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持续改进的概念(持续改进的概念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3-12 12:49:54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58        问大家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持续改进的概念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ChatGPT国内免费在线使用,能给你生成想要的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你只需要给出你的关键词,它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官网:https://ai.de1919.com

    本文目录:

    持续改进的概念(持续改进的概念有哪些)

    一、怎样才能使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

    1、持续改进的组织机构x0dx0a要推行持续改进,应当有一个负责改进的管理机构。x0dx0a改进管理组织的主要职责在于:x0dx0aa、提出持续改进的方针、策略、主要目标和总的指导思想;x0dx0ab、进行跨职能部门的或规模较大的质量改进项目的策划,并组织项目的实施;x0dx0ac、为持续改进提供必需的资源,包括进行培训;x0dx0ad、制定组织持续改进的计划,并组织实施;x0dx0ae、对各部门的质量改进进行监督、协调,并提供保障;x0dx0af、对质量改进成果进行测量、评价和奖励;x0dx0ag、负责QC小组活动的管理;x0dx0ah、接受员工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并将其及时传达到相关部门,督促落实;x0dx0ai、定期对质量改进活动进行评审,以寻求改进的机会。x0dx0a根据组织的具体情况,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之一来确定这样的管理机构:x0dx0aa、由最高管理者授权,由组织内部某一部门(如质量管理部门)来负责持续改进的管理工作;x0dx0ab、若组织庞大,亦可成立专门的持续改进管理机构;x0dx0ac、由最高管理者负责,在组织内建立一个质量持续改进的委员会,有相关的部门和人员组成并定期开展工作,但具体的管理工作依然需要指定一个常设机构来负责。x0dx0a一般而言,组织的质量改进的途径可以分为纵向分层次惊醒的质量改进和横向跨部门的质量改进。组织的质量改进大多是由纵向分层次进行的。组织有组织的项目,部门有部门的项目,班组有班组的项目,个人有个人的项目。不能因为个人项目小就忽视个人小木,也不能因为有了上一层次的项目就不进行下一层次的项目的改进了。只有广泛开展各个层次项目的改进,才能说这个组织已经保持了持续改进,也才能说真正达到了GB/T 19000-ISO 9000族标准的要求。对于跨部门过程的质量改进,则应主要注意及时识别改进的机会,在各部门之间建立并保持联系,组织负责改进的机构应参与到该类项目质量改进的策划、组织、协调和监督中来,并防止部门之间推诿扯皮。对于车间、班组等基层单位的持续改进,要使其把握以下要点:(1)、应有专人负责持续改进的组织工作;(2)、定期召开相关人员参加的“头脑风暴法”会议,寻求改进机会;(3)协调改进过程;(4)、负责向组织申报质量改进成果;(5)、负责接受员工关于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最重要的是,负责改进的管理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对持续改进抱有热情,并自觉主动地改进自己的工作,为全体员工树立一个榜样。那种对员工冷漠或者固步自封的人,不应做这种工作。x0dx0ax0dx0a2、持续改进环境的建立x0dx0aa、最高管理者的支持和领导。标准中多处要求最高管理者对持续改进工作予以支持和领导。事实上,最高管理者对持续改进的认识是组织持续改进环境的关键因素,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归纳起来,最高管理者在持续改进中有如下几大职责:制定并向被管理者传达持续改进的目标;以身作则,持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过程;培育一种广泛交流、相互合作和尊重个人的环境;采取必要的手段,使组织中的每个人都能够改进自己的工作过程;进行质量改进策划,必要时制定质量改进计划;为持续改进提供必要的资源;对持续改进进行鼓励并将改进的成果纳入有关标准、制度和规范之中,以巩固已取得的成绩。x0dx0ab、确立持续改进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持续改进环境往往需要有以满足顾客要求和设置更强竞争的目标为中心的、新颖的、共同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其中包括:将注意力集中与满足内部和外部顾客的需要;产品质量生产、形成、实现的全过程,即整个质量环中需要进行持续改进,而不仅仅是在生产现场;展示管理者应尽的义务、领导作用和参与情况;不论是在协同工作中还是个人活动中,始终强调持续改进是每个员工工作的一部分;通过改进过程找到问题的所在;持续不断地改进所有的过程;利用数据和信息充分地交流与沟通;促进协同工作和尊重个人;依据对数据的分析进行决策。