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医药行业CHC

    发布时间:2023-03-13 13:47:06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50        问大家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医药行业CHC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ChatGPT国内免费在线使用,能给你生成想要的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你只需要给出你的关键词,它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官网:https://ai.de1919.com

    本文目录:

    医药行业CHC

    一、常用制冷剂汇总大全,马住!!

    1、R600a(异丁烷)

    异丁烷(CH3)2CHCH3(R600a),分子量58.12,沸点-11.80℃,临界温度134.98℃,临界压力3.66MPa,破坏臭氧潜能值(ODP)为0,全球变暖系数值(GWP)为0.1。

    主要用途:R600a制冷剂主要用于替代冰箱、冷柜等制冷设备上使用的CFC-12制冷剂。R600a制冷剂蒸发潜热大,冷却能力强;流动性能好,输送压力低,耗电量低,负载温度回升速度慢。R600a制冷剂与各种压缩机润滑油兼容。主要用作超低温制冷剂,与R22组成的制冷系统用于-80~-120℃的超低温制冷装置。也用作泡沫塑料的发泡剂,作制冷剂替代R12。

    118L/瓶,800L/瓶,926L/瓶;钢瓶包装。

    2、R170(乙烷)

    乙烷C2H6(R170),分子量30.07,沸点-88.6℃,临界温度32.3℃,临界压力5.88 MPa,破坏臭氧潜能值(ODP)为0,全球变暖系数值(GWP)为0.01。

    主要用途:R170主要用于替代R13、R503,与原系统和润滑油兼容。

    40L/瓶;钢瓶包装。

    3、R290(丙烷)

    丙烷CH3CH2CH3(R290),分子量44.9,沸点-42.2℃,临界温度96.67℃,临界压力4.24MPa,蒸气压(25℃)0.475MPa,破坏臭氧潜能值(ODP)为0,全球变暖系数值(GWP)为0.01。

    主要用途:高纯级R290用作感温工质;优级和一级R290可用作制冷剂替代R22、R502,与原系统和润滑油兼容,用于中央空调、热泵空调、家用空调和其它小型制冷设备。

    118L/瓶,800L/瓶,926L/瓶;钢瓶包装。

    4、R1270(丙烯)

    丙烯C3H6(R1270)分子量42.08,沸点-47.7℃,临界温度91.4℃,临界压力4.67MPa,臭氧层破坏系数(ODP)为0。

    主要用途:R1270主要用于替代R502、R143a制冷剂,与原系统以及润滑油兼容。

    118L/瓶,926L/瓶;钢瓶包装。

    5、R23(三氟甲烷)

    R23,超低温冷媒三氟甲烷,常压下沸点为-82.1℃,为-155.2℃,液体密度(25℃)为0.67 kg/L,临界密度0.525kg/L,临界压力4.83 MPa,消耗臭氧潜能值(ODP)为0,为环保型制冷剂。

    主要用途:三氟甲烷,又称HFC-23,是一种高压液化汽,可用作制冷剂,替代CFC-13。环境试验箱/设备(冷热冲击试验机)、冻干机/冷冻干燥机、超低温冰箱或冷柜、血库冰箱、生化试验箱等深冷设备中(包括科研制冷、医用制冷等),多见用于这些复叠式制冷系统的低温级。同时又是哈龙1301理想替代品,具有清洁、低毒、灭火剂效果好等特点。

    40L/瓶,926L/瓶;钢瓶包装。

    6、R22(二氟一氯甲烷)

    R22(Freon22,二氟一氯甲烷),分子式CHClF2,分子量86.47。R-22在常温下为无色,近似无味的气体,不燃烧、无腐蚀、毒性极微,加压可液化为无色透明的液体,为HCFC型制冷剂。R-22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均很高,特别是在没有水份存在的情况下,在200℃以下与一般金属不起反应。在水存在时,仅与碱缓慢起作用。但在高温下会发生裂解。

    主要用途:R22制冷剂用于往复式压缩机,使用于家用空调、中央空调、移动空调、热泵热水器、除湿机、冷冻式干燥器、冷库、食品冷冻设备、船用制冷设备、工业制冷、商业制冷,冷冻冷凝机组、超市陈列展示柜等制冷设备等;R22也大量用作聚四氟乙烯树脂的原料和气体灭火剂R1211的中间体,以及用于聚合物(塑料)物理发泡剂。还可用来作杀虫剂和喷漆的气雾喷射剂,是生产各种含氟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原料。

    40L/瓶,118L/瓶,926L/瓶;钢瓶包装。

    7、R134a(四氟乙烷)

    冷媒R134a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替代R12的主要制冷工质之一,常用于车用空调,商业和工业用制冷系统,以及作为发泡剂用于硬塑料保温材料生产,也可以用来配置其他混合制冷剂,如R404A和R407C等。

    主要用途:主要替代R12用作制冷剂,冰箱、冷柜、饮水机、汽车空调、中央空调、除湿机、冷库、商业制冷、冰水机、冰淇淋机、冷冻冷凝机组等制冷设备中,同时还可应用于气雾推进剂、医用气雾剂、杀虫药抛射剂、聚合物(塑料)物理发泡剂,以及镁合金保护气体等。R134a可广泛用做汽车空调,冰箱、中央空调、商业制冷等行业的制冷剂,并可用于医药、农药、化妆品、清洗行业。

    926L/瓶;钢瓶包装。

    8、R410A

    常温常压下,R410A是一种不含氯的氟代烷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无色气体,贮存在钢瓶内是被压缩的液化气体。其ODP为0,R410A是一种新型环保制冷剂,不破坏臭氧层,工作压力是R22的1.6倍,制冷效率高,提高空调性能。R410A新冷媒由两种准共沸的混合物R32和R125各50%组成,具有稳定、无毒、性能优越等特点。

    主要用途:R410A主要用于替代R22和R502,具有清洁、低毒、不燃、制冷效果好等特点,大量用于家用空调、小型商用空调、户式中央空调等。

    与R22相比,R410A的制冷量显著提高,因此为设计更小更紧凑的空调设备提供了可能。并且由于R410A具有近共沸的物性,在整个运行范围内,制冷剂温度滑移小于0.2℃。

    9、R407C

    R407C是一种不含氯的氟代烷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无色气体,贮存在钢瓶内是被压缩的液化气体。其ODP为0,因此R407C是不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环保制冷剂。R407C是由R32、R125和R134a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环保中高温冷媒,使用于各种空调系统和非离心式制冷系统。主要应用于家用空调、中小型商用空调(中小型单元式空调、户式中央空调、多联机)、移动空调(汽车空调等)、除湿机、冷冻式干燥器、船用制冷设备、工业制冷等制冷设备。

    R407C是新装制冷设备上替代氟利昂R22的最简便的选择(通常为空调系统);但是由于R407C与R22物化性能、理论循环性能以及压缩机用油等均不相同,因此对于初装为R22制冷剂的制冷设备的售后维修,如果需要再添加或更换制冷剂,仍然只能添加R22,通常不能直接以R407C来替代R22。

    10、R417A

    常温常压下,R417A是一种不含氯的氟代烷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无色气体,贮存在钢瓶内是被压缩的液化气体。其ODP为0,因此R417A是不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环保制冷剂。

    主要用途:R417A主要用于替代R22,具有清洁、低毒、不燃、制冷效果好等特点,用于热泵(OEM 初装替换R22)和空调(售后替换R22)等。

    11、R404A

    R404A不得是一种不含氯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贮存在钢瓶内是被压缩的液化气体。其ODP为0,因此R404A是不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环保制冷剂。

    主要用途:具有清洁、低毒、不燃、制冷效果好等特点,组成成分:R125,R134A,R143A。R404A作为当今广泛使用的中低温制冷剂,常应用于冷库、食品冷冻设备、船用制冷设备、工业低温制冷、商业低温制冷、交通运输制冷设备(冷藏车等)、冷冻冷凝机组、超市陈列展示柜等制冷设备。R404A是新装制冷设备上替代氟利昂R22和R502的最普遍的工业标准制冷剂(通常为低温冷冻系统)。

