音乐艺术表演,是人为演唱演奏,不是自然界发出的声音,不属园林艺术的组成部分.倾听大自然的风声,常有“松涛滚滚”“白杨肖肖”.听雨声,常有“雨打芭蕉”“雨打浮萍”.唐朝诗人李商隐有著名诗句“留得残荷听雨声”,白居易有诗句“秋雨梧桐叶落时”.听水声,倾听溪流、瀑步、泉水潺潺而流.听鸟语,要多种灌木和果桨植物,如:葡萄,山楂,梨,李,桑等诱引鸟类采集.大自然的时光流逝变更中的晦明,阴晴、晨昏、昼夜、春秋的瞬息变化,也都是园林的自然美的组成部分.设计“夕照亭”、“晨曦塔”等建筑,使流逝的时光成为风景园林的景观.绘画艺术中可以描绘自然界的沙漠,荒草、沼泽、枯树、干涸的河流,但园林创作中不可能再现这类景观,园林要使沙漠变绿洲,荒原变茂林,要使枯木逢春,要使山青水秀.诗歌艺术中可以描述断垣残壁,戏剧中可以再现战争的悲剧,电影可以表现恐怖,绘画也可以展示残酷,但是园林的造景,却永远是完美无暇,永远保持美妙的青春,永远是和平与幸福的象征,激发人们的高尚的情操,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园林自然景观有时花叶飘零,落英缤纷,有“一岁一枯荣”,但也最终体现出“春风吹又生”的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园林美更深入层次是在大自然景观中创造出形成富有人的感情的艺术境界.景观规划中对水、地形、山石、植物、建筑等各种因素进行组合,在自然美基础上提炼,继而创造出富有人文思想的艺术境界.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是中国五千多年历史文化的积淀而铸就的灿烂结晶.中国古代先哲倡导“天人合一”,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体现出要求人的内心世界与大自然景观完美结合,“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人化的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自然,融合了诗情画意的大自然.而不是狂野没有驯化的险山恶水.宋朝陆游词“驿外断桥边、花开无自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唯有香如故”.面对自然界花卉的新陈代谢,诗人比喻个人洁身自好,孤傲不群的情怀.
5 城市规划中公园的选址和公园景观规划
5 1 1 城市规划中公园的选址
1)尽量利用城市的自然地形,河湖水系,例如,青岛市沿海滨建立鲁迅公园,杭州市沿西湖建立滨湖公园.南京位于长江之滨却只有一个面积很小呈点状的燕子矾公园,没有呈带状的江滨公园,濒临长江的幕府山已被开山采石削去整半个山.
2)在有古树名木或在已具有茂密树林的地段建立公园.例如云南省靠近缅甸边境的打洛镇有一个很有特色的小公园,园内只有一棵形态奇异的特大榕树,公园名称是“独木成林”也很有特色.
3)在历史古迹遗址地点,其遗址地区不宜再建工厂或居民楼,为了保护历史古迹以及相应的整体空间,应该建立公园.南京的几乎所有公园都有历史古迹,玄武湖,莫愁湖,石头城,白鹭洲,清凉山,石头城(现名国防园)等都有渊源流长的历史,而上海的公园只是城市之中的一块绿地,这是南京城市绿化景观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
4)不宜用作城市建设工程的地段,例如某些地质层断裂带,或河滩沙质地,不宜作为建筑用地,只能作为公园绿化用地.例如杭州“太子湾公园”就是利用整治西湖的淤泥堆积地,并获得优秀园林设计奖.
5)城市公园系统平衡,应该考虑到公园数目在城市总体范围内分布均匀,例如南京城北部公园较多,而南部居住密集区则公园较少,应该再增加南部城区公园数目.
