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重卡十大排名(大运重卡排名第几)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大运重卡十大排名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连降终结!重型自卸车2月涨27% 东风摘冠大运前五
【第一商用车网 原创】
涨了!终于涨了!
2023年2月份,重卡市场终端需求明显回暖,整体实现同比超7成的增长。包括牵引车、重型自卸车、天然气重卡在内的多个细分市场也同步实现增长。在这些“增长”中,要数重型自卸车市场的那一份最为可贵。
请看第一商用车网带来的分析报道。
2月实销4534辆 同比增长27% 连降止于“19连降”
根据第一商用车网掌握的终端销量数据(交强险口径,不包含出口和军车),2023年2月份,国内重型自卸车市场共计销售4534辆,环比增长62%,同比增长27%,同比增幅从上月(-24%)实现转正。至此,国内重型自卸车市场这一轮长达19个月的连降终于算是结束了。
从近四年国内重型自卸车终端销量月度走势看,今年2月份4534辆的月销量仍处于低位水平,2月份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去年2月份的销量更低(仅3557辆)。综合来看,今年1-2月重型自卸车市场仍是一个低位运行的状态,但2月份的市场表现还是肉眼可见的好于1月份(如上图),算是一个好的信号。
2月过后,国内重型自卸车累计实销7339辆,同比累计增长1%,累计销量增幅实现转正(1月过后重型自卸车销量同比下降24%,如上图)。据媒体报道,2023年一季度,全国各地有一大波重大项目签约或开工,理论上讲这是十分利好重型自卸车市场的,但目前的开工情况并不如预期。从1月份和2月份重型自卸车市场表现看,这波“利好”也还没有“变现”。
榜首易主东风摘冠 远程/南骏等增幅破百领涨
2023年2月,国内重型自卸车终端市场同比增长27%,重型自卸车市场主流企业(销量前10)合计分食了整个市场91.86%的份额。
2023年2月国内重型自卸车市场销量一览(单位:辆)
2023年2月,重型自卸车销量同比增长27%,同比增幅从上月(-24%)实现转正。具体到各家企业来看,大部分企业也都收获增长,多数企业还是今年首次实现增长。2月份,重型自卸车市场销量前12中实现增长的企业达到10家,四川南骏、远程商用车和徐工重卡由于去年同期销量不高,同比增幅破百,2月份销量同比分别增长了526%、149%和138%;此外,东风、福田、大运、三环、三一等企业2月份增幅也高于市场整体27%的增幅,跑赢市场“大盘”。实现增长的企业中,陕汽和四川南骏已是“3连增”,上汽红岩已“2连增”,其他企业则是今年首次增长。
2023年2月份,重型自卸车市场继续没有企业销量破千,东风以916辆的销量摘得重型自卸车市场月销量榜冠军,月度份额达到20.2%,这是东风时隔4个月再次夺得重型自卸车月榜冠军;陕汽、重汽和福田分列2-4位,2月份分别实销重型自卸车597辆、586辆和536辆,月度份额分别为13.17%、12.92%和11.82%,差距非常小;排名月榜第5位的大运重卡2月份份额也超过10%,以472辆的销量抢到10.41%的市场份额。2月份,重型自卸车市场销量前五企业合计份额达到68.53%。 排名5名之后的企业销量差距同样很小,多组“邻居”2月份销量相差仅十几辆,甚至几辆,排位竞争非常激烈。
2月过后:格局已生变 新能源竞争仍是看点
2月过后,今年重型自卸车终端销量排名与去年年终排名相比变化不小,目前累计销量排名与去年年终排名保持一致的仅有排名前三位的东风、重汽、陕汽,以及排名第6位的上汽红岩;去年年终排名第5位的福田上升1位暂列行业第4位;去年年终排名第7位的大运重卡上升2位暂列行业第5位;去年年终排名第9位的徐工重卡上升1位暂列行业第8位;去年被挤出年终排行前十的四川南骏又回到前十,暂列行业第9位。与此同时,也有不只一家企业排名出现下滑,甚至暂时被挤出行业前十。
2023年1-2月重型自卸车终端销量前十排行(单位:辆)
从市场份额看,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2月累计销量前十企业中有6家企业累计份额实现增长,增长最明显的是东风、陕汽和四川南骏,分别增长2.32个百分点、3.49个百分点和2.36个百分点;福田、大运和上汽红岩则分别增长了1.34个百分点、1.14个百分点和1.99个百分点。
第一商用车网注意到,2023年1-2重型自卸车7339辆的终端销量中,有746辆是新能源车型,占比达到10.16%,比1-2月新能源重卡在重卡市场终端销量的占比(3.02%)高出许多。2022年以来,新能源车型在自卸车领域的“渗透”速度非常快,全年占比达到12.03%,要知道,新能源车型在2021年自卸车市场的全年占比还不足1%。今年1-2月新能源车型在重型自卸车终端销量中10.16%的占比,低于去年全年占比(12.03%),比去年1-2月占比(12.81%)也低了一些。
