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智慧农业采摘机器人(智慧农业采摘机器人logo)

    发布时间:2023-03-12 01:28:10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75        问大家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智慧农业采摘机器人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3新版文章智能生成器,能给你生成想要的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你只需要给出你的关键词,它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官网:https://ai.de1919.com

    本文目录:

    智慧农业采摘机器人(智慧农业采摘机器人logo)

    一、专题推荐

    本专题我共整理了9篇文章,来自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上海市农业机械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石河子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单位。

    文章包含农业机械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果蔬采摘机器手设计、自动导航与测控技术的应用、天然橡胶割胶机器人、白芦笋采收机器人、畜禽舍防疫消毒机器人、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中国智能农机装备标准体系、油电混合果园自动导航车控制器硬件的设计与应用等内容。供大家阅读、参考。

    专题--农业机器人与智能装备

    Topic--Agricultural Robot and Intelligent Equipment

    [1]陈学庚, 温浩军, 张伟荣, 潘佛雏, 赵岩. 农业机械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现状与方向[J].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0, 2(4): 1-16.

    CHEN Xuegeng, WEN Haojun, ZHANG Weirong, PAN Fochu, ZHAO Yan. Advances and progres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nd sensing technology fusion[J]. Smart Agriculture, 2020, 2(4): 1-16.

    摘要: 为理清国内外农业机械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现状,找到重点发展方向,借此大力推进中国农业机械智能化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外农业机械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现状,总结了其发展的五大特点。之后指出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虽然成效显著,但仍存在农机信息化融合的区域及结构发展不平衡、企业和农民对农业机械信息化的认可度还不高、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研究薄弱、农机作业信息系统管理水平不高且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最后提出了中国农业机械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方向,包括促进智能感知技术发展与导航技术研究、推进农业机械装备智能化、构建农机智慧作业系统、推进农机自主作业技术研究与无人农场建设、加强农机信息化技术标准制定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等。农业机械与信息技术融合是中国现代农业机械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农业机械的发展,能够最大化发挥信息技术的引导效应,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对于推进中国农业机械高质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知网阅读

    [2]吴剑桥, 范圣哲, 贡亮, 苑进, 周强, 刘成良. 果蔬采摘机器手系统设计与控制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0, 2(4): 17-40.

    WU Jianqiao, FAN Shengzhe, GONG Liang, YUAN Jin, ZHOU Qiang, LIU Chengliang.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desig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of fruit and vegetable picking robot system[J]. Smart Agriculture, 2020, 2(4): 17-40.

    摘要: 鲜食果蔬收获是难以实现机械化作业的生产环节,高效低损采摘也是农业机器人研发领域中的难题,导致目前市场化的自动化果蔬采摘装备生产应用几乎空白。针对鲜食果蔬采摘需求,为改善人工采摘费时费力、效率低下、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近30年来,国内外学者设计了一系列自动化采摘设备,推动了农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在研发鲜食果蔬采摘设备时,首先要确定采收对象和采收场景,针对作物的生长位置、形状和重量、场景的复杂程度、所需自动化程度,通过复杂度预估、力学特性分析、姿态建模等方式,明确农业机器人的设计需求。其次,作为整个采摘动作的核心执行者,采摘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设计尤为重要。本文对采摘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结构进行了分类,总结了末端执行器的设计流程与方法,阐述了常见的末端执行器驱动方式、切割方案,并对果实收集机构进行了概括。再次,本文概述了采摘机器人的总体控制方案、识别定位方法、避障方法及自适应控制方案、品质分类方法以及人机交互、多机协作方案。为了总体评价采摘机器人的性能,本文还提出了平均采摘效率、长期采摘效率、采收质量、损伤率和漏采率指标。最后,本文对自动化采摘机械的总体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明了采摘机器手系统将向着采摘目标场景通用化、结构形式多样化、全自动化、智能化、集群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知网阅读

    [3]王春雷, 李洪文, 何进, 王庆杰, 卢彩云, 陈立平. 自动导航与测控技术在保护性耕作中的应用现状和展望[J].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0, 2(4): 41-55.

    WANG Chunlei, LI Hongwen, HE Jin, WANG Qingjie, LU Caiyun, CHEN Liping. State-of-the-art and prospect of automatic navigation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application in conservation tillage[J]. Smart Agriculture, 2020, 2(4): 41-55.