x0dx0ac、具体制定企业持续改进的目标。具体的目标要与企业总的经营目标紧密结合,并突出提高顾客满意程度和过程的效果和效率。这些目标应明确易懂、积极可行、恰如其分,并且能够用于测量持续改进的进展情况。达到这些目标所需的策略与措施应该被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必须一道工作的全体人员所理解和赞同。持续改进目标还应定期进行评审并反映出不断变化的顾客期望。x0dx0ad、各级管理者以身作则、持之以恒和配置资源。各级领导者(当然也包括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身作则、持之以恒和配置资源,为创造持续改进环境履行必要的领导职责并承担义务。由于认识上或体制上的原因,个别管理者对员工的质量管理改进要求(意见和建议)往往采取推诿、抵制、压抑和反对的态度。这会大大打击员工的积极性,是一种破坏持续改进环境的错误行为,必须坚决纠正。x0dx0ae、相互促进的工作关系。应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进行公开交流、沟通与合作,以消除企业和员工之间影响过程效果、效率和持续改进的障碍,包括与供应商及顾客的公开交流。沟通与合作。x0dx0af、全员继续教育和培训。上至企业最高管理者,下至现场员工,都应在质量管理原理和实践、质量改进方法的应用方面得到教育和培训,树立起质量意识与持续改进的思想。x0dx0ax0dx0a3、持续改进活动开展x0dx0aa、持续改进的项目。质量改进的项目分为对产品本身的改进、对产品过程的改进和对管理过程的改进。此外,质量目标的调整和提高、可好提出的需优化的服务、内外审出现的严重不合格项都应确定为改进项目。现实中常常遇到的质量缺陷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操作方面造成的缺陷,称为操作者可控的缺陷;另一类则是由于管理方面造成的缺陷,称为管理者可控的缺陷。对前者的改进,主要是研究员工的操作方法,其改进措施通常包括改变操作方法和加工顺序,但有时也有技术上的改进;对后者则主要是研究有关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其改进措施一般包括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改进两个方面。由于在质量管理中后者占的比重高达80%,这就要求在持续改进中必须实事求是对待质量问题,不能将质量问题推到员工头上。在分析质量问题的原因时,应当更多地从管理的角度,从领导的责任方面去寻找。在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和巩固质量改进成果时,都要在管理因素上多下功夫。同时,管理是质量改进的主要对象,就决定了质量改进的主体主要是组织的领导和管理人员,而不是生产工人。因此,“三结合”模式的QC小组往往能比纯工人组成的QC小组更容易取得成效、巩固成果。x0dx0ab、机遇的把握。把握持续改进机遇的要点:首先,要不断寻求改进机会,而不是等待出现问题再去抓机会;其次,从监视和测量中去寻找改进机会;再次,从广泛的信息来源中去寻求改进机会;最后,从质量改进的过程或结果中寻求改进机会。另外,当企业发生变革、以质量获得效益、重塑企业形象、生存发生危机或可赢得市场机遇时更应注重质量改进和持续改进的重大作用。x0dx0ac、持续改进的策划。通过策划,制定出适合组织的中长期、年度以及具体持续改进项目的计划,以指导持续改进工作。持续改进计划的内容包括:改进项目、改进目标、过程步骤(完成期限)、责任分工、资源保障(人、财、物)等。x0dx0ad、持续改进的控制。可制定持续改进控制程序,充分发挥组织控制、群体控制和自我控制的作用,对持续改进活动加以引导和控制。尤其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手段,克服持续改进中来自包括来自领导层、专业人员和员工各方面的压力,以减小阻力。x0dx0ae、持续改进的测量。为了识别和诊断以确定改进机会,也为了测量质量改进活动的结果,组织应建立一个客观的测量系统,同时还应当根据不同的测量对象,规定相应的测量部门。x0dx0aGB/T 19001-2008和GB/T 19004-2008也都规定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应开发并建立一个与其运作性质相适应的测量系统,并将“测量、分析和改进”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四大板块”之一。组织的测量系统首先要满足日常测量的需要,其次也要满足质量改进的需要。对质量改进的测量是对比改进前后的情况,以确定质量改进的效果,它至少包括两次测量,一次是改进之前,一次是改进之后。