5 1 2 公园景观规划公园游人娱乐规划一般分为文化活动区和观景休息区,另外还有园务管理区等.文化活动区位于公园主入口附近或主交通干道附近,时常包括文艺娱乐活动区、体育活动区、儿童游乐场、游戏场等等,因为这是城市公众聚会的园林场地,必须满足众人不同的爱好.但这里虽然是一个热闹的场地,却仍然是一个公园中场地,在整个园林区域中建筑密度相对较高,但与城市其他用地相比,建筑密度依然很低;建筑应该在绿化环抱之中.绝不是城市中的商业购物区连绵不断的建筑群景观.观景休息区,或者称绿化景观区,应该占公园面积最大,专供游人安静休息、散步、游览、欣赏自然风景,即使开展娱乐活动,也只是钓鱼等静态活动,这步,甚至是沉思的好地方.在这个区内要有成片的风景林,多个专类花园,有较多的地形变化,有水面,有平地,有起伏坡地,也有山石,是公园内风景最优美地段.结合公园原有天然景观,形成瀑布、泉水,弯曲的林中小路,四季有花,色叶缤纷,园林景观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是根据使用功能、艺术构图和生物特性的要求,体现自然界植物个体和群体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孤立单株植树主要是表现植物的个体形态美.孤植树的构图位置应该十分突出,四周要空旷,要留出一定的视距供游人欣赏.也可以布置在开朗的水边以及可以眺望辽阔远景的高地上.孤植树体形要特别巨大,树冠轮廓要富于变化,树姿要优美,开花要繁茂,香味要浓郁或叶色具有丰富季相变化的树种可以成为孤植树,例如榕树、黄果树、白皮松、银杏、红枫、雪松、香樟、广玉兰等.在自然式园路或河岸溪流的转弯处,也常要布置姿态、线条、色彩特别突出的孤植树,以吸引游人继续前进,所以又叫诱导树.在古典园林中的假山悬崖上,巨石旁边,磴道口处常布置特别吸引游人的孤植树,但是孤植树在此多做配景.而且姿态要盘曲苍古,才能与透露生奇的山石相协调.树丛的组合主要考虑群体美,乔灌木混合配置,亦可同山石花卉相结合.树丛下面还可以放置自然山石,或安置座椅供游人休息之用.但是园路不能穿越树丛,避免破坏其整体性.栽植标高,要高出四周的草坪或道路,呈缓坡状利于排水,同时构图上也显得突出.点缀在该区的建筑是艺术精品,是风景构图中的画龙点睛之笔.该区内建筑设置只是“点缀”,绝不可以“成片”.水体的观赏要结合堤、岸、岛、桥的综合景观规划,以及一些水生植物点缀.无论在公园中开展多少娱乐活动,都一定要保留部分水面作为静态观赏,不要泛滥成灾地到处搞划艇、碰碰船等水上游戏.杭州“太子湾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是现代中国公园出色的3 6 第1 期姚亦锋:现代中国城市公园的问题以及景观规划典范,全园建筑占地面积不到1 % ,以绿树、花卉、水面、山石为主要造景布局元素.整体设计手法流畅、自然,没有娇柔造作的姿态.但是目前全国能达到这种艺术境界的园林很少.城市环境面临最重要的问题:现代化城市建筑高度密集,居民生活在钢筋混凝土丛林之中,城市的空气水体、土壤都受到污染.在视觉景观上,都横平竖直几何式的布局和方块形的几何体排列;在听觉上,也受到工业和交通的噪声污染.这是全世界大城市共同面临的问题.居住在城市的居民最向往的是大自然的蓬勃生趣和返朴归真的美.必须建立富有自然情趣的风景园林.城市公园景观理解:城市公园里一定要有绿荫环抱的安静休息场地,绿化景观所体现的氛围似乎是平平淡淡的,但是对于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来说其价值是巨大的,意义是深刻的.这种场地美学层次较高,体现出的美学境界意韵深远,回味无穷.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每天都需要感受的环境.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说过:“水静尤明,而况精神.”环境之中“静”的价值极高,尤其在喧闹的城市中,这是极为难得的,这本应该是公园最精华、最珍贵、最本质所在,为此,现代风景园林高品质的规划,应采用自然地形地貌,自然植物群落和以自然布局为主的手法.景区中的主要景观建筑要与大自然流畅质朴的情趣相协调.但是我们目睹中国的大量现代园林正在抛弃这个精华而追求庸俗和肤浅的“热闹”,现代中国许多大城市的公共园林正在演变为“综合人造景观园”.现代游乐设施的问题:现代城市居民在每天紧张的工作之后,希望在绿荫环抱的环境中散步、休息、欣赏,“天旋地转”等娱乐活动确实有时更令人刺激兴奋,但我们不可能每天工作下班后都去钢架娱乐设施中去旋转玩耍.公园切忌金碧辉煌,金楼玉殿,或大面积玻璃幕墙.切忌把此风景园林景区建成杂耍场,或大吃大喝,或电动妖魔鬼怪,特别要反对使风景园林“城市化”的开发建设.因此,不能把城市公园当作一处游乐场或娱乐场所来规划.一个真正的公园可以没有各种娱乐设施,但是不能没有绿色植被.