    摘要: 实现智能化是提升保护性耕作机具作业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自动导航与测控技术作为智能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保护性耕作中的应用发展迅速。本文首先从接触式、机器视觉式和GNSS式三种免少耕播种自动导航技术入手,阐述了自动导航技术在保护性耕作中的应用现状;然后对作业参数监测技术的发展动态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地表秸秆覆盖率的快速检测技术、免少耕播种机播种参数监测技术及保护性耕作机具作业面积监测技术;之后阐述了保护性耕作机具作业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主要介绍了免少耕播种机漏播补偿控制技术和作业深度控制技术。最后在总结自动导航与测控技术在保护性耕作中现有应用的基础上,展望了未来保护性耕作机具自动导航技术、作业参数监测技术和保护性耕作机具作业控制技术三者的研究方向。

    知网阅读

    [4]周航, 张顺路, 翟毅豪, 王松, 张春龙, 张俊雄, 李伟. 天然橡胶割胶机器人视觉伺服控制方法与割胶试验[J].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0, 2(4): 56-64.

    ZHOU Hang, ZHANG Shunlu, ZHAI Yihao, WANG Song, ZHANG Chunlong, ZHANG Junxiong, LI Wei. Vision servo control method and tapping experiment of natural rubber tapping robot[J]. Smart Agriculture, 2020, 2(4): 56-64.

    摘要: 自动化割胶不仅可以把胶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恶劣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还能降低对胶工的技术依赖,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实现非结构环境下作业信息自主获取及割胶位置伺服控制是割胶机器人的关键技术。针对工作环境复杂多变、作业信息叠加交互、目标背景特征相近、亚毫米级作业精度要求等技术难点,本研究以人工橡胶林中橡胶树为割胶对象研发割胶机器人,通过建立割胶轨迹的空间数学模型,规划机器人快速接近和远离操作空间的运动路径;采用双目立体视觉技术获取树干和割线结构参数,融合机器人运动学、机器视觉技术和多传感器反馈控制技术研制了割胶机器人模块化样机。割胶机器人主要由轨道式机器人移动平台、多关节机械臂、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和末端执行器等组成。在海南天然橡胶林进行的割胶试验结果表明,在割胶机器人切割1 mm厚的橡胶树皮时,耗皮量误差约为0.28 mm,切割深度误差约为0.49 mm。该研究可为 探索 天然橡胶树的自动化割胶作业提供技术参考。

    知网阅读

    [5]李扬, 张萍, 苑进, 刘雪美. 白芦笋采收机器人视觉定位与采收路径优化方法[J].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0, 2(4): 65-78.

    LI Yang, ZHANG Ping, YUAN Jin, LIU Xuemei. Visual positioning and harvesting path optimization of white asparagus harvesting robot[J]. Smart Agriculture, 2020, 2(4): 65-78.

    摘要: 依据笋芽出土状态的选择性收获是目前白芦笋公认的最佳收获方式。针对采收过程中机器视觉识别笋尖存在笋尖与垄面纹理和颜色相近等识别难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变尺度感兴趣区域(ROI)检测方法,融合图像色域变换、直方图均值化、形态学和纹理滤波等技术,研究了笋尖识别与精准定位方法;在定位多笋尖坐标基础上,提出了多笋芽的采收路径优化方法,解决了因采收路径不合理导致的采收效率低的问题。首先,通过机器人视觉系统实时采集采收区域图像并进行RGB三通道高斯滤波,采用HSV色域变换并进行直方图均值化处理。在此基础上,对笋尖、土壤进行特征聚类分析,根据笋芽抽发程度研究变尺度ROI检测方法,对采集图像中笋尖的形态学以及笋尖和土壤的纹理进行统计学分析,设定笋尖的似圆度阈值,并参考纹理特征参数,判定笋尖位置,计算其几何中心,获得笋尖轮廓中心坐标。其次,为实现白芦笋的高效采收,根据多目标点与集箱点的位置分布,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多叉树遍历的采收路径优化算法,以获得多个目标笋尖的最优采收路径。最后,搭建采收机器人试验平台开展了笋尖定位与采收验证性试验。结果表明,视觉系统对白芦笋的识别率可达98.04%,笋尖轮廓中心坐标的定位最大误差X方向为0.879 mm,Y方向为0.882 mm,采收笋的个数在不同情况下,采用路径优化后的末端执行器运动距离平均可节省43.89%,末端执行器定位成功率达到100%,在实验室环境下的白芦笋采收率达到88.13%,验证了采用视觉定位的白芦笋采收机器人选择性采收的可行性。

    知网阅读

    [6]冯青春, 王秀, 邱权, 张春凤, 李斌, 徐瑞峰, 陈立平. 畜禽舍防疫消毒机器人设计与试验[J].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0, 2(4): 79-88.