这两次测量应在相同的条件下,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对质量改进的测量应当注意:所有的测量普遍存在变异现象,必要时应进行多次测量已进行统计分析;要克服夸大质量改进效果的倾向,测量和分析都必须实事求是;为了克服上述现象,对持续改进测量的结果应当进行评审或认定。x0dx0af、持续改进的评审、确认和验证。x0dx0a与改进一样,改进的评审也应分层次进行。对组织持续改进的评审主要是针对组织范围是否坚持了持续改进以及针对组织质量改进计划和重大项目来进行,这种评审一般应当纳入组织的管理评审中进行,作为管理评审的一个重要内容。对质量改进项目的评审则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可能是在组织一级,也可能只在部门一级,还可能只在承担该项目的组织或QC小组内进行。而对基层单位持续改进的评审一般带有检查、审核的性质,目的是促进基层单位持续改进活动得到进一步的开展。这种评审可以由组织负责改进的机构组织进行。在对持续改进项目进行验证和确认时,应出具验证报告。x0dx0a持续改进结果经确认后,需保持下来,把变革的成果纳入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中。包括对规范/操作/管理程序及方法进行更改;对有关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确保这些改进成果称为有关人员工作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x0dx0ag、持续改进的评价。可以选用如下方法对持续改进进行评价:顾客评价法、企业评价法、专家评价法、产品性能评价法、过程效率评价法、质量成本及价值增值评价法。x0dx0a总的说来,可以用以下图表来表示持续改进的流程:x0dx0ax0dx0a四、持续改进的常用方法x0dx0a1、PDCA循环方法x0dx0a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最早由休哈特于1930年构想,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来,并加以广泛宣传和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中,所以又被称为戴明环。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x0dx0a(1)、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八个步骤:PDCA的含义如下: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行动。P阶段:包括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找出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找出的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制定措施计划四个步骤。D阶段:只有一个步骤,即实施计划。C阶段:也只有一个步骤,即检查效果。A阶段:包括总结经验,巩固成绩和把遗留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两个步骤。x0dx0a(2)PDCA循环的特点:x0dx0aa、循环不停地转动,没转动一周提高一步;x0dx0ab、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相互联系,彼此促进;x0dx0ac、PDCA循环是一个综合性的循环。x0dx0ax0dx0a2、质量改进方法x0dx0aa、QCC方法。QCC(Quality Control Circles),即品管圈,又名质量控制圈、质量小组、QC小组等,是指同一工作现场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质量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这些小组作为全公司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环,在自我启发及相互启发的原则下,活用各种统计方法,以全员参与的方式,不断地进行改善及管理自己的工作现场的活动,就是“品管圈活动”。品管圈注重尊重人性,建立愉快的现场;发挥人的能力,开发无限的脑力资源;改善企业体质,繁荣企业精神。组织可按以下方式引入QCC:有进行机构调查;与高层管理讨调查结果;向决策者执行特殊计划;从各个部门挑选主管人员进行特别深度的培训计划;向对此问题拥有最好能力的人员进行培训;在训练有素的管理人员的帮助下进行培训后,在高级管理层中形成质量改进小组,解决主要的组织机构问题;通过协调部门,由培训者对所有工人进行质量概念的意识培训;协调部门保持自愿组成品质圈的工人的记录;组成部门级别、班组级别品质圈,并进行培训。QCC应坚持按员工自愿参加、自愿结合,自愿组合的原则,采用适宜项目与组织特点的方法来组建,主要包括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方式。