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十大排名(天净沙什么名)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天净沙十大排名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把《天净沙 秋思》改写成200字散文
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这时,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看来,这是个异乡人,他将投宿何方呢?在作了这样的铺垫之后,作者才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异乡人望了一眼即将西沉的夕阳,不禁叹道:“断肠人在天涯。” 黄昏时的一棵被枯藤缠绕的老树上落着一只黄昏归巢的乌鸦。飞沙卷过小镇。一个人的身影出现在小镇古道的尽头,他牵着一匹因饥饿和劳累过度的瘦马。不,不应该这样说,应该说说是瘦马在牵着他。他,因家庭所迫不得不在外流浪。他的眼睛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光芒,取代这光芒的是迷茫,彷徨。小河在夕阳的映照下波光粼粼,几户人家的小屋虽小却格外温馨。这时他想到了那个家,那个大宅院;想到了美食,满桌的山珍海味;还想到妈妈……一想到妈妈,他那久违的泪水划过了脸庞。 他不想在想了,也不敢再想了。 他累了,倒下了,倒在了桥的这头;他困了,他想睡一会,只睡一小会。他合上眼,睡着了,那么的平静,安详,嘴角还挂着一丝微笑。 风儿吹来了,带着他的灵魂,飞回了那个他每晚做梦都想回的家…… 时已入秋,西风一阵紧似一阵地吹着。我牵着马长途跋涉已有一段日子了,望着瘦骨嶙峋、筋疲力尽的马儿,心里掠过一丝淡淡的哀愁。 身旁一棵老树,如一个饱历沧桑的老人,盘根错节,浑身痂疤,枝节扭曲。枯藤缠绕着它。乌鸦站在几乎光秃的树顶上“哇哇”乱叫。树上那仅有的几片叶子在 秋风中瑟瑟发抖。 地上的叶子被风吹着,绕着树根转着圈,“唉,落叶都归根了!”我心里一阵惆怅,那缕哀愁似乎愈浓了。天近黄昏,一抹斜阳照在树顶。远处隐约传来人家的欢笑,似乎那门前的桥下还有流水在夕阳下闪烁,多么温馨啊!可它却使我那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更浓了。 我站在古道边,任凭风吹拂着我的衣袖。浪迹天涯的游子啊,你何时才能结束那种餐风饮露的日子,回到故乡的亲人身边?我轻轻吹起了箫,夕阳下,凄凄的音符仿佛是闪着光的流水,载着我的乡愁,飘去,飘去……
二、天净沙秋思赏析,简单点
《天净沙·秋思》赏析
马致远,元代杰出的戏剧家、散曲家,他的《天净沙·秋思》历来被人们推为小令中出类拔萃的杰作,被誉为“秋思之祖”,几百年来,它以其“深得唐人绝句妙境”(王国维《人间词话》)的艺术魅力而脍炙人口,久诵不衰。
马致远少年时曾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在初期执行着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可以说,作者一生几乎都过着一种漂泊无定的羁旅生活,他终生也因之被注定为郁郁不志,困窘潦倒的一生。
法朗士断言:“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对这一断言是否过于绝对我们姑且不论,但用来观照这首小令却是非常恰切的。曲中的“枯藤”、“老树”、“昏鸦”等意象,在马致远这些失意文人的眼中,本来就是一些易于让人愁思一触即发的秋色,加之时值黄昏,天涯孤客行在旅途,不能不由眼前这种满目清瑟之景想到他一生仕途的失意和漂泊羁旅的愁苦而在心头蔓上愁思万缕,进而结晶出这样一首蕴藉着游子绵绵不绝的愁绪,且格调苍凉、笼罩着愁云惨雾的《天净沙·秋思》也就不足为怪了。可以说,这首小令正是他一生生活真实而又生动的写照。
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这幅图画由两部分构成:一、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二、抒写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
第一幅画共18个字九个名词,其间无一虚词,却自然流畅而涵蕴丰富,作者以其娴熟的艺术技巧,让九种不同的景物沐于夕阳的清辉之下,象电影镜头一样以“蒙太奇”的笔法在我们面前依次呈现,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深秋时节: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我们可以想象,昏鸦尚能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有家难归,其间该是何等的悲苦与无奈啊!接下来,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这种有人家安居其间的田园小景是那样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致。这一切,不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在这里,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第二幅画里,我们可以看到,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肠寸断!一颗漂泊羁旅的游子心在秋风中鲜血淋淋……
马致远就是以这样一支极为简短的小曲,表达了难以尽述的内蕴,形象地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
三、《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什么,‘秋思’是什么?