    12、R507

    R507是一种不含氯的共沸混合制冷剂,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贮存在钢瓶内是被压缩的液化气体。其ODP 为0,因此R507是不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环保制冷剂。

    主要用途:R507主要用于替代R22和R502,具有清洁、低毒、不燃、制冷效果好等特点,大量用于中低温冷冻系统。

    13、R508A

    R508A是一种不含氯的共沸混合制冷剂,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贮存在钢瓶内是被压缩的液化气体。其 ODP为0,因此R508A是不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环保制冷剂。

    主要用途:R508A主要用于替代R13、R23、R503,具有清洁、低毒、不燃、制冷效果好等特点,大量用于超低温冷冻系统,比如医用制冷、科研制冷。

    14、R508B

    R508B是一种不含氯的共沸混合制冷剂,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贮存在钢瓶内是被压缩的液化气体。其 ODP为0,因此R508A是不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环保制冷剂。

    主要用途:R508B主要用于替代R13、R23、R503,具有清洁、低毒、不燃、制冷效果好等特点,大量用于超低温冷冻系统,比如医用制冷、科研制冷。

    15、R152a(二氟乙烷)

    HFC-152a(1,1-二氟乙烷 CH3CHF2),分子量66.1,沸点-24.7℃,临界温度113.5℃,临界压力4.58MPa,在空气中的燃烧极限为5.1-17.1%(V/V),破坏臭氧潜能值(ODP)为0。

    主要用途:主要用作制冷剂、发泡剂、气雾剂和清洗剂,同时也是混合工质的重要组分。

    16、R123(二氯三氟乙烷)

    三氟二氯乙烷(2,2-二氯化-1,1,1-三氟乙烷),分子式CF3CHCl2,分子量152.93,沸点 27.85 ℃,CAS注册号:306-83-2 ,臭氧层消耗(ODP)0.02,全球变暖潜值(GWP)93,是一种替代R-11(F11)的HCFC型制冷剂。

    主要用途:R123可替代F-11和F-113作清洁剂、发泡剂和制冷剂(中央空调/离心式冷水机组)。

    17、R124(一氯四氟乙烷)

    一氯四氟乙烷CHClFCF3,HCFC-124(R124),分子量136.5,沸点-10.95℃,临界温度122.25℃,临界压力3.613MPa,破坏臭氧潜能值(ODP)为0.02,全球变暖系数值(GWP)为0.10。

    主要用途:HCFC-124(R124)主要用作制冷剂、灭火剂,是混合工质的重要组分,可替代CFC-114。

    18、R141b(二氯一氟乙烷)

    二氯一氟乙烷CH3CCl2F,HCFC-141b,分子量116.95,沸点32.05℃,临界温度204.5℃,临界压力4.25MPa,破坏臭氧潜能值(ODP)为0.11,全球变暖系数值(GWP)为0.09。

    19、R142b(一氯二氟乙烷)

    一氯二氟乙烷CClF2CH3,HCFC-142b,沸点-9.2℃,临界温度136.45℃,临界压力4.15MPa,在常温下为无色气体,略有芳香味,易溶于油,难溶于水。

    主要用途:HCFC-142b(R-142b)主要用作高温环境下的制冷系统,恒温控制开关及航空推进剂的中间体,还用作化工原料。

    20、R402A

    R-402A组成:R-22、R-290及HFC-125,是HCFC服务型混配制冷剂。符合美国采暖、制冷空调工程师协会(ASHRAE)的A1安全等级类别(这是最高的级别,对人身体无害);符合美国环保组织EPA、SNAP和UL的标准。冷冻机油建议使用烷基苯AB(Alkybenzene)合成油。

    主要用途:替代R-502用于商用制冷设备及一些交通制冷设施,适用于所有R-502可正常运作的环境。

    21、R402B

    R-402B组成:R-22、R-290及HFC-125,是HCFC服务型混配制冷剂。符合美国采暖、制冷空调工程师协会(ASHRAE)的A1安全等级类别(这是最高的级别,对人身体无害);符合美国环保组织EPA、SNAP和UL的标准。冷冻机油建议使用烷基苯AB(Alkybenzene)合成油。

    主要用途:替代R-502用于大型商用制冷设备,如制冰机等。适用于所有R-502可正常运作的环境。

    22、R408A

    R408A制冷剂是由R22,R125,R143a组成的混配工质,在常温下为无色气体,分子量87.01,沸点-44.4℃,临界温度83.8℃,临界压力4.42MPa,破坏臭氧潜能值(ODP)0.016。

    主要用途:R408A制冷剂主要用于替代R502。

    23、R409A

    R409A由HCFC-22,HCFC-124和HCFC-142b混合而成,在常温下为无色气体。分子量97.4,沸点-34.5℃,临界温度106.8℃,临界压力4.69MPa,破坏臭氧潜能值(ODP)0.039。

    主要用途:R409A是R12的替代品,主要用于制冷系统。

    24、R433B

    R433B制冷剂是碳氢化合物冷媒,热工性能与R22相近,可直接R22,无须变更原制冷系统。R433B比其他的制冷剂的蒸发潜热大,单位时间降温速度更快;分子量小,流动性能好,输送压力低,压缩机的负荷减小,可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降低电耗,节省系统的运行成本。

    R433B组成成分,摩尔百分比:丙烷占94.9918%, 丙烯占5.0082%。

    25、R436A

    R436A是碳氢化合物冷媒,混合制冷剂,不损坏臭氧层,无温室效应,该制冷剂热工性能与R134a相近。R436A组成成分摩尔百分比:R290占62.6528%,R600a占37.3472%。

    26、R11(一氟三氯甲烷)

    别名氟利昂-11(FREON 11),分子式:CCl3F,分子量:137.37。无色液体或气体;熔点-111℃,沸点23.7℃, 重度1.487×103kg/m3,有醚味,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醚,化学稳定性好。

    主要用途:用于大型中央空调制冷剂(离心式冷水机组)、聚氨酯(PU)泡沫塑料发泡剂。

    27、R12(二氟二氯甲烷)

    R12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无腐蚀性的气体,加压可液化为无色透明的液体。R12无毒、不燃,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主要用途:R12可用作致冷剂,灭火剂、杀虫剂和喷雾剂等,R12作为制冷剂广泛用于冰箱、冷柜、中央空调冷水机组等制冷空调领域。

    28、R13(三氟一氯甲烷)

    R13,分子式:CClF3,分子量是104.5,常压下沸点为-81.4℃,凝固点-181℃,液体密度(-30℃)为1.298kg/L,消耗臭氧潜能值(ODP)为1.0,全球变暖潜能值(GWP)为17.5。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低温/超低温制冷剂。

    29、R502

    R502为混配工质,由R22/R115组成,分子量111.63,沸点-45.6℃,为不可燃物质。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低温制冷工质,具有冷冻容量高、致冷速度快的优异制冷性能。可作为食品陈列、食品贮藏、制冷、冰淇淋机、低温冰箱以及低温冷冻压缩机用制冷剂。

    30、R503

    R503为混配工质,由R13/R23组成,沸点-87.9℃,为不可燃物质。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超低温制冷设备,如低温试验箱及冻干设备等。

    31、R32

    R32,HFC-32,二氟甲烷,分子式:CH2F2,是新型环保制冷剂,不含氯元素因而对臭氧无破坏作用,但是可燃可爆,是R22与R410a制冷剂的替代品之一。

    转自:菏泽西冷化工有限公司。

    二、十万火急!!!!关于化学!!拜托了!!! 悬赏分:200

    你哪条

    中文名称: 氯乙烷 英文名称: chloroethane 中文名称2:乙基氯 英文名称2:ethyl chloride CAS No.: 75-00-3 分子式: C2H5Cl 分子量: 64.52 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气体,有类似醚样的气味。 熔点(℃): -140.8 沸点(℃): 12.5 相对密度(水=1): 0.92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20 饱和蒸气压(kPa): 53.32(-3.9℃) 燃烧热(kJ/mol): 1349.3 临界温度(℃): 187.2 临界压力(MPa): 5.23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1.54 闪点(℃): -43(O.C) 引燃温度(℃): 510 爆炸上限%(V/V): 14.8 爆炸下限%(V/V): 3.6 溶解性: 微溶于水,可混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

