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本来有600年国运(明朝本来有600年国运神灵)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明朝本来有600年国运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有小程序、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和批量生成器
问友Ai官网:https://ai.de1919.com。
本文目录:
明朝国运600年怎么只有300年?
明朝有600年的国运,这本来就是个传说,具有迷信色彩,事实上明朝在历史上只有不到300年,但这也表明很多人都认为明朝不应当早亡,凭借其实力是可以维持更长时间的。
毕竟明朝的军事实力在中国古代达到了顶峰,明朝后期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其先进程度远远超过了当时的世界最高水平,可最后明朝只延续了276年,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打下的基础可以说是非常扎实的,毕竟后来出了那么多“不靠谱”的皇帝,有的不上朝,有的被俘虏,有的不务正业,国家却还能照常运转下去,况且历史上最强盛的汉唐也不过三百余年,明朝的灭亡也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的必然性。
明朝灭亡的影响:
明朝灭亡后,天命从中国人转向了西方人,此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时间几乎与明朝灭亡的时间不谋而合。明朝末年当西方所谓的列强遇到强大的明朝海军的时候,这些散兵游勇的海盗式部队,不下几个回合就被明朝海军全歼。
明朝灭亡后,失去天命的中国人,科技文化倒退几百年,军事技术上也是一蹶不振,当鸦片战争时期,清朝再次面对几千英国海军,最后却一败涂地,签下城下之盟。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明朝
明朝国运600年怎么只有300年?
国运属于无稽之言,主要是因为王朝后期统治阶层的腐朽堕落,国民的麻木不仁,明朝就是在如此反复的状态下由大乱到大治,再由大治到大乱,一步一步败坏殆尽,以至于到了崇祯帝时代病入膏肓再怎么努力也挽救不回来。
明朝三百年灭亡的主要原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千古不变的至理,一切关于政治形态的变化都与当时的社会经济面貌脱不了干系。
以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小农生产模式为主导的自然经济体制,是贯穿整个封建社会核心经济架构,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服务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地主土地私有制和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则是封建社会生产方式下最为不稳定的两大因素。
地主土地私有制则导致了地主阶级对于兼并和剥削小农阶级的热枕,大量自耕农出于地主压迫和对自然灾害的抵抗力孱弱,最终失去土地等生产资料沦为封建农奴,激化了社会矛盾。
重农抑商本来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政权和社会稳定制定的,因为商人是社会活动中最为活跃的群体,是封建时期最不安定的变数,但是过度的抑制商业实际上也会导致不良后果。
商人占据了大量的社会财富,甚至可能高于部分地主,所以一些地位低下但不甘于自身处境的商人则会用自己的经济资本去交换政治权力,从而扰乱封建政治体系的运行秩序。
正因为经济上的不稳定因素固有地存在,但是相应的经济改革往往却不能够跟上体制衰败的进度,因为步子太大会损害封建统治阶级既得利益集团的权益。
在政治方面,自秦朝以来到满清,中国古代长期盛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种制度好在国家权力集中,对于叛乱和涉外事件的防御能力强。
但坏也坏在过度的政权集中和“家天下”体系极易造成统治阶级的日益膨胀腐化,这也正是励精图治的明君多出现在开国时期、而昏庸懦弱的皇帝多集中于一个朝代的末期的缘由。
所以,究其根本,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亦或者是生产方式的突破性飞跃,都会对固有的政治经济面貌形成巨大的冲击。
这种影响是循序渐进的,是伴随土地兼并的不断泛滥和最高统治者的逐渐耽溺安乐而演化的,并且,由于封建时代制度的相似性和历史前进的偶合性,这一演化过程大约就都集中在三百年以内。
扩展资料:
明朝灭亡前的局面与六国灭亡前的局面很像,权臣权贵长期把持朝政,以权谋私,陷害忠良。崇祯即使自己再节俭最后也无济于事。明朝当时出现了党争的局面,即大家心目中没有国家,大家只有小圈子的利益,小圈子之间斗来斗去,这个就是典型的勇于私斗,怯于公战。
与战国时期,山东六国出现门客现象不同,此时出现的是以不同的地域出身等等来划分势力范围的官场文化,宦官们组成阉党,读书人组成东林党,某些省份的人组成个党,大家之间斗来斗去,心目中完全没有统一的政权的存在。
明朝国运600年怎么只有300年?
因为 明朝自朱元璋开朝,本来有600年国运,但是因为统治阶层的腐朽堕落,国民的麻木不仁,最后国运折半,从明朝建立到最后南明灭亡差不多300年时间。
介绍: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十二世,历经十六帝,享国276年。
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称朱明,定都于应天府;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以应天府为陪都。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
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明末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
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随后清朝趁乱入关,击败大顺、大西、南明诸政权;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灭亡。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告终。
明代疆域囊括汉地,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后缩为辽河流域;北达戈壁沙漠一带,后撤至明长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关;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还曾收复安南,明代极盛国土面积约达一千万平方公里。
为什么说明朝国运600年
明朝自朱元璋开朝,本来有600年国运,但是因为统治阶层的腐朽堕落,国民的麻木不仁,最后国运折半,从明朝建立到最后南明灭亡差不多300年时间。历史曾经给过明朝机会,这个就是万历初年开始的张居正变法,张居正变法打击了豪强权贵势力,整肃了吏治,加强了中央集权,并且促进民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然而张居正一死,伴随着冯保的流放,张居正被秋后算账,新法施行仅仅施行十年后,就被废除,豪强权贵势力开始肆无忌惮的重新崛起,士大夫阶层开始重新贪污腐败,这注定了以后明朝灭亡的命运。张居正的改革毕竟为明朝积累了很大的家底,然而这些家底却被后来的三场大的战争折腾光了,从而加剧了明朝灭亡的步伐。
明朝灭亡前的局面与六国灭亡前的局面很像,权臣权贵长期把持朝政,以权谋私,陷害忠良。崇祯即使自己再节俭最后也无济于事。明朝当时出现了党争的局面,即大家心目中没有国家,大家只有小圈子的利益,小圈子之间斗来斗去,这个就是典型的勇于私斗,怯于公战。
蹊跷的事情是,此时正好在北京出土了一个当年李自成缴获明朝部队的大炮,这个大炮在技术上竟然超过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英国海军的大炮。可以想见,如果明朝时期,中国统治阶层如果能够开明一点,中国近代史的悲剧都将可以避免,中国将会一直引领世界,整个世界史就会被改写。
以上就是关于明朝本来有600年国运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