2022年以来,重卡市场燃料类型结构与2021年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自卸车领域亦是如此,进入2023年,变化还在继续。上图可见,今年1-2月,柴油动力车型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了2.57个百分点,而新能源车型(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纯电动)合计份额下滑了2.64个百分点,换句话说,新能源自卸车在今年前2个月还没有真正 “发力”;此外,天然气自卸车在2023年2月份重型自卸车终端销量占比略微提升了0.07个百分点。
虽然新能源车型占比较去年同期是有所下滑的,但自卸车市场超10%的新能源渗透率仍是重卡各细分领域中最高的,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各家重卡企业在新能源自卸车领域的拼抢也不甘落后。
上图可见,2023年1-2月,重型自卸车终端销量前12企业中,仅有陕汽、四川南骏和湖北三环3家企业暂时没有新能源车型销量,其他企业1-2月所售重型自卸车中新能源车型的“存在感”都很强:其中累计销量排名第二的重汽新能源车型占比达到10.05%,要知道,重汽去年全年自卸车销量中新能源车型只占到3.4%;此外,徐工、三一和远程商用车三家企业自卸车销量中新能源车型占比也非常高,分别达到73.03%、66.22%和72.03%;此外,上汽红岩今年所售自卸车的新能源车型占比也接近10%,达到9.57%;解放今年所售自卸车新能源车型占比也达到6.15%。
第一商用车网分析认为,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新能源车型已成为重型自卸车领域新的竞争点,各家企业对新能源自卸车的投入还在不断加码,重型自卸车的市场格局因为这一新竞争点正在持续发生变化,且这种变化在2023年还在继续。有的企业一开年就开始发力,有的企业是循序渐进式发力,有的企业可能尚未开始发力……但无论如何,想要在今年的重型自卸车市场里有一席之地,新能源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拳头产品,请与第一商用车网一起持续关注。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第一商用车网,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二、陕汽、重汽争前三 东风重返第二 江淮夺第六 3月重卡销量排行
【第一商用车网 原创】
3月份,随着疫情的逐渐消散,卡车市场和重卡细分市场的表现究竟如何?
第一商用车网最新了解到,2020年3月,我国卡车市场(含底盘、牵引车)共计销售35.66万辆,环比大增355%,同比下降22%,降幅较2月(-68%)大幅缩窄。35.66万辆的表现,基本上算是恢复到了正常水准。这其中,重型卡车市场(含底盘、牵引车)销售12万辆,同比下降19%,降幅较2月(-52%)缩窄不少。
纵观最近五年一季度重卡销量及增幅走势图,重卡市场的谷底出现在2016年,2016年一季度销量较今年一季度还少了12万余辆。上图不难看出,从2016年起,重卡市场开始明显复苏,2017年出现了爆发式增长,2017年3月份的月度增幅超过50%,一季度累计增幅达到93%。2018、2019两年3月销量和累计销量也均呈现增长趋势,但增速较2017年均大幅放缓。今年3月份重卡市场12万辆的表现算得上一个中位水准;从累计销量看,因为2月份遭遇大降,一季度27.41万辆的表现已实属不易。今年一季度累计销量与去年同期有5万辆的差距,但疫情即将结束,被抑制的那部分市场需求也将随之释放,5万辆的“缺口”将很有希望被追回来。
2020年3月重卡市场销量排行榜(单位:辆)
上表可见,3月份重卡市场遭遇19%的下滑,12万辆的销量较去年3月有近3万辆的差距。3月份,销量破万辆的企业有五家。除解放外,东风、重汽、陕汽和福田四家企业重回月销万辆俱乐部,前3名的解放、东风和重汽三家企业销量均超过2万辆。销量前十企业3月份合计份额达到98.27%,排名前五的企业合计份额达到83.81%。3月份,有4家企业市场份额超过10%,值得一提的是,东风公司以2.3万辆的销量夺得月销量排行榜第二名,月度份额也接近20%,身处疫情暴风眼中的东风在3月份能交出这样的“答卷”,显得尤为不易。
东风公司3月份以2.3万辆的重卡销量排名第二,月度份额达到19.14%
从同比增幅来看,3月份销量前十企业2增8降,江淮和徐工两家企业实现增长。下降的企业中,重汽、陕汽、福田、红岩、大运以及华菱几家企业的降幅均低于重卡市场整体的19%。值得一提的是江淮和华菱——3月份,江淮重卡销售5655辆,同比大增28%,增速在主流重卡企业中排名第一,江淮也籍此跃升行业第六;华菱月销量自今年以来首次超过徐工重卡,跃升行业第九,累计销量也跃居行业第九。
