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境股份十大排名(大境股份十大排名企业)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大境股份十大排名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大境股份|2020全球汽车价值榜:丰田蝉联冠军、特斯拉超预期
BrandZ作为美国最知名的咨询公司之一,他公布的结果受到行业认可并被多家媒体长期关注。
一旦入围,不仅企业受益,媒体也会争相报道。
小米因为榜单的公布,股价涨幅3.58%。
近日,它公布了2020年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排行榜。
放眼总榜。
亚马逊蝉联冠军,品牌价值同比上涨32%至4158亿美元;
苹果品牌价值同比上涨14%至3522亿美元,成为亚军;
而微软则超越谷歌,成为季军。
很快,在这份最具品牌价值100强研究报告中,有人通过整理、对比、汇总后发现,只有三家汽车制造商跻身百强品牌之列。
据了解,汽车品牌的价值是通过市值、盈利能力、股东兴趣以及一项消费者对企业态度的全球公众调查结果计算得出。
再看一眼汇总后的汽车总榜。
第一至第十的汽车品牌分别是,丰田、梅赛德斯奔驰、宝马、特斯拉、福特、本田、日产、奥迪、大众、保时捷。
其中,丰田排名第48位,尽管其价值较2019年下降了约3%,但仍是全球最有价值的汽车品牌。
根据这项研究报告,梅赛德斯-奔驰是汽车行业第二大最有价值的品牌,总体排名第56位。
其次是宝马,排名第61位,其品牌价值分别下降了9%和12%。
与2019年相比,福特和本田品牌价值分别下跌了10%和15%,跌出了前100名。
全球BrandZ战略总监Graham Staplehurst称:
“自2008年以来,汽车行业的品牌价值一直下降,而且从未恢复。这与其他行业非常不同。
例如,奢侈品行业受到打击,但随后又恢复了。
有一点很值得关注。
在所有10个被纳入研究的汽车品牌中,特斯拉一举超越本田、福特和日产来到第四名,并且差点挤进全球品牌价值前百强。
同时,特斯拉也是汽车品牌榜单中,唯一一个品牌估值增长22%(达到113.5亿美元)的品牌。
然而,这还不足以让这家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的电动汽车制造商进入百强。
Kantar的专家认为,那些专注于电气技术的公司可能恢复速度最快。
前十名汽车品牌中,日产汽车的跌幅最高,为86.6亿美元,降幅达18%。
其次是,本田,奥迪和宝马,跌幅分别为15%,14%和12%。
这次榜单的公布将再次提醒企业,可靠性、硬核产品、人性化服务等传统核心价值仍是帮助其保住市场价值的核心武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二、大境股份|重卡猛增长,车企成绩惊众人,背后是聪明人的投资逻辑
疫情过后,我国重卡市场需求量从断崖式下跌到井喷式增长,呈现V字形变化。
据中汽协发布的4月产销数据显示,我国重卡累计销售75783辆,5月,国内重卡市场销量约为17.5万辆,同比增长62%。
重卡迎来井喷式增长
说到重卡,不得不说的几家龙头企业——一汽解放、东风集团、中国重汽、陕西重汽、北汽福田。
今年4月,国内重卡销量创历史新高,共销售19.1万辆,同比增长61%,5月,4家上市车企重卡销量为71543辆,同比增长89%;1-5月重卡销量为230258辆,同比增长22%。
与此同时,相比于乘用车市场,重卡的市场集中度更高,排名前5位的重卡企业市场份额达到85%左右。
高销量背后的逻辑
短途超载治理叠加更新需求释放。
2020年1月1日起,全国高速公路实行“按轴收费”,并应用高速公路入口不停车称重检测系统,预计将有效限制单车运力,提升重卡保有量,一定程度上刺激行业的更新置换。
据悉,有关部门曾规定,将在2020年底淘汰国三柴油货车,现有国三标准重卡需换置成国五、国六标准车,仅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中重型柴油货车有100万辆以上。
大规模开展基建亦是重卡销量提升原因之一。
粤开证券曾发布研究报告指出,从需求端、政策端和供应端三个维度来看,需求端,逆经济周期下的基建托底经济,是重卡销量增长的确定性因素。
从今年3月份近万亿的债券融资中可以看出,有16%是流向基建行业,30%是房地产与建筑业,其他部分也有很大比例最终流向基建。
不同于之前的“老基建”,这一轮“新基建”主要着力于5G、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
可以看出,在这一轮“新基建”热潮中,汽车行业也将从中受益。
重卡销量的火爆除了政策的刺激,当然也离不开物流、固定资产投资逐步恢复而带来的拉动作用。
从房地产投资以及房地产开发建筑工程投资金额来看,3月、4月正逐步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较1-2月累计数也有明显改观。
汽车金融在重卡领域的重要作用
十几年前,购买重卡的车主大多都是全款买车,但是如今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金融和消费思维更加灵活。
与传统的乘用车领域一样,我们可以把重卡金融粗略的划分为银行系和非银行系。
银行的贷款利率较低,首付较高,结构分层较少(即首付比例、还款比例较为固定),放款时间较长,是成本低但不灵活的贷款模式。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相对会松一些,首付比率较低,放款时间短,但贷款利率通常较高,是灵活度高成本也高的贷款模式。