    FENG Qingchun, WANG Xiu, QIU Quan, ZHANG Chunfeng, LI Bin, XU Ruifeng, CHEN Liping. Design and test of disinfection robot for livestock and poultry house[J]. Smart Agriculture, 2020, 2(4): 79-88.

    摘要: 针对畜禽养殖防疫消毒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的问题,设计了防疫消毒机器人系统,以实现畜禽舍防疫消毒喷雾的智能化作业。机器人系统由移动承载平台、防疫喷雾部件、环境监测传感器以及控制器等4部分构成,支持全自动运行和遥控操作2种工作模式。针对畜禽舍内弱光、低应激的工况条件,提出了“磁标-射频识别”组合的导航路径探测方法,实现在畜禽舍内养殖笼架间的自主移动。设计了风助式药液喷嘴,可同步实现消毒药液的雾化和扩散。通过对喷嘴内腔风场进行流体动力学仿真,对喷嘴气体导流和药液雾化部件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确定了锥形导流垫块和雾化栅板的倾角分别为75 和90 。最后,在禽舍内对机器人导航和喷雾性能进行了现场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机器人移动平台可满足0.1~0.5 m/s速度范围的自动巡线导航,其实际轨迹相对磁钉标记的最大偏移量为50.8 mm;风助式喷嘴可适用于200~400 mL/min流量的药液喷洒,形成的雾滴直径(DV.9)为51.82~137.23 μm,雾滴沉积密度为116~149 个/cm2。本畜禽舍防疫消毒机器人可实现养殖舍内消毒和免疫药液的智能化喷雾作业。

    知网阅读

    [7]丁幼春, 王绪坪, 彭靖叶, 夏中州. 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视觉导航系统设计与试验[J].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0, 2(4): 89-102.

    DING Youchun, WANG Xuping, PENG Jingye, XIA Zhongzhou. Visual navigation system for wheel-type grain combine harvester[J]. Smart Agriculture, 2020, 2(4): 89-102.

    摘要: 为提高联合收获机收获质量与效率,构建了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视觉导航控制系统,结合OpenCV设计了谷物收获边界直线检测算法识别水稻田间已收获区域与未收获区域边界,经预处理、二次边缘分割和直线检测等得到联合收获机视觉导航作业前视目标路径,并根据前视路径相对位置信息进行田间动态标定获得联合收获机满幅收获作业状态;提出了一种基于前视点的直线路径跟踪控制方法,通过预纠偏控制实现维持满割幅的同时防止作物漏割,以相对位置偏差值和实时转向后轮转角作为视觉导航控制器的输入,并根据纠偏策略对应输出转向轮控制电压大小。稻田试验结果表明,该导航系统实现了轮式联合收获机田间相对位置姿态的可靠采集及目标直线路径跟踪控制的稳定执行,在田间照度符合人眼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收获边界识别算法检测准确率不低于96.28%,单帧检测时间50 ms以内;以不产生漏割为前提的视觉导航平均割幅率为94.16%,随作业行数增多,割幅一致性呈提高趋势。本研究可为联合收获机自动导航满割幅作业提供技术支撑。

    知网阅读

    [8]胡小鹿, 梁学修, 张俊宁, 梅岸君, 吕程序. 中国智能农机装备标准体系框架构建与研制建议[J].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0, 2(4): 116-123.

    HU Xiaolu, LIANG Xuexiu, ZHANG Junning, MEI Anjun, LYU Chengxu. Construction of standard system framework for intelligent agricultural machinery in China[J]. Smart Agriculture, 2020, 2(4): 116-123.