    要用作四乙基铅、乙基纤维素及乙基咔唑染料等的原料。也用作烟雾剂、冷冻剂、局部麻醉剂、杀虫剂、乙基化剂、烯烃聚合溶剂、汽油抗震剂等。还用作聚丙烯的催化剂,磷、硫、油脂、树脂、蜡等的溶剂。农药、染料、医药及其中间体的合成。

    健康危害

    有刺激和麻醉作用。高浓度损害心、肝、肾。吸入2%~4%浓度时可引起运动失调、轻度痛觉减退,并很快出现知觉消失,但其刺激作用非常轻微;高浓度接触引起麻醉,出现中枢抑制,可出现循环和呼吸抑制。皮肤接触后可因局部迅速降温,造成冻伤。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氯乙烯又名乙烯基氯(Vinyl chloride)是一种应用于高分子化工的重要的单体,可由乙烯或乙炔制得。为无色、易液化气体,沸点-13.9℃,临界温度142℃,临界压力5.22MPa。氯乙烯是有毒物质,肝癌与长期吸入和接触氯乙烯有关。它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爆炸极限4%~22%(体积),在压力下更易爆炸,贮运时必须注意容器的密闭及氮封,并应添加少量阻聚剂。

    CAS No.: 75-01-4 分子式: C2H3Cl 结构式: CHCl=CH2 分子量: 62.5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乙烯 ≥99.99% 75-01-4 主要成分: 含量: 纯度≥99.99%。 外观与性状: 无色、有醚样气味的气体。 pH:无意义 熔点(℃): -159.8 沸点(℃): -13.4 相对密度(水=1): 0.9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15 饱和蒸气压(kPa): 346.53(25℃)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142 临界压力(MPa): 5.60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1.38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415 爆炸上限%(V/V): 31.0 爆炸下限%(V/V): 3.6

    聚氯乙烯的结构式为[CH2-CHCl]n,是由氯乙烯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而成的一种聚合物,英文名polyvinyl chloride,缩写为PVC。聚氯乙稀树脂为白色或浅黄色粉末,透明度胜于聚乙烯、聚丙烯,差于聚苯乙烯。它是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树脂之一,价格便宜,应用广泛, 其制品形式十分丰富,可分为硬聚氯乙烯、软聚氯乙烯、聚氯乙烯糊三大类。硬聚氯乙烯的硬度高于低密度聚乙烯,而低于聚丙烯,在屈折处会出现白化现象。主要用于管材、门窗型材、片材等挤出产品,以及管接头、电气零件等注塑件和挤出吹型的瓶类产品,它们约占聚氯乙烯65%以上的消耗。软聚氯乙烯主要用于压延片、汽车内饰品、手袋、薄膜、标签、电线电缆、医用制品等。聚氯乙烯糊约占聚氯乙烯制品的10%,主要用产品有搪塑制品等。

    PVC粉状树脂可以按照粉状树脂的结构不同分为紧密型和疏松型两种:紧密型呈乒乓球状,吸收增塑剂的能力低,主要用于硬质PVC制品的生产;疏松型呈棉花团状,可大量吸收增塑剂,常用于软质PVC的生产。

    聚氯乙稀有较好的电气绝缘性能,可作低频绝缘材料,其化学稳定性也好。由于聚氯乙稀的热稳定性较差,长时间加热会导致分解,放出HCL气体,使聚氯乙稀变色,所以其应用范围较窄,使用温度一般在-15~55度之间。

    PVC按分子量的大小可分为通用型和高聚合度型两大类。通用型PVC的平均聚合度为500~1800,高聚合度型PVC的平均聚合度则大于1800。常用的PVC树脂大多为通用型。

    1.PVC一般软制品。

    利用挤出机可以挤成软管、电缆、电线等;利用注射成型机配合各种模具,可制成塑料凉鞋、鞋底、拖鞋、玩具、汽车配件等。

    2.PVC薄膜。

    PVC与添加剂混合、塑化后,利用三辊或四辊压延机可制成规定厚度的透明或有色薄膜。这些压延成型的薄膜可以通过剪裁,热合加工包装袋、雨衣、桌布、窗帘、广告膜、充气玩具等。宽幅的透明薄膜可以供温室、塑料大棚及地膜之用。经双向拉伸的薄膜,所受热收缩的特性,可用于收缩包装。同时。PVC薄膜是最好的三维表面膜制作材料。

    3.PVC人造革。

    有衬底的人造革是将PVC糊涂敷于布上或纸上,然后在100摄氏度以上塑化而成。也可以先将PVC与助剂压延成薄膜,再与衬底压合而成。无衬底的人造革则是直接由压延机压延成一定厚度的软制薄片,再压上花纹即可。人造革可以用来制作皮箱、皮包、书的封面、沙发及汽车的坐垫等,还有地板革,用作建筑物的铺地材料。

    4.PVC泡沫制品。

    软质PVC混炼时,加入适量的发泡剂做成片材,经发泡成型为泡沫塑料,可作泡沫拖鞋、凉鞋、鞋垫、及防震缓冲包装材料。也可用挤出机基础成低发泡PVC板材和异型材,可替代木材试用,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才材料。

    5.PVC透明片材。

    PVC中加冲击改性剂和有机锡稳定剂,经混合、塑化、压延而成为透明的片材。利用热成型可以做成薄壁透明容器或用于真空吸塑包装,是优良的包装材料和装饰材料。

    6.PVC硬板和板材。

    PVC中加入稳定剂、润滑剂和填料,经混炼后,用挤出机可挤出各种口径的硬管、异型管、波纹管,用作下水管、饮水管、电线套管或楼梯扶手。将压延好的薄片重叠热压,可制成各种厚度的硬质板材。板材可以切割成所需的形状,然后利用PVC焊条用热空气焊接成各种耐化学腐蚀的贮槽、风道及容器等。

    7.PVC其它用途。

    门窗有硬质异型材料组装而成。在有些国家已与木门窗铝窗等共同占据门窗的市场;仿木材料、代钢建材(北方、海边);中空容器;一次性医疗器械产品

    甲烷分子中两个氢原子被氯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分子式CH2Cl2。二氯甲烷是无色、透明、比水重、易挥发的液体,有类似醚的气味和甜味,不燃烧,但与高浓度氧混合后形成爆炸的混合物。二氯甲烷微溶于水,与绝大多数常用的有机溶剂互溶,与其他含氯溶剂、乙醚、乙醇也可以任意比例混溶。室温下二氯甲烷难溶于液氨中,能很快溶解在酚、醛、酮、冰醋酸、磷酸三乙酯、甲酰胺、环己胺、乙酰乙酸乙酯中。纯二氯甲烷无闪点,含等体积的二氯甲烷和汽油、溶剂石脑油或甲苯的溶剂混合物是不易燃的,然而当二氯甲烷与丙酮或甲醇液体以 10 :1 比例混合时,其混合特具有闪点,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6.2%~15.0%(体积)。二氯甲烷是甲烷氯化物中毒性最小的,其毒性仅为四氯化碳毒性的 0.11% 。如果二氯甲烷直接溅入眼中,有疼痛感并有腐蚀作用。二氯甲烷的蒸汽有麻醉作用。当发生严惩的中毒危险时应立即脱离接触并移至新鲜空气处,一些中毒症状就会得到缓解或消失,不会引起持久性的损害。

    二氯甲烷-物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具有类似醚的刺激性气味 沸点:39.8℃ 蒸汽压:30.55kPa(10℃) 熔 点:-95.1℃ 相对密度:1.3266(20/4℃) 水溶性:20 G/L (20 ºC) 自燃点:640℃。 粘度(20℃):0.43mPa•s。 折射率nD(20℃):1.4244。 临界温度:237℃, 临界压力:6.0795MPa。

    溶解性:溶于约50倍的水,溶于酚、醛、酮、冰醋酸、磷酸三乙酯、乙酰乙酸乙酯、环己胺。与其他氯代烃溶剂乙醇、乙醚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溶。