另外给各论坛地址,希望有帮助
http://www.cityup.org/bbs/forumdisplay.php?fid=83&page=1
三、种植攀援植物和滨水植物种植需要注意的哪四点?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景观的建设与保护(论文)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福州为了改善城市园林绿化面貌和城市自然生态环境,最终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在城市的滨水区域,建成大量的公共绿地。这些绿地来看各有特色,服务对象不同,已形成的滨水开放空间景观,也不尽相同。回顾这些城市滨水开放空间的现状,颇有收益。
(1)为住宅小区居民服务的滨水供给绿地,往往紧。邻城市住宅新村,绿地宽度小。如白马河公园滨水绿地,宽度一般只有几十米、二十几米,最多也只有30~40m,沿着河岸建设,地势平坦。建成的滨水开放空间景观,以植物造景为主,辅以一些景观小品,景观特色多小巧玲珑;再如1990年建成的福州白马河公园,面积5.82h㎡,紧邻黎明新村、上海新村;1991年建成的福州晋安河公园,面积15.51h㎡,紧邻洋下新村、浦下新村、王庄新村。这些新村与滨河公园,只隔着宽七八米马路,使用起来非常便捷,其服务对象是新村居民。这类绿地面积83.7h㎡,约占滨水公共绿地的24.5%。
(2)城市滨河道路绿地,一般都跟随城市道路而延伸,绿地宽窄不一,或宽不足10m,或宽40~50mk,滨水绿地环境多是城市河边荒地、杂居地。经改建的滨水开放空间景观,也都是以植物造景为主,且都注意使用景观小品。例如1988年建成的福州仓前公园,面积1.5h㎡;1996~1997年建成江滨大道的公共绿地,沿路长26km,宽度8~15~20m不等,面积近28h㎡,作为街头开放性道路公共绿地,空间景观以植物造景为主。这类绿地面积60.3h㎡,约占滨水公共绿地的17.7%。
(3)滨水区域大面积拆迁危旧房,建成公园绿地。近年福州城市经济实力增强,对沿江几万平方米的违章搭盖及破旧危房进行拆迁。新建成的滨水区域,如闽江公园,北岸线长5.5km,河岸绿地宽100~200m,面积47.5h㎡;南岸线长7km,河岸绿地宽150m左右,面积达6.5万㎡,使福州滨水城市空间景观得道改造提高,美化了城市景观形象。
(4)利用滨水滩涂自然绿地,建成可供休闲娱乐的城市公共绿地。这类绿地的沿岸植物生长茁壮,绿化景观良好,并能较好地保护自然生态景观原貌。例如,现在正在建设的福州金山公园,位于福州金山新区南部,三环路一期东侧,东邻城市旧防洪堤――建新南堤,西界规划道路。公园建设基地,自然景观资源条件优越,大树成荫,物种丰富。还有很多体现福州榕城地方特色的古榕树,白鹭纷飞。河湾水面宽阔稳定,宽达100~200m,公园景观具有浓郁的村野湿地自然生态风貌。
(5)把滨水的采矿迹地建成滨水观光风景游览区。这类公共绿地沿江河两岸透迤而下,原地貌荒凉破败,经整治后,迅速改变了滨水区域开放空间景观,成为优美的旅游观光风景名胜地。如长乐市沿闽江口金刚褪附近3km的江岸,原是采掘花岗岩石材的坛口迹地,开采了几十年,岩壁陡峭,植被残缺,土壤流失,自然生态被破坏。经过长乐市近两年的整改,利用了滨水的人文景观与自然地理资源,使滨水的人文景观与自然地理资源,使滨水采矿坛口迹地得到再生利用,建成为优美的旅游观光风景名胜地。
(6)利用原有湿地地貌建成湿地保护区。例如,在闽江口,还未被人为严重破坏的自然湿地,就有鳗鱼洲湿地、道庆洲湿地,还有在福州金山新区堤外建成的湿地公园,它们都是利用滩涂沙地植被与水滨等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形成保护自然生态景观板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廊道。
以上6种市域滨水区域,有效地提高了滨水绿地生态空间景观水平,改善了群众居住、休闲、娱乐、健身等环境。
2.滨水绿地设计创意理念及形成空间景观效果
2.1 创建优美的滨水人居环境景观
处在城市居民新村附近的内河滨水开放空间,规划设计考虑为新村居民服务。这类滨水绿地的服务半径在500m之内,要求创建优美的滨水人居环境景观,提出“以人为本”的设计创意理念,并通过各种设计措施来达到目的。