    摘要: 针对中国智能农机装备标准化工作中缺乏系统性标准体系指导的问题,本研究构建了中国智能农机装备标准体系框架。首先从标准体系、具体标准、国际化水平等方面分析了中国智能农机装备标准化现状及存在问题;依托智能农机装备标准体系框架构建的目标及原则,总结了级别、约束力、通用性、性质、对象、标准类别、参考模型、行业分类、产业环节等构成标准体系框架的维度。之后利用级别、类别、产业环节构建了中国智能农机装备标准体系三维框架结构,并将其二维分解为基础层、共性通用层和应用领域层。最后提出了中国智能农机装备标准研究与编制的建议。本研究可为中国智能农机装备标准的制修订、实施与服务提供系统性指导,引领中国智能农机装备产业快速发展。

    知网阅读

    [9]吴应新, 吴剑桥, 杨雨航, 李沐桐, 甘玲, 贡亮, 刘成良. 油电混合果园自动导航车控制器硬件在环仿真平台设计与应用[J].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0, 2(4): 149-164.

    WU Yingxin, WU Jianqiao, YANG Yuhang, LI Mutong, GAN Ling, GONG Liang, LIU Chengliang.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hardware-in-the-loop simulation platform for AGV controller in hybrid orchard[J]. Smart Agriculture, 2020, 2(4): 149-164.

    摘要: 果园由于面积范围广、地形复杂、壕沟多、杂草丛生、土壤湿度较高且土质较为疏松,对自动导航小车(AGV)的机械结构、控制系统,以及能源动力系统的设计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混合动力AGV小车可以满足果园中长距离移动的需求。为 探索 合适的混合动力AGV控制系统算法以及能量管理策略,同时减少设计过程中由于果园地形复杂导致的控制器设计验证迭代、需求多样化问题带来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成本,本研究针对果园面积广的特点,选择串联式油电混合动力系统进行AGV动力能源系统模型的搭建。另外,针对果园AGV需要适应地形范围广的特点,采用履带车模型结构,利用硬件在环仿真技术,以树莓派作为控制系统搭载控制算法实物,利用Matlab和RecurDyn软件建立包含能源动力系统、电机驱动系统、履带车行驶部分模型以及路面模型的系统实时仿真模型,最终实现了串联式混合动力AGV控制器硬件在环仿真功能。基于串级比例积分微分(PID)以及模糊控制器控制算法的仿真验证表明,模糊控制器控制算法能够减少参数调节带来的时间成本,在转向角度小时响应速度加快了50%,在转向角度大时串级PID控制器产生了10%的超调,而模糊控制器无超调,转向更加平稳。结果表明硬件在环仿真平台能够有效地应用于果园AGV控制器的开发,避免了控制实物试验,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可以加快果园自动导航小车的开发过程。

    知网阅读

    微信交流服务群

    为方便农业科学领域读者、作者和审稿专家学术交流,促进智慧农业发展,为更好地服务广大读者、作者和审稿人,编辑部建立了微信交流服务群,有关专业领域内的问题讨论、投稿相关的问题均可在群里咨询。

    入群方法: 加我微信 331760296 备注: 姓名、单位、研究方向 ,我拉您进群,机构营销广告人员勿扰。

    信息发布

    科研团队介绍及招聘信息、学术会议及相关活动 的宣传推广

    二、智慧农业主要做什么?

    近年来,逐渐兴起的智慧农业已经开始颠覆传统,传感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使用,使得传统农业加速向集约化、精准化、智能化、数据化转变。智慧农业包含甚广,从耕地、播种、育苗到施肥、浇水、养护,从销售、流通、加工到防伪、售后、渠道,从会议、财务、策略到休闲、旅游、观光,无所不包。如果说智慧农业是一名有智慧的大块头,那么农业大数据就是块头体内串流不息的血脉。智慧农业真正改变了什么?拿几个具体例子说一说吧。

    一、自动控制,由俩人管1个棚变为一人管3个棚智能温室物联网采集器,安装了空气温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可根据菜农提前设定的指标,对温湿度进行预警。当大棚温湿度超过或低于设定的标准值时,自动向智能监控系统反馈数据,系统随即控制卷膜器开启或者关闭,自动采取大棚通风、降温或保暖等措施,使温室大棚始终保持最适宜蔬菜生长的温度和湿度。

    二、实时监控,实现了水肥一体化的自动定量供给通过电脑操控,不仅可以自动控制棚室的温度、湿度,还实现了水肥一体化的自动定量供给、蔬菜病虫害远程诊断等,立体化、多功能、全方位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大显身手。

