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校注(新语校注中华书局)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新语校注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有小程序、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和批量生成器
本文目录:
经典国学书籍有哪些?
经部十三经
周易 尚书 诗经 周礼 礼记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论语 孝经 尔雅 孟子 仪礼
其他
四书章句集注 春秋繁露 新本郑氏周易 大戴礼记 韩诗外传
易纬是类谋 易纬坤灵图 易纬乾元序制记 陆氏易解 中庸
东坡易传 周易正义 轻松学诗经 尚书正义 易传
韩诗外传 毛诗正义 泰泉乡礼 深衣考误 深衣考
仪礼注疏 礼记正义 周礼注疏 春秋左传正义 大学
春秋谷梁传注疏 孝经注疏 春秋公羊传注疏 周易参同契 大学集注
孟子集注 中庸集注 论语集注 孟子字义疏证 大学问
论语注疏 孟子注疏 尔雅注疏
史部
二十五史
史记 宋书 梁书 魏书 陈书
南史 北史 南齐书 北齐书 周书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晋书 隋书
旧唐书 新唐书 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 宋史
辽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清史稿
其他
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唐才子传 贞观政要 逸周书
古列女传 徐霞客游记 大唐西域记 荆楚岁时记 战国策
前汉纪 后汉纪 华阳国志 东观汉记 通典
唐会要 唐律疏议 吴越春秋 洛阳伽蓝记 越绝书
前汉纪 江表志 江南野史 五国故事 邺中记
三楚新录 江南馀载 吴越备史 九州春秋 越史略
东观奏记 北狩见闻录 竹书纪年 五代史阙文 官箴
平宋录 大金吊伐录 松漠纪闻 翰林志 高士传
李相国论事集 赤松山志 真腊风土记 荆楚岁时记 北戸录
岳阳风土记 溪蛮丛笑 吴中水利书 岁华纪丽谱 吴地记
平江记事 南岳小录 岭表录异 东京梦华录 风土记
益部方物略记 游城南记 淳熙三山志 桂林风土记 朝鲜赋
南宋都城纪胜 桂海虞衡志 洛阳名园记 南方草木状 佛国记
捕蝗考 宋朝事实 大清律例 三国杂事 史通
子部
兵书类
武经七书
《孙子兵法》 《吴子兵法》 《六韬》 《司马法》
《三略》 《尉缭子》 《唐李问对》
其他兵书
《孙膑兵法》 《百战奇略》 《握奇经》 《练兵实纪》 《将苑》 《何博士备论》
《三十六计》 《守城录》 《孙子略解》 《乾坤大略》 《墨子城守各篇简注》
《兵制》 《阴符经》 《太白阴经》 《历代兵制》 《素书》 《备论》
王利器的专著简表
1、文心雕龙新书 1952年 中法汉学研究所通检丛刊特辑
1982年台湾宏业书局
2、 文心雕龙校正 1980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 台湾明文书局
3、 水浒全传(校点) 1954年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年 台湾贯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4、历代笑话集(辑录) 1956年 古典文学出版社
1977年 中流出版社(香港)
1992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
5、 世说新语(校点) 1956年 文学古籍刊行社
6、 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 1957年 古典文学出版社
7、 盐铁论校注 1958年 古典文学出版社
8、 盐铁论校注(修订本) 1983年 天津古籍出版社
9、 盐铁论校注(定本) 1992年中华书局 10、 文则·文章精义(点校·署名刘明辉)1960年 人民文学出版社
11、 苕溪渔隐丛话(点校·署名廖德明) 1962年 人民文学出版社
12、 颜氏家训集解 1980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
13、 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 1993年 中华书局
14、 越缦堂读书简端记(校录) 1980年 天津人民出版社
15、 越缦堂读书简端记续编(校录) 1983年 天津古籍出版社
16、 风俗通义校注 1981年 中华书局
1982年 台湾明文书局
17、 风俗通义(点校) 1996年 《传世藏书》
18、 文镜秘府论校注 1983年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 文镜秘府论校注(订补本) 1993年 台湾贯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 郑康成年谱 1983年 齐鲁书社
21、 李士桢李煦父子年谱 1983年 北京出版社
22、 九龠集 (集录) 1984年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3、 历代笑话集续编 1985年 春风文艺出版社
24、 新语校注 1986年 中华书局
25、 耐雪堂集 1986年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年 台湾贯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6、 吕氏春秋本味篇校注 1987年 中国商业出版社
27、 晓传书斋文史论集 1989年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28、 王利器论学杂著 1990年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29、 晓传书斋集 1997年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0、 汉书古今人表疏证 1988年 齐鲁书社
31、 汉书古今人表疏证(订补本·乔仁诚索引)
1990年 台湾贯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32、 历代竹枝词(与王慎之合著) 1991年三秦出版社
33、 王利器推荐古代文言小说 1992年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34、 文笔要决校笺 1992年 台湾贯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35、 中国笑话大观 1995年 北京出版社