    热解后产生HCl和痕量的光气,与水长期加热,生成甲醛和HCl。进一步氯化,可得CHCl3和CCl4。无色易挥发液体。难燃烧。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6.2%~15.0%(体积)。二氯甲烷与氢氧化钠作用生成甲醛。工业中,二氯甲烷由天然气与氯气反应制得,经过精馏得到纯品,是优良的有机溶剂,常用来代替易燃的石油醚、乙醚等,并可用作牙科局部麻醉剂、制冷剂和灭火剂等。对皮肤和粘膜的刺激性比氯仿稍强,使用高浓度二氯甲烷时应注意。

    安定性:在一般温度(常温)下没有湿气时,二氯甲烷比其同类物质(氯仿及四氯化碳)稳定。

    危害分解性:长期与水接触会缓慢分解产生氯化氢。

    危害之聚合:不会发生。

    反应性及不相容性:

    1.一般金属:於室温下使其少许的分解。

    2.当受相当於或少於 25 克黄色炸药的震荡时,二氯甲烷与四氧化二氮的混合物具有爆炸性。

    3.与锂的碎片混合,对震荡很敏感且会爆炸,有时爆炸程度相当剧烈。

    4.如果空气中含有高浓度的氧气,或在液态氧中,以及在四氧化氮中有钾、钠、钾-钠合金,种种状况下都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5.硝酸:形成爆炸性产物。

    6.强氧化剂:可能起爆炸性反应。

    7.强酸:可能起爆炸性反应。

    8.铁、某些不锈钢、铜及镍:高温及水存在下会腐蚀此类金属。

    9.铝粉:於适当压力,95℃下会产生无法控制的放热反应。

    10.胺类:放热反应。

    11.会与下列化合物激烈反应:胺类、锂、硝酸、钾化钠、、、、、

    12.塑胶、橡皮、和一些涂料表层会被分解。

    13.有可能聚集静电荷而引发蒸汽爆炸。

    二氯甲烷-用途

    二氯甲烷具有溶解能力强和毒性低的优点,大量用于制造安全电影胶片、聚碳酸酯,其余用作涂料溶剂、金属脱脂剂,气烟雾喷射剂、聚氨酯发泡剂、脱模剂、脱漆剂。

    二氯甲烷为无色液体,在制药工业中做反应介质,用于制备氨苄青霉素、羟苄青霉素和先锋霉素等;还用作胶片生产中的溶剂、石油脱蜡溶剂、气溶胶推进剂、有机合成萃取剂、聚氨酯等泡沫塑料生产用发泡剂和金属清洗剂等。

    二氯甲烷在中国主要用于胶片生产和医药领域。其中用于胶片生产的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50%,医药方面占总消费量的20%,清洗剂及化工行业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20%,其他方面占10%。

    二氯甲烷-危害

    环境影响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在地下水中有蓄积作用。对水生生物应给特别注意。还应注意对大气的污染。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主要损害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人类接触的主要途径是吸入。已经测得,在室内的生产环境中,当使用二氯甲烷作除漆剂时,有高浓度的二氯甲烷存在。一般人群通过周围空气、饮用水和食品的接触,剂量要低得多。据估计,在二氯甲烷的世界产量中,大约80%被释放到大气中去,但是由于该化合物光解的速率很快,使之不可能在大气中蓄积。其初始降解产物为光气和一氧化碳,进而再转变成二氧化碳和盐酸。当二氯甲烷存在于地表水中时,其大部分将蒸发。有氧存在时,则易于生物降解,因而生物蓄积似乎不大可能。但对其在土壤中的行为尚须测定。

    健康危害效应:

    急性:1.鼻子及喉咙的轻微刺激。

    2.於500~1,000 ppm 1~2小时可能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轻度抑制,如:头晕、头昏眼花、恶心、手脚麻木、疲劳,无法集中精神及协调性减低。

    3.非常高浓度暴露可能导致丧失意识及死亡。

    皮肤:1.液体会刺激皮肤。

    2.如流入手套内、鞋内或紧的衣内可能会严重刺激。

    眼睛:1.液体及高浓度蒸气可能造成刺激。

    2.液体可能导致角膜的短暂刺激。

    食入:1.於动物实验中,二氯甲烷会被迅速吸收入体内造成中度毒性,症状如吸入。

    慢性:1.吸入:於非常高浓度会造成肝及肾的损伤。亦有报告指出一再暴露於500~3,600 ppm会造成脑损伤。

    2.致癌性:三研究指出长期暴露的工人并无癌症增多的迹象,但IARC将其列为疑似致癌物

    氟利昂几种氟氯代甲烷和氟氯代乙烷的总称,主要是含氟和氯的烷烃衍生物,少数是环烷烃卤素衍生物,有的还含有溴原子。包括CCl3F(F-11)、CCl2F2(F-12)、CClF3(F-13)、CHCl2F(F-21)、CHClF2(F-22)、FCl2C-CClF2(F-113)、F2ClC-CClF2(F-114)、C2H4F2(F-152)、C2ClF5(F-115)、C2H3F3(F143)等等。以上氟里昂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或易挥发液体,略有香味,低毒,化学性质稳定。其中最重要的是二氯二氟甲烷CCl2F2(F-12)。二氯二氟甲烷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熔点-158℃,沸点-29.8℃,密度1.486克/厘米(-30℃);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与酸、碱不反应。二氯二氟甲烷可由四氯化碳与无水氟化氢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制得,反应产物主要是二氯二氟甲烷,还有CCl3F和CClF3,可通过分馏将CCl2F2分离出来。

    氟利昂-用途

    由于氟利昂化学性质稳定,具有不燃、无毒、介电常数低、临界温度高、易液化等特性,因而广泛用作冷冻设备和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剂。

    氟利昂制冷剂

    氟里昂制冷剂大致分为3类。

    一是氯氟烃类产品,简称CFC。主要包括R11、R12、R113、R114、R115、R500、R502等,由于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以及最大,被《蒙特利尔议定书》列为一类受控物质。

    二是氢氯氟烃类产品,简称HCFC。主要包括R22、R123、R141b、R142b等,臭氧层破坏系数仅仅是R11的百分之几,因此,目前HCFC类物质被视为CFC类物质的最重要的过渡性替代物质。在《蒙特利尔议定书》中R22被限定2020年淘汰,R123被限定2030年。

    三是氢氟烃类:简称HFC。主要包括R134A、R125、R32、R407C、R410A、R152等,臭氧层破坏系数为0,但是气候变暖潜能值很高。在《蒙特利尔议定书》没有规定其使用期限,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中定性为温室气体。

    专家表示:我们目前所使用的所有制冷剂全部都是氟里昂制品,非氟里昂制冷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发出来。政府明令禁止的是第一类氯氟烃类产品,对于氢氯氟烃类产品和氢氟烃类制冷剂,还要有相当长的一段使用时间。所以,消费者千万不要谈“氟”色变。

    此外,也大量用作雾化剂的组分,但由于它可能破坏大气臭氧层,现已限制使用。氟利昂的另一重要应用是作聚氨酯、聚苯乙烯和聚乙烯等泡沫塑料的发泡剂。R-113、R-11与其他溶剂的混合物还广泛用于电子工业和航空工业中作为溶剂,在纺织工业中用作纺织染整助剂(如整理油剂和洗涤剂)。氟利昂还是生产氟树脂的原料。由R-22可以生产四氟乙烯;由R-113可以生产三氟氯乙烯。三氟溴甲烷和1,1,2,2-四氟-1,2-二溴乙烷是效果良好的灭火剂,1,1,1-三氟-二氯-二溴乙烷可作为麻醉剂