品管圈的运行可按如下步骤进行:借助流程图表,对问题进行定义;通过搜集数据,来分析问题,确定原因;通过数据的搜集与分析,来找到最深层的原因;确定解决办法,选择合适的解决办法;预见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阻力;在试验的基础上实施解决办法,并检查其实施情况;定期实施;追踪/回顾品管圈解决问题的工具(包括脑力激荡法、流程图表、搜集数据、曲线图、柏拉多分析等)。x0dx0ab、TQM方法。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即全面质量管理,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永续经营的管理途径。TQM以质量第一、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繁荣;用户至上;强调用数据说话;突出人的积极因素为基本指导思想,秉持预防原则、经济原则、协作原则、按照PDCA循环组织活动和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对践行它的全员、全过程、全企业发生作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标准化工作、计量工作、质量信息工作和质量教育工作等,基本内容包括设计过程、制造过程、辅助过程、使用过程质量管理的内容。x0dx0ac、6σ质量管理方法。“σ”是希腊文的一个字母,在统计学上用来表示标准偏差值,用以描述总体中的个体离均值的偏离程度,测量出的σ表征着诸如单位缺陷、百万缺陷或错误的概率性,σ值越大,缺陷或错误就越少。6σ是一个目标,这个质量水平意味的是所有的过程和结果中,99.99966% 是无缺陷的,也就是说,做100万件事情,其中只有3.4件是有缺陷的,这几乎趋近到人类能够达到的最为完美的境界。6σ管理关注过程,特别是企业为市场和顾客提供价值的核心过程。为了达到6σ,首先要制定标准,在管理中随时跟踪考核操作与标准的偏差,不断改进,最终达到6σ。现己形成一套使每个环节不断改进的简单的流程模式:界定、测量、分析、改进、控制。6σ管理具有对顾客需求高度关注、高度依赖统计数据、重视改善业务流程、积极开展主动改进型管理和倡导无界限合作等特征,一般按照辨别核心流程和关键顾客;定义顾客需求;评估企业当前绩效;改进6σ管理法流程;流程设计、重构与系统整合的基本流程加以推行。推行的关键在于项目选择的改进、改进模式的选择以及6σ管理的领导原则。x0dx0ad、ZD计划。ZD计划(zero defect program),也成无缺点或零缺陷运动,指组织中的下on工业人员以无缺点为最终目标而拟定当前的目标,以期努力达成,而后再进一步提高目标要求的活动。一般而言,无缺陷运动以每一从业人员均须认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和树立“无缺点”理念为前提,在一个核心(第一次就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二个基本点(有用的和可信赖的)、三个需要(任何组织都要满足客户的需要、员工的需要和供应商的需要)和四个基本原则(质量就是符合要求;预防的系统产生质量;质量的工作准则是零缺陷;必须以质量代价(金钱)来衡量质量表现)的基本原则下,按建立组织、制定目标、建立建议制度和评价表扬的程序加以实施。x0dx0ax0dx0a五、持续改进的审核要点x0dx0a随着ISO 9000族标准的改版,持续改进的地位得以一次又一次的提升。最早的87版本系列标准中,由于认识的局限,几乎没有质量改进有关术语出现,为此ISO 9000族标准收到广泛的批评。94年发布的有限修改版将质量改进写进了ISO 9004中,但由于依然未能将其融入质量管理体系之中,质量改进与质量管理体脱节,致使很大一部分组织没有将质量改进作为质量管理体系必不可少的要素对待。从2000版标准开始,质量改进和持续改进已被作为重要内容纳入了体系之中,持续改进已成为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基础。对组织持续改进工作的审核也已随之日益凸现其重要性。x0dx0a标准要求:GB/T 19000标准中“持续改进”的定义是“增强满足要求的能里的循环活动”,条款8.5.1对持续改进做出了如下要求:8.5.1持续改进 组织应利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x0dx0a这就决定了持续改进的内容包括以下内容:通过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制定、建立、实施、评审和调整,确立持续改进的方向;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产品、过程的趋势和不足,评价顾客满意的信息,调整质量管理体系的输入和输出;通过内、外部审核不断发现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并想高层领导提出体系改进的建议;通过实施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实施改进,使不合格不再发生或者不发生;通过管理评审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作出改进措施的决定。