天净沙秋思中的天净沙只是个局排名没有什么实际的意思。邱,此时代表这篇文章是在秋天写的,是思念着秋天的什么东西?
四、初中文言文和作者
1. 初中1
中考古诗词(初中1—6册91首)李白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2、《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3、《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4、《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5、《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6、《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7、《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8、《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杜 甫1、《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2、《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3、《春望》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4、《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5。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6、《羌村三首(其三)》 群鸡正乱叫, 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 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 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 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 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 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 四座泪纵横。
7、《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苏 轼1、《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2、《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4、《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辛弃疾1、《西江月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2、《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4、《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李清照 1、《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2、《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2. 初中文言文作者从古到今排名
1、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山东曲阜)人。
2、左丘明,春秋时期鲁国史官。
3、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
4、墨子,战国时期人。
5、刘向,汉朝人。
6、诸葛亮,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
7、司马迁,西汉人。
8、陶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东晋诗人、散文家。
9、刘义庆,字季伯,文学家。
10、王维:字摩诘,唐代杰出诗人、画家。
1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称为“诗仙”,唐朝浪漫主义大诗人。
12、杜甫:字子美,被称为“诗圣”,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13、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14、刘禹锡:字梦得,文学家,诗人。
15、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
16、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诗人。
17、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18、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19、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豪放派代表词人。
20、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史学家。
21、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杰出的婉约派女词人。
22、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23、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
24、马致远:元朝戏曲家。
25、吴承恩,明朝人。
26、施耐著,明朝人。
27、宋濂,明初文学家。
28、蒲松龄,字留仙,山东淄川人,清代文学家。
29、吴敬梓:清朝文学家。
30、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
3. 初中50篇古文的原文+翻译+作者信息 我知道有点麻烦 好了加分
一、论语十则 【原文及翻译】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复习它,不也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应该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不也是道德修养高的人吗?”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是否尽心尽力了呢?跟朋友交往是否真诚相待了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时常复习了呢?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为政》) 孔子说:“仲由啊,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相似的毛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而实现使命的道路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奋斗,这不也是很遥远的吗?”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孔子说:"天气寒冷了,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落叶的。
"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呢?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施加于别人身上。”
【作者信息】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是以“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来教育学生。他后来被尊称为“圣人”。
孔丘 排行老二,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
排行第二“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春秋战国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子”,因为“子”还是一种爵位,所谓“公侯伯子男”也。但是,真正能获得别人以“子”相称的,一般是两种人:要么在社会上公信力较高的,如“老师”;要么就是较有道德的贵族;孔子、老子属于前者。
而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学名人。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为“亚圣”。
二、桃花源记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jiá)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yí)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余(yú)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qiǎ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翻译】 东晋太元年间,有一个以捕鱼为业的武陵人。(有一天)他沿着小溪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见到(一片)。
4. 关于人教版初中语文古文作者思想感情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1、忧国伤时
①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②反映离乱的痛苦 。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③同情人民的疾苦。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④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
2、建功报国
①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②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
③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④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⑤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⑥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兵车行》。
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涉江》。
3、思乡怀人
①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又如温庭筠《商山早行》。
②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③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④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4、生活杂感
①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②昔胜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③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④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⑤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⑥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5、长亭送别
①依依不舍的留念 。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②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评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另告诉你一个博文地址,好好研究的话古文这一块绝对能满文通过,祝你取得好成绩!
