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机器人全球普及(2030年机器人全球普及了吗)
发布时间:2023-05-25 03:32:35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73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2030年机器人全球普及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有小程序、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和批量生成器
本文目录:
现在中国有被机器控制的人吗
没有。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在近期发布的报告中称,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全球大概有3.75亿人口将面临重新就业,其中中国占1亿。现在的我们很难预估,我们的孩子能在未来从事什么职业?有哪个领域能让他们可以抗衡人工智能的竞争?
唯一能做的,只有让他们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
纵观人类技术的发展历程,往往遵循一个固定的规律,即先是概念萌芽,然后经历市场炒作,资本蜂拥,结果潮水退去,泡沫破灭。而繁华落尽后,才会经历技术成熟的阶段,直到最后的落地应用,人工智能的发展也是顺应这个规律。
如今AI技术正逐渐走出实验室,走进我们生活。未来AI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改变?谁都没有答案,正如《南风窗》写的那样:“今天怎么想象未来,都是幼稚的”。但我们应该相信一个尊重科技的社会一定能够向好而生,愿在未来,机器能成为人类的合伙人,而不是对手,更不是替代者。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在近期发布的报告中称,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全球大概有3.75亿人口将面临重新就业,其中中国占1亿。
麦肯锡报告中分了11个行业大类,看不同国家未来在这些行业的岗位需求变化。其中涉及到创意工作、技术类工程师、管理类以及社会互动类的岗位需求增长明显,因为机器还无法在这些领域取代人类。另一方面,那些在可预测环境中进行物理活动的部分岗位需求将下降明显。
报告指出,按基本的市场供需关系,那些需求下降的岗位工资也将面临工资下降的窘境。与此同时,岗位学历要求将进一步提升,要求较低学历的岗位数将减少,大学乃至更高学历要求的岗位将增多。


注:在创意人员(艺术家、设计师、娱乐业从业者、媒体工作者)大类中,中国岗位需求将增长85%。(下列图片均来自麦肯锡,以下11张图中的柱形图从左至右代表的国家分别为中国、德国、印度、日本、墨西哥以及美国。)

注:在技术专家(计算机工程师、专家)大类中,中国岗位需求将增长50%。

注:在教师(学校教师、高等教育、其他教育业专业人士)大类中,中国岗位需求将增长119%。

注:在经理及管理人员大类中,中国岗位需求将增长40%。

注:在建筑人员(建筑工程师、建筑工人、安装及维修人员)大类中,中国岗位需求将增长9%。

注:在医护人员(医生、护士、医师助手、药剂师、理疗师、保健员、保育员以及保健技师)大类中,中国的岗位需求将增长122%。

注:在专业人士(客户经理、工程师、商业及金融专家、律师及法官、数学专家、科学家以及学者)大类中,中国岗位需求将增长26%。

注:在办公支持(IT工作者、问讯员、办公文员、部分金融从业者(采购、工资单等)、行政助理)大类中,中国岗位需求将增长14%。

注:在可预测环境中进行物理活动的工作(机器安装修理人员、安保服务、博彩业从业者、洗碗工、清洁人员、食物准备工人)大类中,中国岗位需求将下降4%。

注:在社会互动(包含餐饮服务人员、零售及线上销售人员、一对一理疗师、娱乐业服务员、造型师、酒店及旅行相关从业者)大类中,中国岗位需求将增长36%。

注:在难以预测环境中进行物理活动的工作(特别领域的机械工人、紧急应急人员、搬运工、机器安装及维修工人、农业从业者、交通维修人员、建筑清洁工人)大类中,中国岗位需求将增长12%。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可预测环境下的一些相对低收入岗位,例如园艺工人、水管工、儿童和老人护理人员受自动化的程度也会较低。一方面由于他们的技能很难实现自动化,另一方面,由于这类岗位工资较低,而自动化成本又相对较高,因此推动这类劳动岗位自动化的动力较小。
2030年,最多将有1亿中国人将重新就业
麦肯锡报告特别指出,被机器人取代并不意味着大量失业,因为新的就业岗位将被创造出来,人们应该提升工作技能来应对即将到来的就业大变迁时代。
报告指出,至2030年全球将有7500万至3.75亿人口重新就业并学习新的技能。从数量上看,中国将面临最大规模的就业变迁,预计将有1200万至1.02亿中国人需重新就业。