    氟利昂-危害

    氟里昂是臭氧层破坏的元凶,它是本世纪20年代合成的,其化学性质稳定,不具有可燃性和毒性,被当作制冷剂、发泡剂和清洗剂,广泛用于家用电器、泡沫塑料、日用化学品、汽车、消防器材等领域。80年代后期,氟利昂的生产达到了高峰,产量达到了144万吨。在对氟利昂实行控制之前,全世界向大气中排放的氟利昂已达到了2000万吨。由于它们在大气中的平均寿命达数百年,所以排放的大部分仍留在大气层中,其中大部分仍然停留在对流层,一小部分升入平流层。在对流层相当稳定的氟利昂,在上升进入平流层后,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释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会发生连锁反应,不断破坏臭氧分子。科学家估计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数万个臭氧分根据资料,2003年臭氧空洞面积已达2500万平方公里。臭氧层被大量损耗后,吸收紫外线辐射的能力大大减弱,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B明显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多方面的危害。据分析,平流层臭氧减少1%%,全球白内障的发病率将增加0.6-0.8%,即意味着因此引起失明的人数将增加1万到1.5万人。

    由于氟里昂在大气中的平均寿命达数百年,所以排放的大部分仍滞留在大气层中,其中大部分停留在对流层,小部分升入平流层。

    在对流层的氟里昂分子很稳定,几乎不发生化学反应。但是,当它们上升到平流层后,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含氯的氟里昂分子会离解出氯原子,然后同臭氧发生连锁反应(氯原子与臭氧分子反应,生成氧气分子和一氧化氯基;一氧化氯基不稳定,很快又变回氯原子,氯原子又与臭氧反应生成氧气和一氧化氯基……),不断破坏臭氧分子。

    物质:四氟乙烯

    化学品英文名称:tetrafluoroethylene

    中文名称2:全氟乙烯

    英文名称2:TFE 分子式:C2F4 分子量:100.01 CAS号:116-14-3

    性质:无色无臭气体。熔点-142.5℃,沸点-76.3℃,不溶于水。比空气重。相对密度1.519,临界温度33.3℃,临界压力3.92MPa,燃点620℃。溶于丙酮、乙醇。自燃极限为11%-60%(体积),引燃温度只有180℃。有氧存在时,易形成不稳定易爆炸的过氧化物。 制备方法:二氟一氯甲烷经气化、预热、通入裂解炉,热裂解产含四氟乙烯单体的裂化气,经水洗、碱洗、压缩、冷冻脱水、干燥,分馏等工序,最后精馏得成品。

    用途:制造聚四氟乙烯及其他氟塑料、氟橡胶和全氟丙烯的单体。可用作制造新型的热塑料、工程塑料、耐油耐低温橡胶、新型灭火剂和抑雾剂的原料。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轻者有咳嗽、胸闷、头晕、乏力、恶心等;较重者出现化学性肺炎或间质型肺水肿;严重者出现肺水肿及心肌损害。吸入有机氟聚合物热解物后,可引起氟聚合物烟尘热。慢性中毒:常见有头痛、头晕、乏力、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或)腰背酸痛症状。可致骨骼损害。 环境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氯仿样气味。 熔点(℃): -22.2 (有报道-22.35;-22.7) 沸点(℃): 121.2 相对密度(水=1):(20℃/4℃)1.622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5.83 饱和蒸气压(kPa): 2.11(20℃) 燃烧热(kJ/mol): 679.3 临界温度(℃): 347.1 临界压力(MPa): 9.74 折射率1.50566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2.88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约10000倍体积的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

    用作溶剂。

    危险品信息

    健康危害本品有刺激和麻醉作用。吸入急性中毒者有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流泪、流涎。随之出现头晕、头痛、恶心、运动失调及酒醉样症状。口服后出现头晕、头痛、倦睡、恶心、呕吐、腹痛、视力模糊、四肢麻木,甚至出现兴奋不安、抽搐乃至昏迷,可致死。慢性影响:有乏力、眩晕、恶心、酩酊感等。可有肝损害。皮肤反复接触,可致皮炎和湿疹。

    燃爆危害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七氟丙烷

    性质:无色的无气味气体,微溶于水

    用途:灭火剂的原料,发射火箭的湿剂,配药测量的药量吸入器

    危害:

    四氯化碳为无色澄清易流动的液体,工业上有时因含杂质呈微黄色,具有芳香气味,易挥发。密度(20℃)1.595克/立方厘米、熔点-22.8℃,沸点76~77℃。 四氯化碳的蒸气较空气重约5倍,且不会燃烧。四氯化碳的蒸气有毒,它的麻醉性较氯仿为低,但毒性较高。吸入人体2~4毫升就可使人死亡。 四氯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且遇湿气及光即逐渐分解生成盐酸。易溶于各种有机溶剂,能与醇、醚、氯仿、苯等任意混合。对于脂肪、油类及多种有机化合物为一极优良的溶剂。

    四氯化碳用作灭火剂时,不能灭活泼金属的火,因为活泼金属可以与之反应

    DDT又叫滴滴涕,二二三,化学名为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化学式(ClC6H4)2CH(CCl3)。中文名称从英文缩写DDT而来,为白色晶体,不溶于水,溶于煤油,可制成乳剂,是有效的杀虫剂。为20世纪上半叶防止农业病虫害,减轻疟疾伤寒等蚊蝇传播的疾病危害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轻度中毒可出现头痛、头晕、无力、出汗、失眠、恶心、呕吐,偶有手及手指肌肉抽动震颤等症状。重度中毒常伴发高烧、多汗、呕吐、腹泻;神经系统兴奋,上、下肢和面部肌肉呈强直性抽搐,并有癫痫样抽搐、惊厥发作;出现呼吸障碍、呼吸困难、紫绀、有时有肺水肿,甚至呼吸衰竭;对肝肾脏器损害,使肝肿大,肝功能改变;少尿、无尿、尿中有蛋白、红细胞等;对皮肤刺激可发生红肿、灼烧感、瘙痒,还可有皮炎发生,如溅入眼内,可使眼暂性失明。DDT一般毒性与六六六相同,属神经及实质脏器毒物,对人和大多数其它生物体具有中等强度的急性毒性。它能经皮肤吸收,是接触中毒的典型代表,由于其在常压时即使在12℃以下,也有一定的蒸发,所以吸入DDT蒸气亦能引起中毒。对人不论是故意的或是过失造成大量服用时,即能引起中毒

    三、十万火急!!!!关于化学!!拜托了!!! 悬赏分:200

    相对密度(水=1): 0.92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20

    饱和蒸气压(kPa): 53.32(-3.9℃)

    燃烧热(kJ/mol): 1349.3

    临界温度(℃): 187.2

    临界压力(MPa): 5.23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1.54

    闪点(℃): -43(O.C)

    引燃温度(℃): 510

    爆炸上限%(V/V): 14.8

    爆炸下限%(V/V): 3.6

    溶解性: 微溶于水,可混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

    要用作四乙基铅、乙基纤维素及乙基咔唑染料等的原料。也用作烟雾剂、冷冻剂、局部麻醉剂、杀虫剂、乙基化剂、烯烃聚合溶剂、汽油抗震剂等。还用作聚丙烯的催化剂,磷、硫、油脂、树脂、蜡等的溶剂。农药、染料、医药及其中间体的合成。

    健康危害

    有刺激和麻醉作用。高浓度损害心、肝、肾。吸入2%~4%浓度时可引起运动失调、轻度痛觉减退,并很快出现知觉消失,但其刺激作用非常轻微;高浓度接触引起麻醉,出现中枢抑制,可出现循环和呼吸抑制。皮肤接触后可因局部迅速降温,造成冻伤。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二.氯乙烯

    摘要 :氯乙烯是一种应用于高分子化工的重要的单体,可由乙烯或乙炔制得。为无色、易液化气体,沸点-13.9℃,临界温度142℃,临界压力5.22MPa。氯乙烯是有毒物质,肝癌与长期吸入和接触氯乙烯有关。它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爆炸极限4%~22%(体积),在压力下更易爆炸,贮运时必须注意容器的密闭及氮封,并应添加少量阻聚剂。

    基本信息

    分子式: C2H3Cl

    结构式: CHCl=CH2

    分子量: 62.5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乙烯 ≥99.99% 75-01-4

    主要成分: 含量: 纯度≥99.99%。

    外观与性状: 无色、有醚样气味的气体。

    pH:无意义

    熔点(℃): -159.8

    沸点(℃): -13.4

    相对密度(水=1): 0.9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15

    饱和蒸气压(kPa): 346.53(25℃)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142

    临界压力(MPa): 5.60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1.38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415