从累计销量看,2020年一季度,我国重卡市场累计销售27.41万辆,同比下降16%,较上年同期减少了5万余辆。具体到销量前十企业来看,2增8降,仅有福田和徐工两家企业实现增长。从累计份额看,销量前十(同时也是累计销量前十)企业合计份额达到98.64%,解放一家企业的份额就达到32.75%,是唯一一家份额超过30%的企业,东风和重汽也分食了16.13%和15.50%的份额。
另外,由于江淮重卡3月份销量表现抢眼,其一季度累计销量超过上汽红岩,但双方差距仅有百辆。2020年,红岩与江淮的第六名之争,将是行业的一大看点。华菱重卡今年一季度累计销量(4622辆)也首次超过徐工重卡,跃升到行业第九的位次。
江淮格尔发K7重卡
4月份,重卡市场能否终结“两连降”,迎来增长呢?
一切皆有可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三、大运货车怎么样啊
不好。
大运重卡虽然也采用了目前国内卡车的主流配置,但是大运卡车的质量还是不如东风、解放、重汽等大品牌的,建议买车质量最重要!宁愿多花点钱选择售后服务好的大品牌,也不要图便宜去选择质量较差的小品牌。
介绍
大运重卡即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所生产的重型卡车,也可以理解为大运汽车。大运重卡综合了国内外同类产品设计之大成,拥有关键总成、重要零部件等百余项专利,严格以国际质量标准为品质管理目标。
大运重卡以高品位、大吨位、优价位为市场拓展点,先后开发了牵引车、自卸车、载货车、专用车和挂车等五大系列车型。
四、十大国产摩托车品牌排行
十大国产摩托车品牌:
1、豪爵
豪爵是大长江集团旗下品牌,也是中国摩托车十大名牌之一,主要以研发生产销售各种摩托车为主营业务,旗下摩托车种类型号比较多,发展至今,不仅在国内各大城市设有专卖店,而且还远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2、隆鑫
隆鑫是隆鑫控股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主要以研发生产各种发动机、机车和电动车等产品为主营业务,拥有自主的生产制造基地,不仅是十大国产摩托车品牌,也是国内最畅销的摩托车品牌之一。
3、宗申
宗申成立于1992年,是宗申产业集团旗下品牌,也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大型企业,不仅与多个国际品牌合作,而且产品还远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4、银翔
银翔成立于1997年,是重庆银翔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品牌,起初主要以研发生产摩托车为主营业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家多元化的大型企业,也获得了中国著名品牌的称号。
5、力帆
力帆成立于1992年,是力帆实业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主要以研发生产各种发动机、摩托车为主营而业务,拥有国家级的生产技术中心,历经多年的发展,也获得了中国名牌的荣誉称号。
6、五羊本田
五羊本田成立于1992年,是一家中日合资企业,不仅是世界摩托车十大品牌之一,而且也是国内最具规模的摩托车生产企业之一,拥有自主的工业园区,每年摩托车生产量可达100万辆以上。
7、大阳
大阳成立于1992年,也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由洛阳北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和泰国正大集团合资建设,主要以研发生产各种大型摩托车,每年摩托车生产量可达100万辆。
8、大运
大运成立于1987年,是大运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主要以研发生产各种汽车和摩托车为主营业务,也是十大国产摩托车品牌之一,旗下摩托车型号种类比较多,每年可生产150多万辆摩托车。
9、钱江
钱江成立于1985年,是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也是一家集研发、制造和生产于一体的大型企业,主要以摩托车和发动机为主营业务,历经多年发展,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的荣誉称号。
10、嘉陵
嘉陵成立于1875年,它的前身是国营嘉陵机器厂,后为扩大发展于日本本田合作,也是国内最早与国际品牌合作的品牌,旗下摩托车种类比较多,不仅在国内市场有很高的占有率,旗下产品还远销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
以上就是关于大运重卡十大排名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