    二、持续改进计划

    持续改进计划范文

    持续改进的英文。写改善报告并不是追究责任,而是让第一当事人想出不让这样的事再发生的办法,以杜绝同样的事情在发生。以下分享持续改进计划,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持续改进计划 篇1

    尊敬的领导:

    您好!

    P:计划

    (一)制定改善计划

    20xx年x月P公司派训的L工程师结训回到企业后,立即深入现场进行问题调研,再结合参训前收集的现场管理问题点,然后召集改善工作筹组会议决定IE改善工作小组由工艺部工程师、生产副总、车间主管、品检工程师等8位成员共同组成,并由工艺部L工程师担任IE改善工作小组组长,制定出每位小组成员的工作职责及IE改善小组的工作计划。IE改善小组将IE改善工作主题聚焦于车间制程的改善及标准化。

    (二)设定改善目标

    两周后,改善小组就改善主题对P公司的生产流程及产品的现况展开讨论,发现车间生产效率仅有61%,改善小组随即运用SMART原则来进行改善目标设定,并将改善目标设定为:

    1、从简化生产流程设计上入手,运用作业程序(流程)分析手法来降低产品加工成本,在现有成本基础上降低15%。

    2、透过生产线工站重新部置及人员编成,运用IE手法使生产线平衡,并提高装配效率,在现有的基础提升55%。

    3、改善时间为五个月(20xx年x月20xx年x月)。

    改善目标确定下来,改善小组立即将主题及目标进行分解成小项目,由改善小组成员分别负责各个小项目,进行团队合作。并定每两周召开一次改善小组会议,共同探讨实现目标的方法。

    D:执行

    (一)执行改善对策

    20xx年1月下旬改善小组召开二次改善小组会议,共同探讨改善对策。决议改善初期先设计几组新规格的模具投入生产流程中进行改善对策的尝试。于20xx年x月上旬模具完成制作及验模后,随即将此模具投入生产流程开始进行小批量试产。而在其试产过程中,肯定会有各式各样的问题存在,到时改善小组成员需到现场进行跟踪讨论发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C:检查

    (一)改善对策执行结果验证

    20xx年2月中旬改善小组召开第三次改善小组会议,共同对改善对策的初期执行结果进行验证。发现生产效率提高了,人力需求降低了2/3,表示此改善对策是可行的。但以仅运用此改善对策的情况来看,要达成改善计划所设定的目标,仍然有许多的问题要解决。

    A:整理及行动

    (一)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整理

    于第三次改善小组会议中,发现若要达成改善计划所设定的目标,仍然有许多的问题要解决。而整理出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目前公司模具的数量不能满足批量生产的要求。

    2、以目前工作流程来看,每个工站的工序烦琐,造成很大的工作量并产生了很多的原物料浪费。

    最终经由改善小组共同讨论后,产生了下述几项阶段性的改善做法。

    1、增加模具的数量并设计新规格的模具。

    2、运用新设计的模具简化工序。

    3、简化工序后,变更生产流程。

    整套阶段性的改善做法预定于20xx年x月下旬完成。

    在制定出筛选后的对策实施方案后,进入下一个PDCA。

    改善工作最终验证。

    在历经两个月的不断的改善及检讨后,改善小组于20xx年4月底召开会议进行改善工作期限内最后一次检讨会议。

    会议上改善小组针对改善活动的结果提出报告

    1、产品生产车间效率提高7.8%。

    2、产品加工车间效率提高165.5%。

    在生产改善之后,开始进行生产线站点及人员配置的平衡工作。

    1、改善后标准工时测算。

    2、根据测算出之标准工时,进行进行生产线站点及人员配置的平衡。

    3、生产线站点及人员配置的平衡后,测算出生产线平衡率及生产节拍。

    4、改善后的产品成本及装配效率的测算。

    以上工作于20xx年x月下旬前完成。

    改善工作总结

    经过了五个月的努力,改善项目做了那些改进,产生了那些成果,改善小组做了统计,结果如下:

    项目改进:

    1、针对模具做了改善,制作了专用模具。

    2、简化了生产流程及生产工序。

    3、改善后,进行了生产线站点平衡布置及人员平衡配置。

    改善结果:

    工作方法标准化

    由上述的改善结果看来,改善的目标基本达成,尤其在装配效率的提高上,远远超出了改善的`原定目标140%,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标达成率为84%。

    改善活动至此完成阶段性任务后,将改善中所使用的工作方法编制成作业指导书,予以规范化,并形成公司工作的作业标准,做为日后持续改善的依据。

    在完成阶段性任务后,改善小组一致决定,将依照此次改善工作的模式及方法,不断的继续优化公司其他产品,持续降低产品的加工成本,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IE改善活动,让P公司的“IE改善小组”成员切身体验到“IE—用最少的投入达到最大效益”的功能。在收获改善成果同时,IE改善小组也获得了P公司高层的赞许,而L工程师也通过了福友企管对IE改善活动的严格审核,取得了“福友IE工程师资格证”。为第一阶段IE改善画上完美句点。

    【企管建议】

    1、企业派遣员工接受培训,尽量派两人以上为宜,以便于回厂后以团队方式(专案团队)推动管理提升及生产改善工作;