在滨水公共绿地空间中,设计按照人体行为工程学原理,安排多种健身设施与器具,创造舒适休闲建身空间环境。游步道宽1.2~1.5m,以便两个人相向步行,能宽松地通过在林荫下漫步。路面铺装应平坦,尽量在临水面安排铺装广场,设置较舒适的坐椅,让人近水观赏,游赏水景。
2.2 追求园林植物群体美景观,发挥大自然生态群落效应
园林植物群体美,是现代风景园林美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是通过相近植物与同种植物按园林艺术美的韵律节奏与比例协调关系的组合布局,表现植物群体规模,以体现景观的气势雄伟,并且表现组合植物景观美。园林植物按生态规律布局,最大限度发挥植物自然生态群落效应,改善生态环境;并为城市输送大量氧气,成为“城市绿肺”,最大限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如晋安河公园、光明港公园的绿化。现着重论述晋安公园植物群体景观。晋安河公园位于晋安河两岸,开辟出宽20~30m的带状滨水开放公共绿地,长约7km。公园岸边有丰富的观赏立面,林冠线起伏变化,色彩与季相变化丰富,最主要的是晋安河公园追求壮观的园林植物群落,体现群体美的景观特色,从南到北,有葵林景区,南洋杉景区(爱乡园),椰林春月景区。
葵林景区位于晋安河公园王庄新村河岸段,沿河长200多m的滨水绿地。疏密相间,自然群植高3~8m的大蒲葵林。设计布局三五成丛,数丛成群,株间距4~8m,并安排3块200~300㎡的林间疏林草坪。葵林边缘及河岸边还配置有成丛的美丽针葵、七姐妹、南迎春、扶桑、九里香球等灌木花卉,为葵林景区增添了色彩变化,丰富了层次与季相的变化。昂扬挺立的蒲葵林,令人产生奋发向上的情怀,其葱绿茂密的蒲葵林纯林之景观,充满了浓郁的亚热带南国风光。
爱乡园景区位于福马路北晋安河东岸200多m的河岸绿地。自然群植有92株高几十米的南洋杉林,主要树种是塔形南洋杉、肯氏南洋杉和毕氏南洋杉,形成开放式滨水公共绿地空间景观。岸边及绿地边缘植有马樱丹、南迎春、榕树球、扶桑及红花羊蹄甲等植物,形成南洋杉林。柔和的水平线与南洋杉的雄伟垂直线形成鲜明对比,在水中呈现出优美的垂直倒影。
椰林春月景区,在晋安河桥北、晋安河西岸近长1km的河岸开放式绿地。设计种植棕榈科混交林,植有蒲葵、华盛顿蒲葵、美丽针葵可、假槟榔、皇后葵、丛生鱼尾葵、长穗鱼尾葵、大王椰子、散尾葵、棕竹等棕榈科植物30多种,还有黄金叶、小蜡球、红刺林投、象腿丝兰、南迎春等植物。大量的乔灌地被草坪植物组合,形成自然群落,成为城市生态廊道,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另外,具有滨水带状绿地群体美的植物景观,还有光明港的蒲葵混交林、羊蹄甲混交林带。
2.3 充分利用历史人文景观资源,展现滨水开放空间景观特色
结合地形改造,发掘利用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历史人文景观。这一设计理念,是福州滨水开放绿地空间又一景观特色。
例如,长乐闽江出海口,历史上曾是明朝郑和7下西洋船队候风与补给驻泊地。长乐市为了开发建设闽江出海口风景旅游观光带,建成长3km的滨水开放公共绿地空间。为了纪念郑和7下西洋的伟大航海壮举600周年,把其中一段以前曾是闽江船运码头滨水的长800m的绿地景区,开辟为“郑和广场”,面积近4.5h㎡。充分利用郑和船队7下西洋,以长乐为出发驻泊地的历史,建成祭海誓师台、三宝亭、了望台、郑和兵营、亲水船平台、郑和史迹纪念馆以及郑和雕像,配置各种树木、花卉、草坪。对过去的采石坛口、砂石地,覆土0.50~1.00m,并清理岩壁,种植各种榕树、芒果、棕榈科乔木,以及垂直攀援植物和时令花卉,形成优美的滨水公共绿地。开放之后,游人络绎不绝。
再如,两年前建成的闽江北园闽风园,面积5.81h㎡。在防洪堤外侧,利用当地原有造船厂遗址,突出展现福州2000多年的古城历史文化与船政文化景观。精美的“闽都春秋”巨型浮雕,向人们述说福州的许多壮阔伟业,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长廊,并成为中外游人的必到之处。
2.4 根据亲水性的设计理念,创造各种亲水景观