    三、远程管理,农民足不出户就能获专家技术指导一旦看到作物出现异常,就可以迅速拍照,并经无线传感器传送到设施农业“远程智能专家”系统,自动生成动态的环境趋势图,供远端的专家进行分析、研判。专家会迅速根据病虫害发生、流行环境条件,通过电脑模型制定出设施病虫害预警方案,农民足不出户就能获得农业专家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智慧农业对我们的影响远不止如此。发展生态智慧农业,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利用好眼前的资源做好当下的事情,合理发展种养业,努力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涉农者和自然和谐共处,书写智慧农业的美好未来。

    三、无人水稻农场是什么

    无人水稻农场是什么

    无人水稻农场是什么,无人水稻农场采用5G和卫星导航技术,实现水稻耕、种、管、收全流程无人化操作,8分钟就能割完一亩水稻。实现“智慧种田”。无人水稻农场是什么。

    无人水稻农场是什么1

    “无人水稻农场”是指水稻耕、种、管、收

    整个种植过程全部采用无人操作智能化设备

    进行管理的现代化农场

    高明区更合镇吉田村的智慧农业园区,是佛山市中科农业机器人与智慧农业创新研究院(下简称“中科智慧农业创新研究院”),在佛山建设的国内首个商用“无人水稻农场”应用示范项目。

    近年来,高明区正加快打造“万亩稻田”项目,引进科技力量,加快农业现代化。而这与中科智慧农业创新研究院的,发展理念不谋而合。

    吉田村智慧农业园区,百亩稻田绿油油。洪海摄

    播种不弯腰、插秧不下田、田间灌溉自动化管理……在吉田村,一系列由中科智慧农业创新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技术创新成果,已经逐步派上用场。

    无需人工耕种,更无需人工驾驶,今年3月,中科智慧农业创新研究院将无人智慧农机设备引入吉田村,顺利完成了农田旋耕、激光平地以及30亩早稻的播种作业,播种速度达到每小时25亩。

    基于北斗卫星定位导航技术的无人耕种农机,可以高效完成水稻的旋耕、激光平地、播种、管理及收割作业,产量相比之前提高了200-300公斤/亩。吉田村的农民在阴凉处动动“指尖”,就可以完成收割、脱粒、禾草粉碎、颗粒入仓,每亩收割只需耗时8分钟。

    利用云计算、数据控制等技术的吉田村智慧农业园区正在高明描绘一幅新的农业耕作图景。新一代农民正用智慧科技推动着高明农业的大发展。2022年,高明区将在吉田村智慧农业产业园的基础上,再发展1000亩无人耕种的稻田,让更多有知识有理想的年轻人参与到农业生产中。

    无人水稻农场是什么2

    村庄中,汗水滴下种子发芽

    远山里,忘我耕耘,希望在茁壮

    央广网特别推出系列报道《远山的回响》第二季

    记录乡村振兴的新农人故事

    谱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央广网佛山12月20日消息 11月底,当北方已是寒风料峭冬意浓,珠三角的田间却是另一派景象:稻穗将大地染成金黄,构成了一幅绚丽的秋收画卷。

    对佛山高明区吉田村党总支书记钟志强来说,这是他最激动的时刻。在他的带领下,村里的“无人农场”今年迎来了大丰收,这也是我国首个“商用无人水稻农场”。

    从经济薄弱村到走向“智慧农业”,吉田村的这块无人农场不仅凝结着钟志强的心路历程,更承载着他对乡村振兴的坚定信念。

    “作为一个基层的村官,要在坚守农业建设的基础上创新,带领乡亲们致富。我理解的‘新农人’,就是要以新技术、新科技来发展我们的农业。”

    △佛山高明区吉田村党总支书记钟志强(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人到中年再出发

    当过十年兵,在企业摸爬滚打了七八年,钟志强怎么也没想到,步入中年自己会回到家乡,和土地“打交道”。

    2014年,他在广东一家企业工作,月薪近6000元。本以为能平静地过自己的小日子,直到吉田村的村级组织找到他,希望能参与家乡的建设。

    “回到家乡工作,月薪只有2000元,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尽管犹豫了很久,但军人的特质还是让他下定决心。“作为一名党员,同时也是一名军人,这种时候还是要放下眼前的利益,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在海南当兵十年,当地较为发达的现代农业给钟志强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高明的地形地貌特征和海南比较类似,可以围绕水稻、粉葛这些农产品来发展产业。”

    集约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但摆在钟志强面前的却是一块块破碎的土地。“有侵占耕地的情况,也有机动田到期没有交出来的问题……”

    2017年,钟志强当选为吉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后,立即成立了清产核资工作小组,统计村集体土地和私人土地。仅三个月时间,便将所有的集体土地收回。

    “总面积是500多亩,我们全部收回重新发包,村集体经济一下子就增加了80万元!”

