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歌先作词还是先作曲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一首歌先作词还是先作曲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有小程序、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和批量生成器
本文目录:
创作歌曲时,是先作词还是先作曲?
创作歌曲时,是先作词还是先作曲?先作词还是先作曲?答案是都可以,这要看不同人的不同习惯。通常来说,学院派的音乐家们比较喜欢先作词后谱曲,而大多数喜欢音乐的人们喜欢先作曲后作词。
先作词的歌曲,这类歌曲通常听起来不那么顺耳,因为词先做出来,曲子要根据词来配合,难免会有些生涩。但是大作曲们拿捏的很好,出来的歌曲反而会与众不同别有风味,达到很惊艳的效果。
先作曲后填词,这类歌曲听起来通常会比较顺畅,因为旋律是灵感产生的一串音符,后期将文字填进去,会比较容易成歌。因为我们对文字的把握总是比曲子要更加熟练,因为同样的一句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述,但是同一个曲子却很难用其他音符来代替,改编类另算。但是,由于是先作曲后填词,往往此类歌曲的词曲方面较难融合,不过万事无绝对。
还有一种作曲方式是先编曲再填词,就是把一首歌的配器按照一定的和声进行都编排好,也就是俗话说的伴奏带先做好,然后再根据音乐来“哼”歌,把旋律通过乐者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来哼唱出来。因为是哼唱,所以旋律会格外的自由和有韵律,比以上两种都有效率和优势,所以很多现在的音乐人都采用这种方法。
写一首歌的时候是先由作曲人作曲、还是填词人先填词
粤语歌一般是先作曲再填词的,所以叫填词而不是作词。林夕在暨大做讲座的时候有观众问过他。《词家有道》里面也有讲到,还讲到有几首特别的,很经典的,是先有词再谱曲的,忘了是哪几首了。
写歌是先编曲还是先填词
没有规定,看创作者的习惯,比如我写歌,先词后曲有过,先曲后词也有,还有先编好吉他或者钢琴或者贝斯根音再写词曲,做hiphop是先把伴奏做好,再写好词再写曲
写一首歌是要先写曲后填词,还是先写词后编曲,写词要注意什么
首先纠正一下楼主,作曲和编曲是两个概念。作曲是写下乐曲或歌曲的旋律,而编曲是告诉乐队如何进行演奏的工作。一首歌先作曲或先填词都可以,你忽然想到一段好听的旋律了你就可以记下来,想到一段发自内心的文字也可以整理下来。填词要注意语句通顺,句意完整,同类型乐句的字数尽量相同,句子尽量押韵等。
创作一首歌是先作词好还是先作曲好?
不一定, 像周杰伦就一般都现作曲再人方文山作词的
但是陈奕迅的就不同
曲有了,就有了气氛啊
词有了,就有了意蕴
看你喜欢陈奕迅还是周杰伦的个呢?如果都喜欢,说明就没有关系啊
如果你自己写歌,擅长说明就险些说明,先尝试啊, 呼呼 我还可以帮写词啊
写一首歌的时候是先由作曲人作曲,还是填词人先填词
粤语歌一般是先作曲再填词的,所以叫填词而不是作词。林夕在暨大做讲座的时候有观众问过他。《词家有道》里面也有讲到,还讲到有几首特别的,很经典的,是先有词再谱曲的,忘了是哪几首了。
有谁知道制作音乐的过程 是先谱曲还是先填词 整个过程越详细越好 爱好音乐的说下
很多初学电脑音乐的朋友因为没有环境和条件,并不知道正规的音乐制作流程。而这是相当重要的东西。所以在这里我简单说一下正规的音乐制作流程。虽然做为业余爱好者来讲这些流程都是不现实的。但了解这些是很有必要的。
1,作词作曲。一般是先词后谱曲,也经常有先作曲后填词的情况。前者比较多。词曲完成之后,一般由曲作者本人制作小样,自己录上唱。一般小样中的唱均用假声轻轻唱即可。之后留好备用。
2,歌手听过小样,敲定演唱这首作品之后,曲作者将曲谱和歌曲小样交付歌手和制作人。找编曲。
3,编曲拿到曲谱和小样(有时不需要小样),开始进行编曲。
注意,需要录制真实乐器的声部,一般也都先用MIDI做好。(等以后录的时候再删掉)弦乐需要编曲者打出总谱和分谱。节奏吉他一般只需标注和弦。华彩有时需要将谱子打出,有时不需要,只标注和弦和风格注释,由吉他手即兴。
4,编曲完成之后,将每一个声部的乐器汇出分轨音讯,包括打击乐的每一件响器都要独立一轨。注意,理论上讲,这些音讯分轨都不允许加任何的音讯效果器,全部为干声。但有的合成音色自带效果,可另当别论。
音讯分轨的格式一般要和录音师、混音师进行协商。以便交换档案。通常汇出为适合ProTools使用的音讯格式。
一般来说,音讯分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对头不对尾,即所有的音讯档案都可以从乐曲的开头开始对齐。