    爆炸上限%(V/V): 31.0

    爆炸下限%(V/V): 3.6

    理化性质

    主要成分:含量: 纯度≥99.99%。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醚样气味的气体。

    熔点(℃):-160.0。

    沸点(℃):-13.9。

    相对密度(水=1):0.9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15。

    蒸气压(kPa):346.53(25℃)。

    燃烧热(kJ/mol):

    闪点(℃):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禁配物:强氧化剂。避免受热。

    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燃烧或无抑制剂时可发生剧烈聚合。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

    用途

    主要用于生产聚氯乙烯,并能与醋酸乙烯酯、丙烯腈、丙烯酸酯、偏二氯乙烯(1,1-二氯乙烯)等共聚,制得各种性能的树脂。此外,还可用于合成1,1,2-三氯乙烷及1,1-二氯乙烯等。

    氯乙烯-的危害

    急性毒性: 短时间吸入大量氯乙烯,因其麻醉作用而产生中枢神经抑制,可导致急性中毒。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本品为致癌物,可致肝血管肉瘤。

    代谢: 在生产条件下,长期吸入高浓度氯乙烯空气的人员,在他们的血液中蓄积了相当可观的氯乙烯并形成代谢物,从而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危害,这种在血液中的蓄积和代谢,时间长,后果严重。

    刺激性:刺激物,短时间接触低浓度,能刺激眼和皮肤,与其液体接触后由于快速蒸发能引起冻伤。

    致癌性:IARC:人类致癌物质。

    致畸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500 ppm(7 h),孕6~15 d,引起胚胎毒性。小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500 ppm(7 h),孕6~15 d,引起胚胎毒性和肌肉骨骼发育异常。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2000 ppm(48 h)。细胞遗传学分析:人Hela细胞10 mmol/L。

    危害分级(GB 5044—85):I级(极度危害)

    环境危害:氯乙烯在环境中能参与光化学烟雾反应。

    迁移转化和降解:工业企业制取,生产和加工聚氯乙烯以及生产聚氯乙烯为基质的各种聚合物的过程中,是氯乙烯析出并进入环境的主要来源,由于以聚氯乙烯为基质的各种聚合材料中,含有未参加聚合反应的氯乙烯单体,它在暴露过程中可逸出而进入环境。作为一种烃类,氯乙烯在环境中能参与光化学烟雾反应;与类似的烃分子比较,氯乙烯的反应性属中等。氯乙烯在大气中的氧化产物包括甲醛、甲酸和氯化氢。

    其他有害作用:氯乙烯在环境中能参与光化学烟雾反应,由于其挥发性强,在大气中易被光解,也可被生物降解和化学降解

    三.聚氯乙烯

    摘要

    聚氯乙烯简称PVC,由氯乙烯在引发剂作用下聚合而成的热塑性树脂,是氯乙烯的均聚物。聚氯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塑料产品之一,价格便宜,应用广泛,聚氯乙稀树脂为白色或浅黄色粉末。根据不同的用途可以加入不同的添加剂,聚氯乙稀塑料可呈现不同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在聚氯乙稀树脂中加入适量的增塑剂,可制成多种硬质、软质和透明制品。聚氯乙烯通过塑料加工可制成各种型材和制品。①一般软制品。利用注射成型机配合各种模具,可制成塑料凉鞋、鞋底、拖鞋等。②薄膜。利用三辊或四辊压延机制成规定厚度的透明或着色薄膜。薄膜用途很广,可以通过剪裁,热合加工成包装袋、雨衣、桌布、窗帘、充气玩具等。 ③涂层制品。如人造革。人造革可以用来制作皮箱、皮包、书的封面、沙发及汽车的座垫等。④泡沫制品。如泡沫塑料,可作泡沫拖鞋、凉鞋、鞋垫、坐垫、及防震缓冲包装材料。 ⑤透明片材。利用热成型可以作成薄壁透明容器或用于真空吸塑包装,是优良的包装材料和装饰材料。⑥糊制品。⑦硬管和板材。⑨中空容器

    物理和化学性质

    稳定;不易被酸、碱腐蚀;对热比较耐受

    聚氯乙烯具有阻燃(阻燃值为40以上)、耐化学药品性高(耐浓盐酸、浓度为90%的硫酸、浓度为60%的硝酸和浓度20%的氢氧化钠)、机械强度及电绝缘性良好的优点。但其耐热性较差,软化点为80℃,于130℃开始分解变色,并析出HCI。具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不溶于水、酒精、汽油,气体、水汽渗漏性低;在常温下可耐任何浓度的盐酸、90%以下的硫酸、50—60%的硝酸和20%以下的烧碱溶液,具有一定的抗化学腐蚀性;对盐类相当稳定,但能够溶解于醚、酮、氯化脂肪烃和芳香烃等有机溶剂。此外,POVC的光、热稳定性较差,在100℃以上或经长时间阳光暴晒,就会分解产生氯化氢,并进一步自动催化分解、变色,物理机械性能迅速下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加入稳定剂以提高对热和光的稳定性。

    聚氯乙烯-应用范围

    正是由于其防火耐热作用,聚氯乙烯被广泛用于电线外皮和光纤外皮。此外也常被制成手套、某些食物的保鲜纸。

    聚氯乙烯可由乙烯、氯和催化剂制成。

    回收及循还再用

    资源回收再利用: 国际塑料回收代码: PVC的是3 (3字在三个循还再用箭号中心)

    聚氯乙烯-危害

    聚氯乙烯也是经常使用的一种塑料,它是由聚氯乙烯树脂、增塑剂和防老剂组成的树脂,本身并无毒性。但所添加的增塑剂、防老剂等主要辅料有毒性,日用聚氯乙烯塑料中的增塑剂,主要使用对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等,这些化学品都有毒性,聚氯乙烯的防老剂硬脂酸铅盐也是有毒的。含铅盐防老剂的聚氯乙烯(PVC)制品和乙醇、乙醚及其他溶剂接触会析出铅。含铅盐的聚氯乙烯用作食品包装与油条、炸糕、炸鱼、熟肉类制品、蛋糕点心类食品相遇,就会使铅分子扩散到油脂中去,所以不能使用聚氯乙烯塑料袋盛装食品,尤其不能盛装含油类的食品。

    另外,聚氯乙烯塑料制品在较高温度下,如50℃左右就会慢慢地分解出氯化氢气体,这种气体对人体有害,因此聚氯乙烯制品不宜作为食品的包装物。电木(酚醛塑料)含有游离苯酚和甲醛,对人体有一定毒性,不适合存放食品和作食品包装。电玉(尿醛塑料)虽然无嗅无味,但在100℃沸水中或用作盛放醋类食品时,会有游离甲醛析出,对人体有害,所以也不适于作为食具或食品包装。 废旧塑料(有的可能添加少许新料)的更新品,因其成分复杂,很难保证不带有毒性,故一般也不可用来作为食品盛具和包装物。 [1]

    三氯甲烷

    三氯甲烷为氯仿的学名,又称“哥罗芳”、“三氯甲烷”和“三氯化碳”。氯仿一名为英语Chloroform的半意半音译;哥罗芳为音译。常温下为无色透明的重质液体,极易挥发,味辛甜而有特殊芳香气味。

    性质

    熔沸点(℃)熔点: -63.7 ,沸点: 61.2

    密度

    相对密度(水=1): 1.48g/cm3; (液)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4.12

    溶解性

    在水中的溶解度:0.8 g/100 ml, 20 °C

    其它

    饱和蒸气压(kPa): 13.33(10.4℃)

    临界温度(℃): 263.4

    临界压力(MPa): 5.47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1.97

    三氯甲烷又称氯仿。为甲烷分子中三个氢原子被氯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分子式CHCl3。无色易挥发液体;稍有甜味;熔点-63.5℃,沸点61.7℃,相对密度1.4832(20/4℃);微溶于水,溶于乙醚、乙醇、苯等;难燃烧。