亲水是人类的特性;水是园林的灵魂。因此,充分展现人和水的景观关系,是滨水开放空间的又一设计理念。
江滨公园闽水园,面积1.5h㎡。以闽江文化为主线,用抽象的艺术表现技法,表达“闽水长闽江清”的设计理念,体现人与水之间共生互利的情感关系。“闽水谣”“浮雕”,叙述了闽江两岸风土人情和闽人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水文化景观。“闽水魂”雕塑,体现闽都儿女激流勇进的奋斗精神,升华人与水相依共存的造园思想。临水是形成滨江水公园空间最大的特点,要把壮阔的闽江风光组织到公园临江风景的观赏透视中。为了最大限度地让游人观赏透视中。为了最大限度的让游人观赏闽江风光,并满足群众晨练及傍晚的休闲活动,江滨各个公园景区都安排大面积的临水铺装广场。
如台江江滨公园规划了近8000㎡的铺装广场;在仓前公园也辟有3700㎡的铺装广场;在缤纷园、闽水园、闽风园等景区,都把广场延伸到水边,做各种标高的平台,让游人能与水亲密接触,满足人们对亲水性的要求。而在金沙园、西河园,则把踏步平台改为一望无垠的沙滩,让游人能在3万多㎡的沙滩,尽情嬉戏,在金沙碧水之间,沐浴阳光,享受大自然赐予的闲适放飞心情。
而在福州长乐郑和广场,由于闽江出海口风浪较大,在其临水船形平台,加栏杆、坐凳,让人感受郑和船队万船竟发的壮观气势,也是一种绝妙的亲水性做法。
2.5 利用自然地理生态资源建造滨水旅游观赏景观
在滨水开放空间中,有的地段对自然地理生态资源是可资利用、充分发掘,为风景旅游光事业服务。例如在长乐闽江出海口的金刚腿景区。金刚腿原是半山上的巨岩,延伸到闽江水岸边,形成大条岩,形如天生的金刚大腿。腿弯之下空悬,如一座拱桥,脚如穿靴,脚尖翘起,自古以来就被俗称为“金刚腿”。腿上方,半山岩壁,有中国海军宿将萨镇冰题的“金刚濯足”4字石刻。在日本《福州考》一书中,把金刚腿称为仙人脚。金刚腿和闽江口五虎礁、南北龟、皇帝井等,并称为“闽江口七景”。据历年水文测定,金刚腿靴底标高4.83m,腿踝标高8.42m。而60年以来,福州马尾平均水位标高仅2.76m,最高水位仅6.48m。历来无论闽江大水,还是海潮大潮,都不会淹过金刚腿的腿踝。所以俗语有“大水淹不到金刚腿”。建成的金刚腿公园,专门在滨水岸边勒石,记述金刚腿采石坛口开拓为公园的事迹简介,以及金刚腿的历史、自然地貌传说。
在金刚腿景区,还有一个自然地貌景观,即金刚腿刚好处于闽江入海口谈水和海水的分界线上。故腿股内外,水有咸淡之分。闽江上游的漂木和浮物,由于海潮顶托作用,也都在金刚腿附近水面打转。2002年,金刚腿公园特在此辟建海水、淡水分界碑,以此体现金刚腿自然地理景观。
上述的滨水自然地貌景观,都是自然历史遗留和演替形成的,经过人为加工整理、再生利用,形成著名自然地貌景观。还有一类滨水自然地貌景观,是大自然赋予的,要加以保护,才能永续利用——即滨水自然湿地景观。
目前,福州市区域闽江滨水自然湿地,有多类近城滨水区域已进行开发保护。如金山湿地公园只是在清理原有自然地貌的基础上,种植各种乔灌木,利于自然湿地的保护。
还有一类是面积较大的湿地,自然原生地貌离城稍远,人为扰动较少。此类湿地要依法严加保护,严禁开发利用。如道庆洲自然湿地景观,严禁开发利用。如道庆洲自然湿地景观、鳗鱼洲自然湿地景观等,只有严加保护,才能成为永久的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斑块。这类湿地一经开发,则将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产生重大的破坏作用。
道庆洲湿地面积约2.3k㎡,距离市区不足10km,是最靠近福州城区的大型湿地,位于闽江、五龙江、白龙江3条江汇合处。涨潮时几乎看不见,退潮时才能见道洲地。
目前,道庆洲湿地自然条件好,各类动植物资源丰富,有种子植物85种。附近水域有鱼类39种,各种浮游生物多达110种。在宽阔的潮间带滩涂,还有丰富的鱼虾,特别是甲壳类和双壳贝类等,这些都是鸟类的主要食物。由于条件适宜,在不同季节还吸引了白鹭、苍鹭为主的30多种水禽群体,到那里栖息、觅食和繁衍,曾一度成为当地独特的生态景观。
道庆洲湿地景观的再生利用、保护,目前已引起有关的再生利用、保护,目前已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民间资金及组织,参与了湿地的自然生态环境。