    2、高阶主管应重视,学员回厂后,应组成专案小组进行管理推动,并提出推动(改善)计划;

    3、推动(改善)成果应及时奖赏(奖金、晋升);

    4、上三项配合工作可以创造投资回报(企业及个人双赢)并降低人员流动;

    5、人才投资是投资报酬率最有价值的工作。

    报告人:xxx

    日期:

    持续改进计划 篇2

    20xx年上半年病历质量检查存在问题

    持续整改措施

    20xx年x-x月份住院病历归档统计xx份,抽查xx份,甲级率91.7%,医院病历管理小组,为提高病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对病历书写质量情况进行了检查,现将检查结果通报如下: 存在问题:

    病历质量较去年有所提高,没有再发现缺大项和明显涂改等现象,归档顺序也较规范,病程记录和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的时限要求上扣分不多;但仍存在较多问题,尤其是外科病历,具体情况如下:

    1、病历书写字迹潦草普遍存在,不易辨认,个别病历有涂改现象;

    2、病历首页、眉栏有缺项,年龄未带单位;

    3、知情同意告知书签字不规范;

    4、病历中现病史记录内容简单,诊断依据不充分,及主诉与诊断、现病史不一致;

    5、上级医师查房内容包括补充的病史和体征,诊断及依据、鉴别诊断分析、诊疗计划等流于形式,过于简单,或者过于烦琐没有重点,未体现上级医师真实水平。

    6、术前准备情况的记录不完善;术后首次病程记录缺小项;手术记录无手术是否顺利、术中出血、输血、输液、尿量、标本是否送病检等情况的记录;观察项目记录不够细致。

    整改措施:

    1、切实提高思想认识,重视病历质量。

    2、各科要组织医生认真学习并切实落实《医疗机构病历书写规范》。

    3、各科要加强交流,相互学习。组织学习优秀样板病历,要相互交流、学习、讨论、虚心请教。

    4、医疗文书书写要按要求及时完成,进一步加强病历环节质量督查工作。

    5、病历质量与质控奖惩挂钩。对质量较差的病历医院将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对不合格病历限期整改;对病历书写质量好的病历将予以表彰。

    持续改进计划 篇3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报告内容如下:

    近期公司连续出现品质重大异常,从而造成产品直接报废,给公司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信誉上都造成重大不良影响,做为公司品保课主要负责人的我难绺其责,连续出现重大品质缺失不能不说是我对工作的一种失职。所以,在此向各位领导表示歉意与自责!请各位领导谅解!鉴于公司近期品质上所出现的缺失,为能吸取失败经验与教训,总结缺失原因,预防类似事件再发生,职作出下述预防改善报告书,请领导指正!谢谢!

    一、批性重大异常品质问题发生原因与责任回顾:

    1、x/xx日元茂料号:2A044002尺寸偏移超差报废336SPNL21#机生产。生产者:宋乐恒。检验者:张大燕。班别:白班不良原因:PIN钉打偏,未制作全轴首件,直接捞槽将板捞偏,造成尺寸不符,全数报废;

    2、x/xx日旭发料号:H024E007多捞露铜报废150SPNL22#机生产生产者:张顶峰。检验者:周圆。班别:白班不良原因:机台故障,操作员及品保未认真检查成型板外观,未及时发现,生产3趟板后品检发现,造成150SPNL报废;

    3、x/xx日昆颖料号:E012E6039多捞露铜报废80SPNL12#机生产。生产者:黄忠明。检验者:沈秀娟。班别:白班不良原因:生产首趟后,机台修理程式被改动。操作员及品保未意识到调机后对机台及成型板的认真确认,使成型的第二趟板流至品检处,品检发现,不良发现后经追查机台上正成型之该趟板已造成报废,其报废2趟板,共计80SPNL。

    二、缺失原因分析:

    依据以上各批性异常问题所发生的原因分析,造成上述批性异常不良的原因经分析有如下因素:

    1、品保品质管控体系/模式缺失,管控模式不健全,导致品质于生产中失效,品质管控模式不能完全预防不良品的发生;

    2、品保人员品质意识/品质概念不强,对品质意识淡薄,于工作中未真正意识到品质之危机性与突发性,未认真履行品质事前控制之义务性,未事前预防品质,造成生产品质缺失;