由于在重卡金融领域普遍存在要求经销商承担连带担保责任,所以重卡金融机构,多是以直营、经销商模式展业,通过代理商模式展业的重卡金融机构屈指可数。
“商用车市场每年销售新车的盈利在8000亿,而商用车后市场的服务一年大约在5万亿元。”
对于商用车金融市场产生的效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商用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钟渭平认为其未来依然能够实现15%的增长,原因主要是中国现在保有量存量大概3500万辆车。有牌照的卡车2500万辆。
近几年,金融服务在我国商用车产业链条中的杠杆作用越来越重要,金融渗透率越来越高,商用车金融链条非常长,新车要有金融,二手车要有金融,油也要有金融,比如过路费,ETC,维保都需要金融的支撑,每年金融需求量非常大。
商用车金融市场虽然是一片“蓝海”,但因为二手商用车评估体系基础薄弱、风控体系不健全、互相恶性竞争等因素存在,想要形成稳健、规范的市场还需要一段路要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三、大境股份:@还没买车你,恭喜了!这些好消息你知道吗?
疫情后的汽车市场,正在逐渐摆脱“寒冬”。
中央及地方政府政策扶持、限购指标“松动”、企业优惠、油价重返5元时代……一系列利好无疑给国内汽车市场回暖带来了希望。
一个多月,商务部五提促进汽车消费
一场始于2018年的寒冬尚未迎来暖春,车市又遭遇了疫情重创。
中汽协发布的最新一期产销数据显示,2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5万辆和31万辆,环比均下降83.9%,同比分别下降79.8%和79.1%。1-2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4.8万辆和223.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5.8%和42%。
为挽救颓势,政府已相继出手。
3月26日,商务部举行线上新闻发布会,会议中提到,商务部下一步将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开展汽车以旧换新等措施,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三天前的3月23日,商务部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复工营业的通知》,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优化汽车限购措施,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3月13日,国家发改委、公安部、财政部等23个部门联合提出要“促进汽车限购向引导使用政策转变,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限额”。
事实上,一个多月来,商务部连续五次提到要促进汽车消费。
2月16日,《求是》刊发的一篇重磅文章中指出,要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带动汽车及相关产品消费。
此后,从2月20日开始,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等国家多个部委已多次发文或联合发文,提到促进汽车消费的相关政策。
超9地出台汽车刺激政策
国家层面大力推动,各地随即积极响应。
据长春市政府官网3月29日消息,长春市日前推出购新车最高补贴4000元等一系列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
3月25日,南昌市正式下发措施中指出,为引导汽车消费升级,对疫情期间在南昌市范围内购买新车(含乘用车和商用车),按1000元/辆标准给予购车人补贴。
3月24日,浙江省发布了提振消费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实施意见,在“释放城乡汽车消费潜力”方面,提出鼓励杭州有序放宽汽车限购措施等内容。
杭州在3月25日即发布了新的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规定,决定2020年年内将一次性新增2万个购车指标。
宁波也提出,自3月25日至9月30日,消费者购买宁波本地生产、销售的乘用车并在本地上牌的,给予每辆车一次性让利5000元,每家企业限让利销售6000辆。
佛山对购买“国六”标准车型的消费者给予补助,给予每辆车2000-5000元不等的补贴;
珠海对购买“国六”标准车型的消费者补助;
湘潭对于本地产的吉利相关车型给予3000元/辆的购置税补贴;
广州将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每车1万元综合性补贴,对置换或报废二手车的消费者,以及购买“国六”标准新车,每辆给予3000元补助;
长沙对购买本地产的上汽大众、比亚迪、广汽三菱、广汽菲克、猎豹汽车等车企生产的车辆的消费者,发放裸车价款3%的一次性补贴,每台车最高补贴不超过3000元。
在地方层面,鼓励汽车消费政策正逐步落地。
据了解,自2月初以来,全国已有广东省(佛山、广州、珠海)、湖南省(湘潭、长沙)、浙江省(杭州、宁波)、江西省(南昌)、吉林省(长春)等多个省市公布了相应的汽车消费刺激政策。