另一种是头尾都对。即假如这首乐曲3分钟,那么所有的分轨都是三分钟。哪怕有的轨只有几秒钟,其余的地方都是空白,也要全汇出来。
汇出分轨之后,一般编曲还可以自行大致缩混一个小样供混音师参考。也可以不混。
5,将分轨交付录音棚。汇入苹果机。同时联络吉他手、乐队指挥等等真乐器演员。
6,录制真乐器。一般此时可以由作曲者本人或者编曲到棚里来监棚。便于与吉他手、乐队指挥交流,把握演奏风格。
7,录制歌手人声。可以监棚录制,也经常不需要监棚(以免影响歌手状态)只由录音师和歌手来完成录音。
8,歌手本人、作曲、编曲以及制作人对录音的结果满意之后,将所有分轨(包括伴奏分轨、人声、乐器等等)交付混音师。要求较高的,一般都是找国外的混音师。
9,混音师拿到分轨之后,在专业的混音环境以及远、中、近、各种参考箱等等专业条件下,使用数字或者纯模拟(由制作人指定)方式进行混音。为各分轨施加诸如压缩、均衡、激励、失真、混响等等效果器,完成混音。
一般来说,混音工作不允许在总输出上加效果器,也不允许做整体的淡入淡出(如需要,须为母带师做出标注)。
混音师工作结束,满意之后,交付制作人审定。
10,制作人将混音完毕的音讯档案交付母带处理师(要求较高的一般找国外的母带师),按需要进行数字或者纯模拟的母带处理。
11,母带师交付最终母带给制作人。此时制作过程完毕。制作人交付出版部门。
12,如果是影视作品使用或者是制作MV,则交付视讯制作人员。
怎么说呢,以上我只是写了一个最完整的音乐制作流程。当然即使是专业制作的流程也往往不是如此全面的,往往很多专案都由一人来担当,尤其在国内这更是常见的。比如作曲本身也是编曲。录音师录完了就摇身一变成了混音师,这也很正常。写这个帖子的目的,是为的是让初学电脑音乐的朋友明白正规的音乐制作是什么样的。诚然,大多数爱好者是不可能以这样的流程来制作自己的作品的。但我们起码应该知道什么叫做正规。即使是个人作品或者要求不高的活儿,如果你能够按照这样的正规流程来制作,你会发现这对于你的制作水平会大有好处。...
写一首歌,是先写曲还是先写词?
先写曲。
所有歌曲都是由歌词和曲谱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表现形式。词曲一一对应。
歌曲的创作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先有文辞后据以谱写乐章,一曲专为一词而作,只为一词所用;二是先曲后词,依声填词,三是通过已有曲或词重新谱写词曲,属于另类的翻唱。
扩展资料:
歌曲唱法
1、美声唱法
美声唱法产生于17世纪初叶的意大利,以音质圆润饱满,音色华丽流畅而著称。在长达几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美声唱法因为有大批专家学者的精心研究,其歌唱理论与训练方法在三种唱法中,是最完整和系统化的。
2、流行唱法
流行唱法是“流行歌曲唱法”的简称,又称通俗唱法。“流行歌曲”这个概念是不准确的,准确的概念应为商品歌曲,即以赢利为主要目的创作的歌曲。它的市场性是主要的,艺术性是次要的。因而流行唱法准确的概念应为“商品歌曲唱法”。
流行唱法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易唱、通俗方便。虽然在国内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其影响力已超过了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正所谓:极易上口,人人歌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歌曲
写歌是先作词还是先作曲
两种情况都存在,还有同时进行的。
通常来说,学院派的音乐家们比较喜欢先作词后谱曲,而大多数喜欢音乐的人们喜欢先作曲后作词。如果灵感来了,心里有旋律了就算没有歌词也要把旋律记录下来,然后再考虑填词。如果已经有了现有歌词就可以谱曲了。
先有词后有曲:《梁祝》,后来有人填词后翻唱。
先有曲后有词:比如根据毛泽东诗词创作的歌曲。
同时进行的:比如像《常回家看看》
扩展资料:
创作配合歌曲的词句或者是古代唐朝延伸出的一种文体。不受音乐的影响,自由写词。可以在没有曲调的情况下,根据词人的主观感受,写出任意段落数目、任意长短字数的句子。
作词的要点:
第一 词应该有一定的情景。
第二 词的结构应该简单,有规律。句子不宜太长。
第三 多学一点曲式分析的基础知识,(不懂乐理一样能学会的,不相信试试)你的词才有意义。
第四 不要人云亦云,认为哪个就是高手,就是标准,如果大家都写成一样了,还要新人干嘛。坚持自己的风格,放开杂念才能写出好东西。艺术从来就没什么绝对的标准。
第五 别指望单靠写词就能怎样怎样,如果你真心爱这门艺术,就用真心去投入,名利放一边吧。
第六 只想着赚钱的话趁早别写了。
参考资料详情:百度百科-作词
歌手写一首歌是先作词还是先作曲?