    三氯甲烷在光照下,能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成氯化氢和有剧毒的光气:

    主要用途

    氯仿为有机合成原料,主要用来生产氟里昂(F-21、F-22、F-23)。此外,还用于有机合成及麻醉剂;脂肪、橡胶、树脂、油类、蜡、磷、碘和粘合压克力的溶剂;青霉素、精油、生物碱等的萃取剂;测定血清中无机磷;清洗剂;肝功能试验的防腐剂等。是手机维修人员必备的清洗剂。

    氯仿与四氯化碳混合可制成不冻的防火液体。还用于烟雾剂的发射药、谷物的熏蒸剂和校准温度的标准液。工业产品通常加有少量乙醇,使生成的光气与乙醇作用生成无毒的碳酸二乙酯

    危害

    三氯甲烷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麻醉作用,对心、肝、肾有损害。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有毒,为可疑致癌物,具刺激性。

    危险特性: 与明火或灼热的物体接触时能产生剧毒的光气。

    难燃烧。三氯甲烷在光照下能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成氯化氢和有剧毒的光气

    四.氟氯烃

    是一类有机化合物,主要的是以氯原子取代甲烷中的氢,再通入氢氟酸中。

    氟氯烃广泛地存在于各种较早的制冷剂中作为热交换介质。氟氯烃被压缩时会放热,而压强变小时会大量吸热。

    氟氯烃可以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产生氯原子,作为臭氧分解的催化剂。因此对臭氧层危害极大。有研究指责氟氯烃的滥用是造成臭氧层空洞的重要原因。因此,我国政府已经全面禁止氟氯烃在家用制冷电器中的使用。

    二氟二氯甲烷是一种经典的氟氯烃,化学式 CF2Cl2,是二氯甲烷与氟化氢气体取代得到的。

    氟氯烃化学性质稳定,低毒,部分略有香味

    五.四氟乙烯

    四氟乙烯主要由氯仿制得,也可由四氟二氯乙烷在三氟化铝存在下催化脱氯而制得。常温下为无色无臭的气体,沸点-76.3℃;可加压液化,临界温度33.3℃,临界压力3.92MPa。与其他多种氟代烃不同,四氟乙烯有毒。主要用于生产使用温度范围广、化学稳定性高的聚四氟乙烯;也可与乙烯或六氟丙烯共聚制备含氟绝缘材料,或与偏氟乙烯共聚生产含氟纤维。

    性质:无色无臭气体。熔点-142.5℃,沸点-76.3℃,不溶于水。比空气重。相对密度1.519,临界温度33.3℃,临界压力3.92MPa,燃点620℃。溶于丙酮、乙醇。自燃极限为11%-60%(体积),引燃温度只有180℃。有氧存在时,易形成不稳定易爆炸的过氧化物。 制备方法:二氟一氯甲烷经气化、预热、通入裂解炉,热裂解产含四氟乙烯单体的裂化气,经水洗、碱洗、压缩、冷冻脱水、干燥,分馏等工序,最后精馏得成品。

    用途:制造聚四氟乙烯及其他氟塑料、氟橡胶和全氟丙烯的单体。可用作制造新型的热塑料、工程塑料、耐油耐低温橡胶、新型灭火剂和抑雾剂的原料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局部过热引发歧化反应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轻者有咳嗽、胸闷、头晕、乏力、恶心等。

    环境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

    六.四氯乙烯

    简述:又称全氯乙烯。为乙烯中全部氢原子被氯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分子式Cl2C匉CCl2。无色液体;熔点-19℃,沸点121℃,相对密度1.6227(20/4℃);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和苯等;气味像乙醚;不能燃烧。

    性质:四氯乙烯较为稳定,不易发生加成反应。它与乙醇钠作用时,氯原子可被乙氧基取代,生成二氯乙烯酮乙缩酮,再与乙醇加成,水解后可得二氯乙酸乙酯:

    作用:四氯乙烯主要用作有机溶剂、干洗剂和金属去脂剂;曾用于驱除人体内的钩虫和姜片虫;高浓度时有麻醉作用,对皮肤有脱脂作用并能引起皮炎。

    危害: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妇女怀孕期间如果接触过多的四氯乙烯,会增加新生儿患唇腭裂和神经系统先天缺陷的风险。

    七.七氟丙烷

    -七氟丙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态氟代烃,是灭火剂的一种常见材料。以七氟丙烷为原材料的灭火剂计有:HFC-227 HFC-227ea MH-227 (Shanghai Waysmos) FE-227,和 FM-200

    七氟丙烷-化学特性

    七氟丙烷的化学式是 CF3-CHF-CF3,或C3HF7,熔点是−131 °C、沸点是−16.4 °C。微溶于水(260 mg/L)。

    七氟丙烷参数:

    臭氧层的耗损潜能值ODP=0

    温室效应潜能值GWP=0.6

    大气中存留寿命ALT=31年

    灭火剂无毒性反应浓度NOAEL=9.0%

    灭火剂有毒性反应浓度LOAEL=10.5%

    灭火设计基本浓度C=8%

    低于NOAEL和LOAEL,相对安全。

    七氟丙烷-七氟丙烷的应用

    由于七氟丙烷不含有氯或溴,不会对大气臭氧层发生破坏作用,所以被采用来替换对环境危害的海龙1301和海龙1211来作为灭火剂的原料。七氟丙烷在大气中的生命周期约为31年到42年间,而且在释出后不会留下残余物或油渍,亦可透过正常排气通道排走,所以很适合作为数据中心或服务器存放中心的灭火剂。通常这些地方都会把一罐含有压缩了的七氟丙烷的罐安装在楼层顶部,当火警发生时,七氟丙烷从罐的出气口排出,迅速把火警发生场所的氧气排走、并冷却火警发生处,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七氟丙烷虽然在室温下比较稳定,但在高温下仍然会分解,并产生氟化氢,产生刺鼻的味道。其他燃烧产物还包括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接触液态七氟丙烷可以导致冻伤。

    七氟丙烷亦可作为发射火箭的湿剂(propellant)。

    七氟丙烷被使用在配药测量的药量吸入器,例如在哮喘疗程中使用的吸入器。

    八.四氯化碳

    四氯化碳 (carbon tetrachloride,CCl4),化学式CCl4。CAS号:56-23-5,又称四氯甲烷 (tetrachloromethane),为无色、易挥发、不易燃的液体。具氯仿的微甜气味。并具有一种令人愉快的气味。分子量153.84,密度1.595g/cm3(20/4℃),沸点76.8℃,蒸气压15.26kPa(25℃),蒸气密度5.3g/L。微溶于水,可与乙醇、乙醚、氯仿及石油醚等混溶。遇火或炽热物可分解为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和氯气等。

    主要性质

    四氯化碳为无色澄清易流动的液体,工业上有时因含杂质呈微黄色,具有芳香气味,易挥发。密度(20℃)1.595克/立方厘米、熔点-22.8℃,沸点76~77℃。 四氯化碳的蒸气较空气重约5倍,且不会燃烧。四氯化碳的蒸气有毒,它的麻醉性较氯仿为低,但毒性较高。吸入人体2~4毫升就可使人死亡。 四氯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且遇湿气及光即逐渐分解生成盐酸。易溶于各种有机溶剂,能与醇、醚、氯仿、苯等任意混合。对于脂肪、油类及多种有机化合物为一极优良的溶剂。

    四氯化碳用作灭火剂时,不能灭活泼金属的火,因为活泼金属可以与之反应

    毒性危害

    CCl4是典型的肝脏毒物,但接触浓度与频度可影响其作用部位及毒性。高浓度时,首先是中枢神经系统受累,随后累及肝、肾;而低浓度长期接触则主要表现肝、肾受累。乙醇可促进四氯化碳的吸收,加重中毒症状。另外,四氯化碳可增加心肌对肾上腺素的敏感性,引起严重心律失常。人对四氯化碳的个体易感性差异较大,有报道口服3~5ml即可中毒,29.5ml即可致死。在160~2OOmg/m3浓度下可发生中毒。但也有在1~2g/m3浓度下接触3Omin方出现轻度中毒。目前认为四氯化碳无致畸和致突变作用,但具有胚胎毒性。根据IARCl972及1979年资料,四氯化碳长期作用可以引起啮齿动物的肝癌,被列为"对人类有致癌可能"一类的化学物。