从城市数量角度,已至少有9个城市加入鼓励汽车消费的行列当中。
限牌城市指标“松动”
此外,增加限购指标,成为限牌城市此轮刺激车市的主要措施之一。
此前,广州、杭州作为执行汽车限购政策的城市,开始对购车指标进行“松绑”。
广州计划在去年增加10万个拍牌和摇号指标的基础上,研究进一步新增购车指标。而杭州在2020年一次性增加2万个指标。
在3月25日,杭州市发布的新的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规定中就提出,将在今年内一次性增加2万个小客车指标。
在杭州公布增加指标前,上海已经“悄悄”行动起来。
据上海发布信息,3月份沪牌个人额度为11970辆,较2月份的7966辆有明显增加,中标率也从6.1%提升至8.9%。
值得指出的是,汽车限购最为严格的城市——北京,也在研究制定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措施。
此前,网上流传有《北京有关刺激汽车消费措施》,提到针对北京无车且在轮候范围的新能源车需求家庭,上半年再释放不少于10万个购车指标,不过该消息后被删除。
北京市商务局官方微博消息称,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不良影响,促进消费市场回暖,北京市商务局在3月中旬讨论工作时提出有关刺激汽车消费的想法(未经研究论证)。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北京商务局的致歉不代表开放新能源号牌的举措未来不具备可行性。只不过消息中给出的信息所涉及的新能源号牌指标量太大了,或许仅仅是处于一个商讨的阶段,不适宜对外公布。
崔东树表示,汽车类消费是北京市商品消费中占比最大的商品品类,如果2020年能够按照此前公开的政策实施,则能拉动上千亿的消费。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限购政策的松绑是提高汽车销量最有效的措施,“汽车零售端复苏快,才能拉动生产复苏,需求是最重要的。”
乘联会表示,对限购城市而言,提振汽车消费更重要的是增加购买指标,预计部分城市政策在4月份落地生效。
三、四线城市首购刚需人群将成为重点消费人群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汽车金融实验室展开的《疫情下中国汽车消费趋势调查》显示,受疫情影响,半数以上无车人群的购车计划明显提前,三、四线城市首购刚需人群将成为市场复兴的重点。
由于新冠肺炎病毒可以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以及由于疫情导致的出行不便,让不少无车家庭意识到了私家车的必要性,这也就催生了无车家庭的首购需求。
在调查的无车人群,在认为私家车对个人/家庭很重要的人群中,三、四线城市的受访者占比最高。而这部分三、四线城市的首购刚需人群将成为市场复兴的重点。
调查显示,受疫情影响,半数以上无车人群的购车计划明显提前;六成有车人群的新增/换购车计划保持不变,1/4人群选择将计划延后等。
而在三、四线城市的无车人群中,有34.67%受访者表示“会将购车计划提前,计划今年内购买”;16.44%受访者表示“会将购车计划提前,计划疫情一结束马上购买”;14.22%受访者表示“已预订车辆”,明显高于整体数据。
汽车市场正在回暖
虽然现状较差,但是汽车行业转好的迹象已经开始出现了。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月份第一周乘用车日均零售仅811辆,第二周为4101辆,第三周为5411辆,第四周上升至1.65万辆,汽车市场正在加速回暖。
根据乘联会数据,进入3月份以来,乘用车市场零售表现回升相对平稳。
3月16-22日乘用车零售销量日均25842 辆,同比下降40%,相比2019 年同期17%的降幅下滑明显,相比2020年3月9-15日零售销量44%的降幅有所收窄。
3月16-22日乘用车批发销量日均23976 辆,同比下降53%,相比2019 年同期16%的降幅下滑较大,相比2020年3月9-15日 67%的降幅有所收窄。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24日,协会调研的142家汽车经销商集团门店复工率为94.7%,到店客流恢复到日常水平的61.7%,整车销售产值也恢复过半。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从数据来看,虽然产销量降幅依然达到50%,但相较于2月份的产销降幅已得到明显改善。从整体车市走势来看,随着企业复工复产率提高,3月整体车市表现将优于2月,后期车市表现也将越来越好。”
将带来新增消费额约3906-8024亿元
瑞信研究院预测,国内汽车需求将在4月底之前恢复正常水平,并且在5月份恢复同比增长。因此,瑞信研究院预测2020年全年乘用车销售额同比下降8%,意味着5~12月的销量同比增长4%。
中信证券指出,预计汽车消费政策将从重点城市开始,由点及面,大范围落地。估计在保守和乐观情形下,政策将带来新增汽车消费金额约3906-8024亿元,是2019年汽车零售额的9.9%-20.4%。
汽车板块蕴藏优势
业内人士指出,A股市场的汽车板块具有两个非常显著的优势。
一是汽车板块整体估值、PB非常的低,基本位于底部区域,尤其是细分的零部件板块更是如此。
二是汽车板块整体持仓保持在低位,低于历史平均值。
东吴证券黄细里分析指出,“稳定汽车消费”基调已定,落地措施可期,疫情影响或将对冲。2020-2021年依然维持景气复苏的判断。