我写歌的习惯呢,是先写旋律,再出歌词。但出旋律的时候,我已经有歌词主题的概念了,知道词的方向。
写歌的过程到底是怎么样的,就像你吃一顿饭一样,你不一定知道你是先吃素菜还是先喝汤,先吃大米饭还是先喝饮料,每一次都是根据情绪和真实的生活带给你的,所以我没有办法确定这个过程真正的顺序,但我一定确定的就是,这一定是生活中来的。
每个人创作方式应该都不一样,按照我自己的习惯来说,我喜欢先作曲和编曲,然后填词这样的顺序。先作曲和编曲,是为了先把大致的框架搭好,接下来就可以有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各项创作,比如去根据现有的旋律去适配合适的歌词,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一些其他的调整。
歌曲创作是先作曲,还是先作词?
作曲家王立平大师在接到总导交给的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剧本时,竟然整整三个月没有下得了笔,因为剧本中的歌词几乎都是曹雪芹的原作,要为他配曲,从曲调的创作灵感要来源于剧本故事的精神文化。为什么87版《红楼梦》经典,它经久不衰,这就是从剧情到音乐的创作都是高深的,而不是那些随便给你一段词一首曲调,帮他填个词那么简单,那种现成的词曲凑合叫拉郎配,本来曲子是个进行曲速度,你偏要把描写情景的诗词歌赋往上套,那听起来会牛头不对马嘴的!
一个作曲家不是只能写出几段曲就能称得上的,他必须对诗词歌赋有所精通、象词作家阎肃,那些几十年经久不衰的《江姐》,《梁山与祝英台》等,诸多歌词都是老一代经典作品,都来自于他。要想请哪个作曲家谱曲,必须先把词写好交给他才行!
也有先写谱再写词的,但你这个词作家必须通晓音律,什么样的旋律才能配这个曲,如果乱点鸳鸯谱,那会让作曲家笑掉大牙的。
如果你把《无锡景》的词填到《二泉映月》里会是什么味道?所以为曲填词必须具备音乐和词赋的双重本领,他才会把不相配的韵律和不押韵的词句进行创作修改、如果不懂这些,那拼凑起来混一次就没有第二次了。
这是很深的学问,不是几句话就能剖析的!
谢谢你的阅读 !
谢邀!我是词曲作者洪华(网名洪福齐华),来回答“歌曲创作是先作曲还是先作词”?
关于这个问题,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啊!相对来说,先有曲再填词比先有词再谱曲容易得多,而先有词再作曲就困难得多!对于我而言,我是词曲同步的,灵感来时,瞬间可以产生一首原创歌曲。不过,我填词也是相当拿手的,随便一首曲,我都可以很快的把歌词填上。
我曾经有一首填词歌曲,被某网红偷取窃用,被他翻唱第一天,播放量便超一百多万人次,到目前已超数亿人次播放量,为此他吸引来了数百万无知粉丝和获取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到如今我还没有揭穿他,希望他好自为之!
讲真的,我已有数十首填词歌曲,还鲜为人知!在这里,我附上我的一首填词歌曲《九百九十九个无奈》(原曲《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班门弄斧,供大家欣赏和指导!(请看图片)!