2.6 根据规划设计理念建设充满寓意的滨水造型景观
一般园林设计者,通过各种设计思维活动创立理念,运用各种园林植物、园林景观小品和构筑物,及各种规划构图等,建成隐含各种意念的造型景观,即意象景观。“九洲方圆”是为纪念第三十一回旅日福建同乡访华恳亲团在榕举行,而规划设计的。位于晋安河公园中段爱乡园内,南有南洋杉草坪,北有樱花园,主景点是20m x 20m方圆叠加的花坛平台。底层方形平台上的花坛,种有梅花、樱花、腊梅各9株,以及反映榕城乡土特色的榕树球、茉莉花;上层圆形平台中心,是高6.3m的“环球同凉热”不锈钢雕塑,雕塑基座呈九角形,磨光花岗岩贴面,圆形平台地面划分9个弧形地块,按图案铺及火烧板与磨光花岗岩板。精雕细琢9个梅花浮雕图案,象征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上下两层平台踏步9级,“九洲方圆”,寓意中日两国人民传统以友谊如日中天,如梅花一样高洁,如樱花一样灿烂好。
闽江公园的望龙园景区大门口,是望龙造型是全园标志性景观,是根据福州唐末闽王王延钧在江滨钩白龙,飞舞上天的历史传说设计的。巨龙昂首远望、腾飞起舞。
能容纳2500人的露天演歌台,为缤纷园景区的主景物,围绕演歌台,为缤纷园景区的主景物,围绕演歌台有五彩缤纷、变幻无穷的水景,还有螺旋式、错落式的看台和5组帆形钢架造型,宛如江中乘风破浪的白帆,蔚为壮观。
在长乐闽江口风景旅游观光区,有一个“吉祥公园”景区。根据吉祥长乐的主题,按照中国传统吉祥寓意,进行石刻浮雕组景,其主题是“万象更新”雕塑。在榕树、竹林丛中,小路蜿蜒向前,设立组雕巨石景观序列;一帆丰顺、四海升平、八卦太极、万象更新等,表达了和平幸福、吉祥安康的美好意愿。
当然,福州市域还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有的住宅新村紧挨内河边,绿化带很少;有的大江边的滩涂沙洲湿地,正逐步被改造成生活居住地。因此,开发与保护滨水区域的矛盾还很严重。滨水区域开放空间的保护与再生利用,还是一项艰巨的历史课题,有待我们去研究。
有需要建网站的,请百度HI我,或Q我.
四、描写江滨公园中午的作文
柳州是个山水如画的天然盆景城市,柳江两岸优美的的山水园林景观环绕其间。江滨公园位于柳州市区秀丽的柳江河畔,地跨南北两岸,呈东西向带状分布,蜿蜒江边,总面积25.7万平方米。江南为主景区,全长1.4公里,面积约8万多平方米;江北"柳堤环翠"景区为柳州新八景之一 。江滨公园依山傍水,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奇石雕塑,星落棋布,亭台楼阁,互映生辉,江景园景,相得益彰,自然交融,集观赏、休闲、娱乐、健身、防洪于一体,属沿江开放性公园,是柳州市城市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窗口形象,其旖旎迷人的自然风光和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被称之为"柳州外滩"。
江南主景区,按工程建设先后分为四期工程,全长约1.4公里,面积约8万多平方米;一期是棋牌活动区,二期是观光游览区,三期是综艺文化区,四期是娱乐健身区。江北为"柳堤环翠"景区,全长约为5公里。再沿江东去是三峰拥双塔的蟠龙山公园。乘舟远 眺,两岸青草如茵,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奇石雕塑,星罗棋布,亭台楼阁,相映成趣。"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公园以其山青、水秀、树绿、石美的迷人景色被誉为"柳州外滩",成为柳州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历史概况
江滨公园从无到有,经历了约半个世纪的沧桑。它始建于五十年代初期,当时仅仅是在江南浮桥的两侧地段,广植花木。到五十年代中期,正式辟建"河滨公园",建有简易凉亭两座,修整园路,设置石桌、石凳,这就是江滨公园的雏型。在文革期间公园却屡遭破坏,设施被毁,绿地失管,杂草丛生,垃圾成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一九八二年,市政府审定通过了"江滨公园规划建设方案",并在柳江南岸砌筑挡土墙,拓宽绿地,增建凉亭,充实游园设施。一九八四年,市政府乘改革开放的东风,又发起了"爱我龙城,建我柳堤"募捐活动,组织社会力量,修建柳堤,将旧柳州"沙街"民房拆迁,辟为游园,一并纳入江滨公园管理。93年起公园进行大规模扩建,通过总投资1.25亿元浩浩荡荡的一、二、三、四期工程建设,江滨公园面貌焕然一新,山水园林蔚为壮观,以"柳州外滩"享誉区内外。