    3、产线操作员/品保员未尽工作义务,工作不认真,不按工作程序步骤作业,导致工作中疏失/漏洞出现;

    4、干部对组员管理松散,未认真追踪/确认/检查/验收/督导组员工作之成效,造成工作纪律散漫,思想意识/使命感不强,团队战斗力/管理成效不佳导致品质状况下降或缺失发生;

    三、预防改善方案:

    经对近期时间所出现的异常缺失原因所作的反思,为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制定如下预防改善方案。

    1、尔后不论何种机台生产生产何种料号,严格要求于生产前均需要制作首件,且每轴皆要制作首件,首件经品保确认OK后方可正式量产,预防PIN钉偏造成尺寸偏移不良的出现;

    2、严格要求品保确认首件的先后顺序,先确认首件外观,再确认首件尺寸,并要求将确认结果记录在“首件检查日报表”内;

    3、品保人员确认尺寸时,要求结合工程提供的简图用卡尺测量槽/边/孔/外形尺寸,并将测量数据记录在“首件检查报表”内;

    4、不能用卡尺测量的尺寸,品保人员要将首件送二次元处对尺寸作全测确认首件;品保首件确认OK后,送品保组长审核确认并建立首件OK样品,将首件样品放置于制作机台处,以便操作员/品保对量产后产品以首件作对比确认用;

    5、量产中生产下机的每趟板均要求操作员做自检确认,主要检查底板与面板(底板主要检查有无漏捞/未捞透,面板主要检查多捞及刮伤等),操作员及品保检验均要记录检查数据与结果,特别是品保人员要记录检验的数量与频率,要与生产记录相对应;

    7、产线干部/品保干部对组员的执行状况作验收/确认/查核,未按要求作业的人员要进行必要的处罚;

    8、每日每周对组员进行品质不良宣导/客诉宣导,让其了解厂内及客诉品质异常,教育训导员工品质意识;

    9、利用公司相关品质统计表张贴公布品质,使全体员工认识品质,优劣对比激发品质竞争气氛,提升公司品质现状;

    10、干部自我反省,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以身作则,发挥督导力与管理力。

    以上,请领导批示并请教导!谢谢!

    报告人:xxx

    日期:

    三、高手翻译,高分悬赏,要快啊!(2)

    Operator Controllability

    This is the 2nd routine that defines what each “operator” or executor of the process, for each level 1 to 4, will do on a daily basis.

    In order for each of them (who) to execute their activities, they need to know what or which activities they will do and where they will do it (their daily routine defines when to do the activities within the day).

    In order for them to perform their activities in a standardized way, all of them need to be previously trained (how to do it) and educated (why they are doing it) in the ETP – Education & Training Process.

    操作员的可控性

    这是第二个例行操作,规定一至四级别的每个操作员或执行员每日所需执行的流程,以便他们每人都了解各自该进行何种或哪种活动,以及将在何处操作(至于在当天何时进行,他们的日常例行任务已明确)。

    所有操作人员需要提前给予ETP(教育与培训流程)的训练,使他们知道如何操作及了解为何如此操作,以便他们能够规范地履行工作。

    Monitoring, Report & Control

    The 3rd routine serves to check if the process is on track and aimed at reaching the expected results. The “operators” or executors of the process need to measure their process in order to know how they are progressing.

    If the results are off track, corrections will be necessary, so it is necessary to execute the following 4th routine, “Problem Solving”.

    监测、报告与控制

    第三例行操作是检查流程是否正常进行以及力求达到预期的结果。“操作员”或执行员需要记录他们的流程操作以便清楚他们的进展。

    如结果偏离预期,更正是需要的;因此,有必要履行下面的第四例行操作,“问题的解决”。

    Problem Solving

    This 4th routine, through specific methodologies, identifies the causes that are compromising the process and the expected results.

    Once the problem is identified, immediate corrections through remedial actions are necessary to put the process on track again in the short term. Therefore, the executors need to have adequate and suitable tools or resources to be able to do that.

    After taking immediate action, it is necessary to review the process to eradicate the problems that are deviating it from their goal by taking preventive actions which generally are concluded in the long term. To define these actions, it is necessary to identify the root causes that are producing the problems and act effectively on the process, in order for the problems that are compromising it to be completely eliminated and to avoid the recurrence. The actions will consist mainly in reviewing or readjusting the four working routines of the process and re-educating/re-training the executors.