    就这样,钟志强为吉田村的发展攒下了“第一桶金”。

    △几年前的吉田村(央广网发 黎培生 摄)

    土地有了,接下来就是如何发展经济。2018年吉田村的村集体收入仅为19.6万元,在2019年被广东省定为经济薄弱村。

    恰好在那一年,高明区启动农村拆旧复垦工作。钟志强紧抓政策红利,在吉田村率先实施拆旧复垦改革,将93亩土地纳入了拆旧复垦范围内。“这些地块拆旧复垦,我们到手是36万元/亩,除了保留部分资金来做基础设施外,每个村民分红领到1.6万元。”

    拆旧复垦工作的落实,让吉田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质的飞跃”。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200万元,四年实现翻四番。

    钟志强兴奋地告诉记者,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我刚上任的时候,村集体还欠了2300元,连电费都交不出来!”

    饮下“头啖汤”

    “六山一水三分地”,独特的地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吉田村的发展。劳动力人口纷纷外出务工,村里只留下老弱妇孺,让这里成了一条“空心村”。

    “造成了很多田地丢荒。”回忆起当时的情形,钟志强很是痛心,也促使他坚定地发展高科技农业,解决低效耕种及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我们必须要走深一步、眼光要放长一点,把传统农业慢慢转化为高科技的智慧农业。”这是钟志强常念叨的一句话。

    然而,有了钱,有了地,怎么去发展现代农业?怎么去招商引资?钟志强还是一头雾水。

    自己不会,就走出去学习别人的经验。在四川和浙江学习考察回来后,钟志强就下决心,参照两地的经验和方法,通过“村集体+公司+农户”的方式来发展吉田村的产业。

    恰逢此时,中科智慧农业创新研究院开始在佛山打造智慧农业产业链,开展智慧农业相关技术研发、应用和示范,这与钟志强的想法不谋而合。

    2020年12月,中科智慧农业创新研究院携手广东高明产业创新研究院、高明区供销合作社、高明区更合镇吉田村民委员会,共建“高明吉田智慧农业园区”。

    园区规划有“无人水稻农场”、智慧化建设园区以及趣味采摘区等项目。2021年3月,无人水稻农场正式启动建设,前期投资400多万。

    起初,钟志强还是有些担心,三天两头往农场跑:“以前我们都是插秧或者抛秧,无人机旱地直播水稻还是第一次,能不能成功?稻谷能不能长出来?”

    很快,他的疑虑便被打消了。

    无人水稻农场采用5G和卫星导航技术,实现水稻耕、种、管、收全流程无人化操作,8分钟就能割完一亩水稻。同时,园区内的中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无人化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土壤各种指标,实现“智慧种田”。

    “这些设备,包括旋耕机、收割机、运粮车,还有水果采摘机器,都是没有人开的。”这让钟志强十分兴奋,“人力成本大大减少!产量相比之前提高了200-300斤每亩!”

    △无人变量施肥机正在田间作业(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逐步实现的“地图”

    2021年9月,吉田智慧农业园区入选广东省第七批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名单;11月,该项目工程验收顺利通过……接二连三的好消息,更加坚定了钟志强发展现代农业的`信心。“前几天江西打电话来说,也想租我们机器过去收割稻谷。”

    看到无人设备这么“火”,当地村委商量打算成立一个“农机滴滴”服务队。“村民在网站上预约农机服务,我们把无人化设备拿到他的田头上服务。”

    △钟志强在吉田村智慧农业无人农场监控大屏前介绍情况(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在钟志强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张吉田村的地图,这也是他的“现代农业地图”。

    “这里是无人水稻农场、这里是禅农文旅小镇、这里是千亩山地绿化项目……”说起吉田村的现代农业规划布局,钟志强如数家珍。

    今年1月,吉田村引入禅农文化旅游项目,重点发展生态农业、花海民宿、文旅产业古村景观旅游,计划投资2200万元,将于2022年建设完工。

    与此同时,钟志强还带领村党总支部推动了无公害豆芽生产基地、千亩山地绿化树项目、苗菜基地建设项目等多个产业项目。

    “年轻人也愿意回流到村里,学习无人机操控技术,或者做文旅产业。”说起这些,钟志强晒得黝黑的脸上泛起笑意,“我们马上要举办第一期的农机培训,让年轻人才学习新技术,发展高科技农业。”

    对钟志强而言,心中的“现代农业地图”还在不断完善中。“按照我们的‘十四五’规划,还要继续引进高科技的农业产业进来,让我们这10平方公里土地成为高科技农业的示范!”