5. 初中语文重点文言文按朝代排列加作者朝代
(一): 《论语十则》
春秋
孔子
(二): 《曹刿论战》
春秋末年 左丘明 选自《左传》
(三): 《鱼我所欲也》
战国
孟子
选自《孟子•告子上》
(四):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战国
孟子
选自《孟子.告子下》
(五): 《出师表》
三国
诸葛亮
(六): 《桃花源记》
东晋
陶潜
(七): 《三峡》
北魏
郦道元
(八): 《马说》
唐
韩愈
大约作于795—800
(九): 《小石潭记》
唐
柳宗元 写于805年
(十): 《陋室铭》
唐朝
刘禹锡
(十一):《醉翁亭记》
北宋
欧阳修 写于1046年八月
(十二):《岳阳楼记》
北宋
范仲淹 写于1046年九月
(十三):《爱莲说》
北宋
周敦颐 写于1071年
(十四):《记承天寺夜游》
北宋
苏轼
写于1083年
(十五):《送东阳马生序》
元末明初 宋濂1310-1381
(十六):《童趣》
清
沈复
6. 初高中中人教版教材中所有古文及作者出处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10、《论语》十则 第三单元 15、古代诗歌五首 观沧海(曹操) 次北固山下(王湾)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西江月(辛弃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第四单元 20、*山市(蒲松龄) 第五单元 25、《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5、伤仲永(王安石) 第二单元 10、木兰诗 第三单元 15、*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第四单元 20、口技(林嗣环) 明万历年间广东琼州府先宪兼提督学政林嗣环先生所著文章 第五单元 25、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 《山海经》 两小儿辩日 《列子》 第六单元 30、*狼(蒲松龄)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21、桃花源记(陶渊明) 22、短文两篇 陋室铭(刘禹锡) 爱莲说(周敦颐) 23、核舟记(魏学洢) 24、大道之行也(《礼记》) 25、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第六单元 26、三峡(郦道元) 27、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28、观潮(周密) 29、湖心亭看雪(张岱) 30、诗四首 归园田居(陶渊明) 使至塞上(王维)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游山西村(陆游)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怎样搜集资料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21、与朱元思书(吴均) 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23、马说(韩愈) 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25、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赤壁(杜牧) 过零丁洋(文天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第六单元 26、小石潭记(柳宗元) 27、岳阳楼记(范仲淹) 28、醉翁亭记(欧阳修) 29、满井游记(袁宏道) 30、诗五首 饮酒(其五)(陶渊明) 行路难(其一)(李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己亥杂诗(龚自珍) 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17、智取生辰纲(施耐庵)18、杨修之死(罗冠中) 19、范进中举(吴敬梓)20、香菱学诗(曹雪芹) 第六单元 21、陈涉世家(司马迁)22、唐雎不辱使命(刘向) 23、隆中对(陈寿)24、出师表(诸葛亮) 25、词五首 望江南(温庭筠)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渔家傲(范仲淹)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武陵春(李清照) 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17、公输 《墨子》 18、《孟子》两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9、鱼我所欲也 《孟子》 20、《庄子》故事两则 惠子相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第六单元 21、曹刿论战 《左传》22、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23、愚公移山 《列子》 24、《诗经》两首 关睢 蒹葭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目录(新)第一册第二单元5 兰亭集序 王羲之 6 赤壁赋 苏 轼 7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王 维 8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第二册第二单元诗经二首……………卫风·氓………小雅·采薇离骚……………屈 原孔雀东南飞…………………汉乐府白马篇………………………曹 植诗三首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归园田居……………………陶渊明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谢 朓第三单元烛之武退秦师………………《左传》荆轲刺秦王…………………《战国策》鸿门宴………………………司马迁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赤壁之战……………………《资治通鉴》第三册第一单元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第二单元蜀道难……………李 白琵琶行……………白居易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登高李商隐诗二首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马嵬(其二)陆游诗二首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第三单元寡人之于国也…………孟 子劝学……………………荀 子过秦论…………………贾 谊师说……………………韩 愈六国论…………………苏 洵第四册第一单元窦娥冤(节选)……关汉卿长亭送别……………王实甫第二单元李煜词两首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苏轼词两首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辛弃疾词两首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柳永词两首《望海潮》(东南形胜) 《雨霖铃》(寒蝉凄切)李清照词两首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声声慢》(寻寻觅觅)姜夔词一首 《扬州慢》(淮左名都)第四单元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司马迁苏武传…………………………………班 固张衡传…………………………………范 晔李贺小传………………………………李商隐马伶传…………………………………侯方域第五册第一单元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第二单元归去来兮辞…………………陶渊明滕王阁序……………………王 勃阿房宫赋……………………杜 牧逍遥游(节选)……………《庄子》陈情表………………………李 密。
7. 初中所有 重点 的文言文和古诗,只需题目与作者
七上
10 《论语》十则(背诵)
七下
20 口技(熟读)
八上
21 桃花源记 (背诵)
22 陋室铭、爱莲说(背诵并默写)
26 三峡(背诵)
27 记承天寺夜游(背诵并默写)
八下
21 与朱元思书(背诵)
23 马说(背诵)
24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背诵)
26 小石潭记(背诵)
27 岳阳楼记(背诵)
28 醉翁亭记(背诵)
29 满井游记(熟读理解)
九上
24 出师表(背诵)
九下
18 生于优患,死于安乐(背诵)
19 鱼我所欲也(背诵)
21 曹刿论战(背诵)
22 邹忌讽齐王纳谏(背诵)
以上就是关于天净沙十大排名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