先写词,后谱曲。先有曲,后填词都可以。先有词的,根据歌词内容谱上不同 情感 ,速度的曲调。就曲填词亦是如此。曲子表达的 情感 不同填上的歌词内容也相应不同。作曲家还得有对文字的平仄韵律的熟悉和掌握,根据平上去入的不同,谱上高低起伏相呼应的曲调。反之亦是如此。一句高昂激烈的歌词,你谱上低沉不扬的曲调,一个向上走的字,你谱上一个向下沉的音符,那效果必然不会好。
音乐人歌手先作曲,普通歌手/套路歌手先作词。
先作曲还是先作词,会因为歌手的性质具有较大差别。一般结论如下:
具有音乐制作人能力的歌手,一般先作曲,比如周杰伦、邓紫棋、李荣浩、金志文。
习惯用套路和弦的歌手,一般先作词。比如:薛之谦、刀郎、许嵩。
先说第一种:音乐人歌手。这一类歌手,通常具有作曲、编曲、配器、和音的部分能力或是全部能力。他们可以在一首歌曲的产出过程之中,做到监制和改进拍板的定位。确保,自身的音乐 情感 立意和编曲张力效果是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
这一类歌手,更为专业和全面。他们懂得在音乐制作的整个过程之中,作曲的重要性。因为在独自制作音乐的流程上,作曲会决定配器的选择、决定和音的选择。配器和和音是编曲的重中之重,也是最为具有音乐艺术性表达、以及最花钱的地方。作曲是配器的底子,是贯穿整首歌的核心灵魂。也是歌被称之为歌的原因。
而作词对于音乐人歌手而言,是音乐立意的具现化。也很重要,但是更多的音乐人会选择让专业的事给专业的人去做。是的,顶级音乐制作人会自己制作灵感Demo,然后给顶级音乐作词人写词。比如,吴青峰、比如方文山。
因为音乐和文学是两门完全不同的艺术,术业应当专攻。一般音乐人自己作词会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过于直白。比如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晴天》都很好,但是还是会出现无文学意义的歌词出现:“哥的胸肌给你靠!”方文山、林夕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所以,对于熟悉音乐制作流程的音乐人而言,他们会优先作曲。因为作曲才是他们开展编曲、和音、配器工作的源头。也是一首歌曲整整意义上的诞生。而作词,是找寻优秀的外包人员。
第二种:套路歌手:先作词;这类歌手,一般是非音乐人员出身的歌手。在作曲上,他们以套路和弦为主,并不追求顶级的配器、和音、编曲,制作音乐的出发点以节约成本为主。而作词上,他们不会去请顶级作词人,而是全部自己单干,同时也可以获得原创的标签加持。
这一类歌手的数量,远远高于第一类歌手。甚至是上万倍的数量比例。毕竟华语音乐能自己制作音乐而且具有高级配器审美的音乐人太少。
这类歌手之,存在较大的音乐专业问题。也是抄袭成分的集中地。比如:古风圈。古风圈就是华语音乐套路歌手和抄袭歌手的重灾区。他们不具备音乐制作的能力,乃至于基本的套路和弦应用的能力也不具备。如是就像90年代的HK乐坛一样,将曲目的源头认准了日本、韩国的流行音乐。然后进行一个袭的抄。加上自己的所谓“原创作词”,加上原创音乐的标签。
这种情况在网易云上十分普遍,比如《我的一个道姑朋友》、比如《时间煮雨》、比如《起风了》这些音乐都是属于套路歌手和抄袭歌手的原创作词例子。
但是这个领域也并不似全都是劣迹歌手,许嵩的存在,应该算是作词人之中的优良品德。虽然他在作曲上,也较为缺乏配器的专业性,导致音乐的年代感过重。同时薛之谦和刀郎的存在,也是如此。
总体上,在作曲上习惯使用套路和弦又不加以配器专业化和艺术化的歌手,的确质量会比音乐人歌手差很多,作品的传播度也会集中于某个群体,而缺乏现象级。
看到很多答主的回答其实都相对学术,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向大家解释这个问题。
一首优秀的歌曲,一定是曲和词相辅相成,互相成就。林夕的词之所以备受推崇,和张国荣、王菲、陈奕迅等天后歌神的演唱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而周杰伦的音乐能够成为一代人青春的代名词,他的才华是一方面,但有与他音乐风格相符合的方文山作词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些歌曲的创作过程大多应当是由作词到谱曲,但事实上,歌曲创作绝不是定向化的过程。
比如张韶涵的那首《亲爱的那不是爱情》,当年红遍大江南北,至今都是关于爱情的金曲之一。而这首歌曲的创作用了多久呢?作曲仅用了10分钟。