    无人水稻农场是什么3

    “这是我们‘5G+无人农场’的智慧大脑,田间的具体情况都可以通过大屏看到,一目了然。”12月9日,南通市海门区正余镇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内,正余镇水利站副站长张尧站在几块电子屏幕前,远程掌握农田的灌溉情况、耕地面积、设备分布情况及环境监测等数据信息。

    去年底,正余镇融合5G元素打造的全省首个“5G+无人农场”示范基地建成投入使用,正余镇新岸村1000亩稻麦轮作基地和正基村5000平方米玻璃温室大棚,集合物联网、大数据技术,通过在田间安装多个探头,采集并分析虫情及气象数据、土壤墒情、种植作物生长等信息,实时传输视频、图片、文字,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管理的精准化种植、智能化决策、可视化管理和智能化操控。

    谈及未来5年目标,张尧充满期待。“我们计划进一步提升无人农机等智能设备的控制精度和稳定度,争取早日实现全程无人机械化、远程管理。”张尧透露,2022年将对示范基地内100亩农田进行全部无人化水稻种植试点。

    示范基地旁的机库在平整宽阔的农田里显得格外醒目,白色的仓体透着科技感,里面陈列着无人拖拉机、无人插秧机、无人植保机、无人收割机等农业生产全环节所需设备。“传统农机对作业人员不太‘友好’,例如传统收割机,噪音大、扬尘多,没一会儿便满身灰,一天下来作业强度很大。无人收割机就完全避免了这些问题,像家用扫地机器人一样,一键启动后就可按照提前规划好的作业路径在田间自动收割,结束后能自动返回。”张尧介绍,这些装备还有很多“隐藏”功能,在“无人拖拉机”主设备后面装上犁,就能翻耕,还可以换上搂草装置、夹包装置、启垄装置等拖挂农具。

    “‘5G+无人农场’最大的意义便是将人从地里解放出来,实现农业从‘汗水型’产业到‘智慧型’产业的转变。”张尧说。记者了解到,新岸村一块300亩示范基地内仅需配备3-4名管理人员,通过平台云端操作,平时只需偶尔下田检查、维护设备,就能实现“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自动作业。

    “无人农场”的效益如何?张尧告诉记者,以水稻播种为例,与人工驾驶作业相比,无人插秧机直线行驶横向、对行误差小,行距更均匀,作物间通风透气性佳,更有利于秧苗生长,能够提高单位面积作物产量,减少肥料用量,同时这种精准度还能提高土地利用率,由于可以24小时不间断作业且不受天气影响,农机利用率也大大提高,节本增收效益明显。“新岸村1000亩的稻麦轮作基地,今年亩产量能达到1300多斤。”

    “将来,种地的人将不再是扛着锄头下地,不再靠天靠经验吃饭。”展望未来,张尧深感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正余镇共有各式农机保有量162台,目前18台农机已在“无人农场”平台完成注册,实现农场经营主体自主发单,平台派单、农机户自主接单模式。“接下来,我们要将这一平台推广到全镇15个新型合作农场,做到乡村振兴科技先行。”张尧对“5G+无人农场”的未来信心满满。

    四、智慧农业是什么?

    智慧农业的项目。

    智慧农业可发展植保无人机、未来农场、农业AI技术、节水农业、农业大数据等项目。植保无人机:就是用于农林植物保护作业的无人驾驶飞机,通过地面遥控或导航飞控,来实现喷洒作业,可以喷洒药剂、种子、粉剂等。未来农场: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全方位支持耕、种、管、收,让作物实现全程可追溯。

    以上就是关于智慧农业采摘机器人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智慧谷是什么公司(智慧谷是什么公司开发的)

    云智慧诈骗(云智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智慧树景观设计漫谈(智慧树景观艺术设计)

    天猫店入驻费用明细(天猫店入驻费用明细表)

    乡村景观设计案例(乡村景观设计案例娱乐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