    问题的解决

    第四例行操作是通过特定的方法论,寻找识别危及流程与预期结果的原因。

    一旦找到问题所在,短期的做法是必须即刻以补救行动更正,使流程再次返回正道。因此,执行员需要拥有适当与足够的工具或资源来进行这项工作。快速反应行动之后,必须检讨流程并采取防范措施以杜绝使目标偏离的问题,一般上这是长期才能完成的工作。

    想要精确地解释这些行动,就有必要查找识别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然后对流程采取有效行动,彻底排除危及流程的问题,避免问题的复现。所采取的行动主要将包含对流程的四个例行做法进行检讨或调整,并对执行员进行再教育/再培训。

    In summary, the Four Working Routines are built following the PDCA – Plan-Do-Check-Act concept as a cycle to promote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So, on a daily basis, when executing the four working routines, The PDCA cycle concept is applied.

    归纳起来,这四个例行操作法的设定是基于规划-执行-检查-行动(PDCA)的概念,以不断循环的方式促进持续的改善。因此,PDCA的循环概念被应用于日常执行这四个例行操作中。

    The PDCA Cycle

    Just as a circle has no end, the PDCA cycle should be repeated again and again for continuous improvement.

    When problems are detected, immediate/remedial actions are taken to solve them and put the process on track; but to completely eradicate the problems, a new PDCA cycle needs to be started, which will result in preventive actions to review the process and new education & training for the executors. It forms the Continuous Route Improvement within the PDOFS, so the SWP diagram could be redrawn as per the following way:

    PDCA循环概念

    犹如没有终点的圆圈,PDCA应该被一次次地循环运用以便得到持续的改善。

    当发现问题时,采取立即/补救行动解决,使流程重回正道;不过,如需要彻底杜绝问题,需要启动一个新的PDCA循环措施,其结果是检讨流程的防范行动以及对执行员的重新教育与培训。它构成PDOFS里的‘持续改进途径’,所以,标准操作流程(SWP)的图表可以以下面的方式重新绘制:

    四、化工厂文件管理的持续改进方向有哪些

    从化工厂管理的角度来看,应注意加强以下管理环节:管理层需要有目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我们应该明确qcdpsm六大目标的管理(质量、成本、交付时间、效率、安全和人员士气)。

    一、 质量管理最高管理者对质量的重要性和决心是提高质量的最重要的关键。提高质量需要付出代价,不提高质量代价更大。明确质量是生产的,不是测试的!检查只是确保质量的一种手段!没有质量,就没有产出。1、组织好质量检查和质量管理部门及职能。质量需要全员参与和团队合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改变工作习惯,员工自检和互检,做好7s/qcc/tpm等活动。重视教育培训,提高素质,审视审美标准,强化积极正确的工作态度。2、做好产前培训产前培训是产前准备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指在大货生产前4天内,由组长和技术指导人员组织对员工进行大货切割件、辅助材料、工具和设备的培训过程。产前培训的意义:1) 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熟练程度;2) 员工熟悉新面料和工艺3) 员工熟悉质量标准,了解自检方法;4) 发现并解决样本过程中未发现的问题5) 通过培训检查生产前准备是否有缺陷,如果有,在发货前及时跟进解决6) 通过培训期间的时间测量,组长完成流程分配,以平衡生产线。3、建立规范操作的管理制度:使管理和工作方法制度化、规范化。建立检查的标准操作和流程。1) 按照标准操作方法进行操作培训;2) 员工操作的自检和互检;3) 质量“三不”方针;4) 只要有质量问题,就主动停线

    4、应用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1) :缺陷产品展示;2) :标准操作手册和标准样品版;3) :QC质量抽查记录表;4) :员工质量记录表;5) :QC七种技巧5、建立流程制度化、工作标准化、操作简单、工具灵活的防错体系(小猪模式)。

    二、成本管理只

    以上就是关于持续改进的概念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可持续景观设计书(可持续景观设计案例)

    如何通过品牌战略策划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景观设计案例(可持续景观设计案例ppt)

    腾讯的企业理念是什么(腾讯公司的企业理念)

    目前哪个专业有前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