当时张韶涵请周杰伦给自己写首曲子,于是周杰伦就在钢琴上即兴弹,弹了大概十分钟,亲爱的那不是爱情》的旋律就诞生了。
之后,方文山又根据周杰伦即兴创作的这个曲和张韶涵本身的风格和嗓音,写出了”太美的承诺因为太年轻/但亲爱的那并不是爱情/就像是精灵住错了森林/那爱情错的很透明“这句脍炙人口的歌词。
所以,这也说明很多情歌的创作, 其实先曲到词也未尝不可,并不需要像做学问一样反复斟酌,即兴而出的也可以是经典。
去年播出的《无限歌谣季》也有关于明星歌曲创作的秘密。
薛之谦的《天份》想必很多人都听过,该曲收录于薛之谦2018年12月31日发行的专辑《怪咖》中,高潮的歌词是:“我有点疼/但是我还能忍/是不是爱你我算还有点天份”,这句歌词堪称整首歌的点睛之笔。
而薛之谦创作这首歌,其实也是即兴创作而来。
当时薛之谦参加《无限歌谣季》,有一期是让薛之谦与岳云鹏坐一起即兴创作。薛之谦突发灵感,手指随即在面前的钢琴上弹出了《天份》高潮部分的旋律,嘴里也念出了“我有点疼/但是我还能忍/是不是爱你我算还有点天份”这句歌词,而小岳岳还开玩笑地一直在旁边打扰薛之谦,所幸薛之谦记了下来,并在随后的时间内将整首歌创作而出。
所以,歌曲的创作过程,其实没有定论,先词后曲或者先曲后词都可以,只要词曲意境相合,都有可能成为经典。
流行歌曲的话,一般都是先出旋律,然后再去填词。
因为词对曲的束缚很大,尤其是创作粤语歌,这种束缚会更明显。
如果采用先词后曲的方法,则歌曲旋律是否动听,是否悦耳,则完全取决于歌词本身的字。或者说歌词的字其实已经完全限死了旋律,不能变也不能动,一变动马上就会出现“倒字”的情形,而“倒字”是填词的大忌。
所以说,当为一首固定的歌词谱一首工整的曲子,并花费不了多长时间。而要想谱出动听悦耳的旋律,便很考验作曲者的能力了,甚至于好多东西并不是作曲者可以决定的,再有能力也不行, 因为歌词已经限制了旋律,再考虑到歌手和听众的音域,作曲者能拿来用的也只有十余个音符而已。
记得看过一档节目,黄沾、郑国江等人先写好了歌词。让顾嘉辉上台即兴谱曲,尝试了没有几次,曲子便谱好了。然后许冠杰便抱着吉他弹唱起来,一首悦耳的歌曲就在短短几分钟之内诞生了。 可见,黄沾等人事先写歌词时已经把旋律限定在很小的一个范围里了。作为专业作曲人的顾嘉辉自然是心有灵犀。
对于流行歌曲来讲,旋律是灵魂,曲子好听与否很重要。为了不给作曲者多余的限制,追求更高的质量,一般都是先作曲,然后再拿去填词。
相对于作曲者的十余个音符来说,填词人可以拿来用的文字有三千余个,自然要容易的多。
创作歌曲时,是先作词还是先作曲?
歌曲创作是先作曲,还是先作词?按照中国的传统来讲,过去的歌曲都是先有曲调,再填词。但是现在,就是比较自由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第一种,先创作歌词,然后作曲。
比如一个音乐家,看到了一首音韵比较美的诗词,来了灵感,就可以即兴发挥,谱就了一首曲子,于是完整的歌曲就成了。这种有了歌词再谱曲的情况,比较常见。
比如,当年三毛的那首诗《小毛驴》,就是被作曲家看好,然后建议三毛将诗作修改一下。这样才有了《橄榄树》的歌词,然后,作曲家又谱写了曲子,成了流行至今的一首歌曲。
罗大佑曾经将余光中的《乡愁四韵》,谱写了曲子,并且演唱。
第二种,先谱好了曲子,然后写歌词。
这种情况,往往是音乐大师和歌词作家的配合。音乐人将音乐定好基调,曲谱写好了,然后找信得过的词作家给写歌词。
还有的歌词作家,也懂乐谱,就可以挑自己喜欢的、现成的曲调进行改编,然后配上自己写的歌词,就是完美的歌曲。
比较出名的就是那首李叔同版的《送别》。《送别》的曲调,取自约翰·庞德·奥特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而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这种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
而李叔同作的《送别》,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送别》在中国至今光辉四射,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一次改编与创作。
以上就是关于一首歌先作词还是先作曲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