1992年 台湾贯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36、 葛洪论 1997年 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37、 王利器自述 1998年 山西人民出版社
38、 文子疏义 即出 中华书局 39、 宋会要辑稿补(巴蜀书社)
40、 吕氏春秋疏证(巴蜀书社)
41、 水浒全传注
42、 绎史(清·马 ·点校)(中华书局)
43、 孔子家语疏证(中华书局)
主 编
1、 金瓶梅词典古林文史出版社
2、 史记全译 三秦出版社
3、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传世藏书》)
遗 佚:
1、吕氏春秋比义
2、汉书补注补
3、两唐书艺文志注释稿
王利器的简介
王利器(1912-1-28~1998-7-25),字藏用,号晓传,四川省江津县(现属重庆市)人。治学受乾嘉学派影响以实事求是、理论兼赅为主,不求速成。长于校勘之学,著有《王利器自传》等30余种,另外发表古典文学论文百余篇。其著作被港台出版机构翻版者约在10数种以上,国内外报刊对其著作及人品评论推崇者甚多。
先后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与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曾任四川大学、北京大学、西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等。主要著作有《新语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等。
1912年生,1931年考入江津中学,毕业後考重庆大学高中部。高中毕业後,在达材学校教审半年。後考入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时所写论文《风俗通义校注》。被学校推荐参加国民政府第一届大学生毕业会考,以满分公布为“荣誉学生”。在川大毕业後,考入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选定《吕氏春秋》为研究题目,用注疏体撰写,并取高诱序意,定名为《吕氏春秋比义》,历时三年,方乃脱稿。约二百余万言。北大文科研究所毕业後,回四川大学文科研究所任教。兼任成华大学教授。日寇投降,北大复员,应聘到北大中文系任教,开设校雠学(四年级必修课)、专书(选修),并担任大一国文课,所讲授的专书有《史记》、《庄子》、《文心雕龙》等。解放後,仍留北大任教,文化部艺术局组织整理中国古典文艺丛书,应邀参加《杜甫集》、《水浒全传》两书整理工作。後调文学古籍刊行社,即於是时,重新整理出版范文澜《文心雕龙注》。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十年浩劫,下放劳动,仍然矢志不渝,锲而不舍,偷闲读书,埋头著述。“四人帮”垮台後,接连出版十余部著作,发表论文一百多篇。
王利器在北京大学讲授《文心雕龙》时,写成《文心雕龙新书》,谓如先秦古籍一经刘向校雠,遂称之为“新书”。法国,巴黎大学北平汉学研究所即将《文心雕龙新书》收入《通检丛刊》出版,时1943年5月。这是王氏问世的第一部著作。因国内罕见其书,於是又将《新书》重新改写为《文心雕龙校证》,交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刊行。王氏之於《文心雕龙校证》,校雠诸本。博采群书,上下求索,理证兼赅,每定一字,下一义,一是以历史之总和为准,力求有合於刘勰原书,而无害於天下後世。如《隐秀》篇,传本中间脱一页四百字,明人伪补四百十宇,黄侃据张戒《岁寒堂诗话》引刘勰云:“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以为“此真《隐秀》篇之文”,辄改写一篇;而不知宋人陈应行《吟窗杂录》三七引“文之精蕤,有隐有秀。隐也者,文外之重旨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也”,四句二十六字,正在今本篇首一段中,是宋人所见本首尾与今本相合,特中间四百十一字为明人伪补,於是不从黄侃之改写而仍旧贯焉。又如《总术》篇云:“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刘氏以为“常言”,世所共识,故未详言其故。自清人阮元、阮福父子倡言文笔之分,後有作者,言人人殊,譬犹治丝而棼之,益使人疑。王氏乃据日本弘法大师造《文镜秘府论》西册《论文笔十病得失》引《文笔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八十四《悉昙轮略图钞》卷第七引游(源为宪云)及《里书》,而知所谓“文者,诗、赋、铭、颂、箴、赞、序、诔等是也;笔者,韶、策、移、檄、章、奏、书、启等也。即而言之:韵者为文,非韵为笔。”其言明且清,於是撰为,《文笔新解》(见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印行《晓传书齐文史论集》页243—251),以证成刘氏之说。凡此俱足为刘勰之功臣,读者之益友。因而《人民日报》评介为:“《校证》出版,《文心雕龙》才有可读之本”(1980年12月26日第八版《文艺新书》)。台湾、香港出版界闻风相悦,至有四家出版社(台湾:成文书局、宏业书局、明文书局,香港龙门书店)争相翻印,以满足海外读者之需要。(王贞珉)
7岁入家办庭训学校,读四书五经古诗文。20岁考入江津中学初中,后入重庆大学高中部,毕业后在达材学校教书半年。又考入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于1941年入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哲学组从汤用彤、傅斯年读研究生。1944年任四川大学文科研究所讲师,兼成华大学教授。1946年后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图书馆学系讲师、副教授。1952年任北京政法学院副教授。1954年调人民出版社至今,兼中国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西北大学中文系和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中日文化交流史学会顾问、《红楼梦学刊》编委等职。治学受乾嘉学派影响以实事求是、理论兼赅为主,不求速成。长于校勘之学,著有《风俗通义校注》、《吕氏春秋比义》、《文心雕龙新书》(巴黎大学汉学研究所1949年出版)、《盐铁论校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越缦堂读书简端证校录》、《文心雕龙校证》、《文镜秘府论校注》、《郑康成年谱》、《李士祯李煦父子年谱》、《九斋集校订本》、《宋会要辑补》、《道教大辞典》、《水浒大词典》、《新语校注》、《绎史》、《葛洪论》、《颜氏家训集解》、《吕氏春秋注疏》、《王利器自传》等30余种,另外发表古典文学论文百余篇。
以上就是关于新语校注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