主要景区
[柳堤环翠] 柳堤循江势而建,广植西湖垂柳,堤上杨柳依依、绿影婆娑,青翠欲滴的柳树、榕树鳞次栉比,一派江南水乡景致。柳堤长4050米,平均高10米,建筑结构为双级预制混凝土块镶面,重力式堤墙,分两级防梯砌筑,下级台阶宽7米,上级台阶宽16米。宽阔悠长、树荫蔽日的堤上,老人们或练功、或起舞、或散步,或玩棋牌,使柳堤人情味十足。身临其境,情景交融,令人心旷神怡。柳堤纪念碑伫立于堤坪上,它告诉人们:是勤劳的柳州人使柳堤变得如此婀娜多姿。凉亭"柳浪榕荫",亭名别致新颖,楹联"横江绿水和春住,隔岸青山拥秀来",是画龙点睛的应景佳作,脍炙人口而又耐人寻味。
[江南游园] 江南游园是江滨公园的主体,按工程建设先后,分为一、二、三、四、五期游园。
"一期游园"一级天马小游园,长乐亭楹联"壮志不随江声远,青山常伴夕阳红"似乎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别解。园中有丰富多彩、老少皆宜的健身设施,树荫蓊郁,是老年人游乐、休闲、健身的好场所。二、三级主要是棋牌活动区,这里树形高大、枝繁叶茂,遮荫效果特佳,还点缀有一些花色绚丽的花灌木,市民在凉爽宜人、五彩缤纷的氛围里悠闲地品味棋牌乐趣,其乐融融,实一大赏心乐事。
"二期游园"主要是观光游览区。根据江岸地形高差大的特点,将沿江优美的山水自然景观与城市风貌巧妙地融为一体,建筑、植物辅以具有柳州特色的奇石的布局,采用因借、屏障、对比、联系、调合、框架和夹景等园林创作手法进行组织,使公园内外的景观交相辉映,在不同的高度、不同的角度来构成不同层次和不同韵味的园林景观。"横看成诗侧成画,远近高低各不同。不知游园真面目,只缘身在园林中",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防洪纪念碑" 位于江南园内,铭记了柳州军民历次抗洪救灾的壮举。1998年12月由柳州市委、市政府组织修建。防洪碑作为龙城(柳州又名龙城)军民抗洪壮举的象征,采用了在抗洪截流时往江边投掷、垒砌石块的瞬间场面构筑立体画面。三块正在往下滚动的巨石,下面的两块已不同程度沉入江中(基座部分和功德碑),另一块还在空中向下滚动(雕塑的主体部分),以此表现强劲的动势和力的抗衡。4米X4米的雕塑主体石块雕成圆形中空状,如一面镜子映照出龙城军民抗洪救灾的英雄气概。下部波涛的残破部分则反映了洪魔造成的破坏。在象征天方地圆的中心位置,重点造出两只强壮有力、紧握相助的手,体现了中央对地方、上级对下级、党群合一、军民同心的力量象征,颂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崇高精神。
遗迹"庾家码头",位于二期游园内,古时这里热闹非凡,是柳江上游融水、融安、三江和下游社冲、象州、武宣一带经商贸易船只汇集口岸,沿数十级石阶而下,过石砌拱形门,江风扑面而来,江面豁然开朗。伫立于现在的码头上,似可想象当年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繁华景象。附近有江石兀立,可供游人尽享垂钓之乐。
"三期游园"是综艺文化区,溶观光游览、文物古迹、健身运动、民族风情、思想教育于一炉。"壮乡歌海区",是公园对歌、跳舞的娱乐区域,柳州是个多民族地区,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区内壮、瑶、仫佬等众多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山歌风行,闻名遐迩的刘三姐歌声就从这里传遍了大江南北。天日晴朗,众多的民歌爱好者在这里汇聚一堂,人如海、歌如潮,热闹非凡。本区域有露天戏台,是柳州市各类政治、文化、体育、歌舞主要活动场所之一,有室内瑶族戏台,是八方百姓、各族歌手对歌唱戏、即兴表演的场所。"争奇斗妍区"内富含多种花卉植物,墨石盆景一应俱全,区内植物花卉兼备了"奇、特、秀、香",各种花卉造型独特,色彩缤纷、香飘四季。另有历尽周折,耗资一万五千余元从外地移植而来的"抱石古榕",树长石上石生树中,树石浑然一体、自然天成,甚为罕见。"翠影绿波区"以大面积的绿色植被为主色调,突出棕榈科乔木和几组高大景石,渲染出了亚热带常绿景观。一条缀以鹅卵石的踩石健身道,充分体现了设计者以人为本的构思。清晨、傍晚市民均云集在此休闲、锻炼。周围木繁草茂,宛若一条山林小溪蜿蜒其中,使整个景区动静有加。区内植物名贵,草坪为国外引进的马尼拉草皮,有从越南引进的每棵价值近万元的古蓖齿苏铁等。