    研究表明,CCl4在高温下与水反应会有有毒物质光气产生

    用途:四氯化碳主要用作溶剂和灭火剂,也可用于生产氟利昂,在医药上可作麻醉剂。

    九.DDT

    DDT又叫滴滴涕,二二三,化学名为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化学式(ClC6H4)2CH(CCl3)。中文名称从英文缩写DDT而来,为白色晶体,不溶于水,溶于煤油,可制成乳剂,是有效的杀虫剂。为20世纪上半叶防止农业病虫害,减轻疟疾伤寒等蚊蝇传播的疾病危害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物质的理化常数

    分子式 C14H9Cl5 外观与性状 DDT化合物所有异构体都是白色结晶状固体或淡黄色粉末,无味,几乎无嗅

    分子量 354.5 蒸汽压 2.53×10-8kPa/20℃ 闪点:72-77℃

    熔 点 108~109℃ 沸点:260℃ 溶解性 DDT在水中极不易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情况如下(g/100ml):苯为106,环已酮为100,氯仿为96,石油溶剂为4-10,乙醇为1.5

    密 度 1.55(25℃ ) 稳定性 DDT化学性质稳定,在常温下不分解。对酸稳定,强碱及含铁溶液易促进其分解。当温度高于熔点时,特别是有催化剂或光的情况下,p,p'-DDT经脱氯化氢可形成DDE

    危险标记 14(有毒品), 主要用途 :用作农用杀虫剂

    对健康的危害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轻度中毒可出现头痛、头晕、无力、出汗、失眠、恶心、呕吐,偶有手及手指肌肉抽动震颤等症状。重度中毒常伴发高烧、多汗、呕吐、腹泻;神经系统兴奋,上、下肢和面部肌肉呈强直性抽搐,并有癫痫样抽搐、惊厥发作,对人不论是故意的或是过失造成大量服用时,即能引起中毒

    四、南澳大利亚州的经济产业

    南澳大利亚州总产值:863亿澳元(2010-2011), 789亿澳元(2008-2009)

    南澳大利亚州经济蓬勃发展,其矿业、国防工业、环保技术及教育产业无不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关注与投资,为南澳州的制造业、农业、酿酒业以及医疗卫生事业,提供了长期的技术保障。

    南澳大利亚州的矿产资源世界闻名。其可供开采的铀矿储藏量占世界总储量的40%;南澳州矿业生产勘探遍布各地,现有11座矿正在运营中,另有30座矿在规划开发阶段。必和必拓公司开展的奥林匹克水坝(Olympic Dam)铜、金、铀矿项目位于南澳州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矿。

    南澳州在国防上享有澳大利亚“国防之州”的美誉,为国防工业赢得了价值数十亿澳元的国防产业订单。

    根据国际著名咨询机构,标准普尔公司与穆迪公司的评判,南澳州荣获其3A最高信誉标准,这为当地企业,国内外机构在南澳从事经营,树立了信心。

    根据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2010年版《最具竞争力地区》的评比,在研发领域、公司管理、呼叫服务等方面,首府阿德莱德在澳洲效益成本最为理想。 高端制造业 南澳大利亚州的制造业是本地最大产业,每年为南澳经济贡献90亿澳元,聘用人员80,000名。南澳州有诸多制造厂商,以其创新型产品和完善的服务,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这类公司有:Aqua Spy公司,Futuris公司, Seeley国际公司,通用汽车Holden公司, SAGE自动化公司等。 航空、航天业 南澳大利亚州的航天工业历史悠久、业绩优良。

    南澳州是澳大利亚Cobham航空服务公司所在地,该公司根据国家领土辅助项目要求,为海岸线警备提供民用海洋监测,这是世界上同类型最大的海洋监测项目。南澳州还有其他几家重要的航空公司:Raytheon公司,澳大利亚Aerospace公司, Nova Defence公司,澳大利亚直升机公司, CHC直升机(澳洲)公司。

    另外,南澳州拥有灵活多样的、完善的教育培训设施,可满足航天航空业日新月异的需求。

    享誉全球的阿德莱德航空培训中心,专门培训飞机驾驶员,为澳大利亚航空公司、阿联酋航空公司、中国航空公司、国泰航空公司、日本航空公司、英国航空公司提供过专业培训服务。 生物科学 阿德莱德市是一流的生物科学研究中心;其医药科学领域的研究及出色的研发能力得到了举世公认。 食品与葡萄酒 南澳州的葡萄酒与食品享誉全球,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

    1836年,George Stevenson在阿德莱德(Adelaide)开辟了一个葡萄园,并于1841年开始酿制葡萄酒。

    1843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喝的第一款澳大利亚葡萄酒就来自该产区。

    南澳州早于上世纪30年代就取代了维多利亚州成为澳大利亚葡萄酒产业的中心。该州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产量上,还体现在其葡萄酒的品质和声望之中。该产区最重要的葡萄品种就是西拉(Shiraz),用该品种酿制的葡萄酒备受追捧,并赢得了国际声誉。南澳州还出产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梅洛(Merlot)和歌海娜(Grenache)等红葡萄酒。此外,因曾是德国移民的聚居区,雷司令(Riesling)白酒在此也很流行。

    该产区年降水量较低,常有干旱危害,需用灌溉。各地气候因地理位置不同而不尽相同,靠近内地的地区,如河地(Riverland)非常炎热,而靠近海岸的地方,如阿德莱德山区(Adelaide Hills)就更为凉爽。产区南部海岸因毗邻大澳大利亚湾,气候较为凉爽。

    该产区各个海拔高度的位置都有葡萄树生长,布诺萨山谷(Barossa Valley)和河地的低谷产区海拔最低,而伊顿谷(Eden Valley)拥有600米高的葡萄园,为南澳州海拔最高的葡萄园。该产区土壤类型也各不相同:库拉瓦拉(Coonawarra)地区为著名的红土(terra rosa),阿德莱德和河地地区为石灰岩-泥灰土型土壤,而布诺萨山谷则为多沙黏性土壤。

    南澳州主要产区包括布诺萨山谷、阿德莱德平原(Adelaide Plains)、克来尔谷(Clare Valley)、Limestone Coast和库拉瓦拉等。这些产区所产葡萄酒浓郁丰满,颜色深浓,通常带有巧克力和咖啡的香味。值得一提的是,澳洲最著名、最昂贵的葡萄酒几乎都产自这里,比如Penfolds Grange、Henschke Hill of Grace和Clarendon Hills Astralis Syrah。

    南澳州作为澳大利亚酿酒业的中心,葡萄酒生产占全国总量的44%;葡萄酒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量的64%;2008-2009年间,产值达到15.7亿澳元。这里有酿酒厂、葡萄园、世界顶尖的葡萄栽培研究教育机构和葡萄酒科研机构。综合这些有利因素,使得南澳州成为澳洲最大葡萄酒出口地,其葡萄酒在世界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出口量仅次于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

    小麦、大麦与燕麦占南澳州农作物的90%。澳大利亚42%的葡萄园位于南澳大利亚州,出产的葡萄大部分用来酿酒,一小部分制作成葡萄干。

    南澳是杏的主要产区,大部分杏都制成了杏干。除了最北部的地区以外,南澳饲养的绵羊占了全澳绵羊总数的11%。牛类饲养主要在阿德莱德山脉、东南部低地、最北部的牧地等地区。制酪业主要分布在阿德莱德、东南部低地与穆理河低地。捕鱼业则遍布南澳大利亚州的整个海岸。

    以上就是关于医药行业CHC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医药销售怎么找客户

    医药销售外企好还是国企好

    跑药店的医药销售好做吗(跑药店的医药销售好做吗现在)

    自己在线制作logo免费(自己在线制作logo免费无水印)

    红色展厅的主题(红色展厅的主题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