乘用车板块,传统车依然是车企业绩核心变量,存量博弈下看好日系车市占率持续提升,重点推荐广汽集团,自主SUV领域龙头市占率提升重点推荐长城汽车。
零部件板块,布局三条主线:
1)看好铝合金轻量化领域高景气度,重点推荐已切入特斯拉产业链且单车配套价值持续提升的拓普集团。
2)5G商用化有望加速的智能网联产业链标的,重点推荐德赛西威,关注星宇股份+科博达+中国汽研+均胜电子。
3)重点推荐受益CVT变速器渗透率提升的自主龙头标的万里扬。
4)建议关注内饰领域以切入特斯拉产业链低估值标的华域汽车+宁波华翔+岱美股份。
上海证券研究人员指出,疫情对乘用车市场短期影响较大,Q1销量降幅或进一步扩大,预计购车需求延后释放,尤其是首次购车需求将有所提升。
同时近期政策扶持车市预期加强,商务部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将在一定程度上缓冲疫情影响。
西部证券研报显示,根据产业调研,3月第1周部分区域汽车消费恢复较好,但也有区域受疫情影响、4S门店复工率较低,全国区域性差异较大。
从总部情况看,部分重点车厂的日均销售仍低于去年同期的50%。由于车展、线下促销活动取消,短期对汽车消费的冲击依然存在。
该机构预计3月行业依然同比负增长,但销量环比回暖趋势确定,销量同比转正可能出现在2季度末。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四、大境股份|站在风口上的五菱“地摊车”真的实用吗?
近日,借助“地摊经济”的政策红利,粹以“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的接地气解说,让五菱“地摊车”收获了销量和口碑的双高成绩。
升级国六、两翼一键开关、打开就能卖货、整车出厂、原装出品,无论是从配置还是年检,全方位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据说,五菱的售前电话都被打爆了。
政策解读
中央文明办5月底透露,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6月1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烟台考察时说:“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
前有政策加持,后有过硬产品,这次的爆红网络的结局似乎早已写好。
“地摊车”是才出现的新产品吗?
不,这种产品很早就有,但是不火。
搜索后你会发现,除了五菱,长安、福田、金杯都有“地摊车”,而且不是今年才出来的。
那为什么只有五菱火了?
早在今年2月,“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口号就已走红网络。
在新冠肺炎疫情最为严峻的时候,五菱配合防疫要求提出转产口罩的建议,并仅用时三天将口罩生产下线,其后,五菱又成为全国第一个既生产口罩又生产口罩机的车企。
仅仅一个月,五菱共建成22条生产线,已达到日均200万只口罩的产能。
所以,在那时“烟火气”的亲民口碑已经建立起来了,甚至有网友总结说,有颠覆能力的,一个叫特斯拉,一个叫五菱。
五菱的这波营销至少让他之后银标、新宝骏都会享有舆论的温柔呵护。
这次之所以大火,离不开五菱在消费者心中的设想——“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不过五菱火爆的背后真正厉害的是,将这次的政策红利和产品做出有效的结合。
于是,6月3日港股开盘,五菱汽车股价随之应声上扬。
午前表现还波澜不惊的五菱汽车,14时后突然直线蹿升,一度暴涨达120%,截止6月3日港股收盘,五菱汽车报收0.305港元,涨53.27%。
同时,除五菱汽车外,售货车概念股相也一并大涨。
其中福田汽车、长安汽车、小康股份等先后涨停,江铃汽车、众泰汽车、亚星客车等也纷纷大幅拉升。
不过资本的理性让它的热度没有持续很久,但余温尚在。
“地摊车”摆摊真的实用吗?
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五菱荣光翼共推出两种不同尺寸和动力的车型,其轴距均超过3000mm,货厢体积分别为5.39立方米和7.13立方米。
发动机排量分别为1.5L和1.8L,且均满足国六排放标准。
这辆车目前是双排座的布局,车内能够乘坐5人,平时满足家用出行和摆摊都是没有问题的,于是它瞬间粉丝无数。
“房东已经哭晕在厕所,相比一月几千上万的房租,这个“地摊车”太有诱惑力了。
但是,一件事能火且出圈的大火,注定是要有“争议基因”存在的。
“以二十多年的摆摊经验来看,论性价比,我还是优选几千块的电动三轮车。
不仅要考虑驾照、保险、停车、烧油、保养、罚单、折旧.....等问题,而且,受管制的地方太多,人多的地方又不方便移动,还是选电动三轮,比这个强。
“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一切都是向好发展,拉动内需,刺激经济才是根本。
一旦经济腾飞,环境和交通管理等城市管理问题会再次被排到前列。
无论是抱有哪种看法,都欢迎评论区留言。
五菱的“地摊车”你看好它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以上就是关于大境股份十大排名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上海大境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怎样(上海大境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