"石景清泉寓言故事区"内,多组寓言雕塑寓教于乐;赵家井清泉荡漾、古风犹存。
"赵家井" 史载清乾隆年间古井名为"响水泉",据《柳州县志、山川》记载:"响水泉在水南江岸,水味甘美、、、、、、",清咸丰年间易名为"赵家井",易名有一段典故,饶有风趣。十三组寓言雕像镌刻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个个动人故事;"碧江映秀区"展现柳江南岸天然秀丽的原始风貌。
"四期游园"于2001年元月22日基本完工并对游客开放。依山傍水、穿桥而过,集观赏、休闲、娱乐、健身、防洪于一体。临江巧夺天工依礁而建,景致独具匠心;园内叠石立景,配植有古树小叶榕、桂花、木棉、茶花等一大批名贵树种,并在草坡上设有色彩绚丽的十基礼花灯一组;异花古树翠竹自然相融,亭廊曲径奇石相映成趣。入夜,礼花绽放霓虹闪烁,在其辉映下,浑然天成的园林景观更显动人妩媚。
[蟠龙双塔]蟠龙山公园为江滨风景区下属公园,历史悠远,以其雄据于峰峦的双塔闻名。文光塔庄重古朴,深沉凝重;蟠龙塔高瘦苗条、清巧秀丽。双塔遥相呼应,互为对景,环肥燕瘦,各具风骚。蟠龙山为柳州四大名山之一,又名宝塔山,"东有宝塔西有鹅,南有马鞍北有雀",自古以来就是风景名胜宝地。清朝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至清朝道光六年(1821年)间建有六
角砖塔,于抗战初期古塔被拆毁。1993年市人民政府决定投资100万元重建古塔,同年8月开工,94年元月底建成文光塔,蟠龙塔各一座,以及登山石级道路636米,条石台阶1079级,平台960平方米,总耗资250万元,工期五个月,龙城遂添"蟠龙双塔"胜景。至年底,"晶远亭"、"致远亭"、"怡然亭"、"夕照亭"、"古东林洞"、"山川并茂牌坊"、"爬山廊"等园林景点相继竣工、公园变得清新幽雅,妩媚动人。
园内另有"盘古庙"、"王氏山房"、"文昌阁"等其他遗迹和为数众多的仿古建筑。蟠龙公园历史内涵丰厚,文化氛围浓郁,意韵悠远、耐人寻味;自古以来,当地人就有登蟠赏柳、强身健体的习惯,其优越地理条件可把柳州市貌尽收眼底一览无余,更加兼备登高揽胜的旅游娱乐性和观赏性。
江滨公园风景区展示在游客面前的是一幅功能齐备、特色鲜明、富于变化、内容充实的山水园林画卷。
四、江滨五期驾鹤小桃园
随着四期工程的完工,柳州市园林、文物、地志、规划建设等部门和管理单位又开始了对江滨驾鹤小桃园的建设规划。此工程建设项目计划投入资金960万元(不含拆迁费),于2002年动工。工程围绕古八景之一的"驾鹤晴岚"所在地驾鹤山麓为建设主体,在原址依山而建恢复历史文化古迹。该小桃园的园林建筑风格较前四期炯然不同,涉及文物、文化、园林等多项课题,对工程规划、设计和建设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项目以驾鹤楼、驾鹤书院、摩岩石刻、小桃源、三相亭、南评宫等原有历史文化景观为主,手法采用汉、唐、宋代时期的建筑风格。整体规划在原则上保留原有风貌,着重立足于显山露水的构想。驾鹤书院作为广西历史上最早的书院,将与三相亭在原址按其本来面目建设成具有较高品味的文化场所。在小桃源的恢复规划上,有关专家经过细致论证,将根据明朝地方名宦方溢一篇名为《小桃源赋》文内所述再现景致原貌,附近山下广种桃花与之交相辉映,成为名符其实的"小桃源"。届时,柳州这座全国优秀旅游城又将锦上添花,加增一处山水相溶,独具浓郁汉、唐、宋代古文化气息兼赏春日桃花的绝佳景点。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景观设计图江滨公园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