注:从左至右国家分别为:美国、其他发达国家、中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浅蓝色方块表示在自动化发展迅速的情况下,各国分别将有5400万、6400万、1亿、7200万人需要重新就业并学习新的技能;深蓝色方块表示在自动化发展相对缓和的情况下,各国分别将有1600万、1700万、1200万、1000万人需重新就业。
注:从左至右国家分别:德国、日本、墨西哥以及印度。浅蓝色方块表示在自动化发展迅速的情况下,各国分别将有1200万、2700万、700万、3800万的人口将需要重新就业并学习新的技能;深蓝色方块表示在自动化发展相对缓和的情况下,各国分别将有300万、1100万、100万、300万人需重新就业。

注:本图代表全球26.6亿工作人口中,最多将有3.75亿人的工作被影响,需要重新就业。
事实上,不同国家未来被自动化取代的岗位数,会受到经济发展预期、劳动力增长情况、工资水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工资水平越高的国家越易受到自动化的影响,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总数若出现下降情况,未来将被自动化取代的岗位数便会更多。

注:横坐标代表不同国家的2010年的GDP总值,纵坐标代表2030年各国目前的工作被自动化取代的比例。深蓝色圆圈代表中国,表示2030年,中国预计有1.112亿人的工作被自动化所取代。
麦肯锡报告还特别指出,在自动化的浪潮中,全社会需要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需要保持积极的稳健增长,以保证工作岗位的增加;二是提供工作培训机会,帮助个人学习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能;三是提高商业社会乃至劳动力市场的活力和流动性;四是为那些被自动化取代的工人提供收入和重新就业帮助。
总而言之,对于每个个人来说,需要对未来高速发展的工作环境提前做好准备,努力掌握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能。未来对于人类而非机器的岗位需求将持续存在,但人们也应重新思考传统的工作方式还是否可行。
面对日益强大的机器人,普通人最大的担忧就是,它会不会抢了我的饭碗?过去,这还只是担忧,现在,麦肯锡可以用一份160页的报告(只是报告摘要哟)明确告诉你:
全球最高达50%的工作是可以被机器人取代的;
有六成的工作岗位,其30%的工作量可以由机器代劳;
到2030年(还有13年时间),保守估计全球15%的人(约4亿人)会因人工智能工作发生变动,激进预估会影响30%的全球人口,也就是8亿人。

虽然机器人对人类的“威胁”不小,但是麦肯锡的研究认为,不同国家,不同岗位,受到的冲击是有显著差别的。比如,越是发达国家,人工成本高,越有动力率先采用机器人,因而发达国家的劳动力被机器人取代的程度会更快更高。
如下图所示:到2030年,全球平均被机器人取代的劳动力比率是15%,作为不发达国家的代表,印度这一比率仅有9%;中国基本与世界平均水平持平,为16%;而发达国家的代表,美国、德国,这一比率高达23%和24%。也就是说,发达国家的普通劳动者正面临被机器人取代的巨大风险。

从具体岗位上看,稳定环境中的体力工作(如机器操作员和快餐行业员工)会率先受到冲击;
多变环境中的工作被取代的风险较低,因为从技术上来看,这些工作难以实现自动化。如专业研究人员、照顾岗位、建筑师、管理人员、教育者、技术专家、艺术工作者等岗位需求未来会增多。
尤其是照顾类岗位(医生、护士、高级护理),无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有大量的人力需求,这显然是受全球老龄化的影响。

在这个报告中,麦肯锡还有一个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子报告(而且还被排在了各国子报告的第一个,可见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麦肯锡认为,从总体来看,中国将受益于自动化。一方面,中国正走向老龄化,到2030年,17%的人口都将在65岁以上;另一方面,中国从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产业转型,对劳动力有巨大需求,如果不是自动化,我们可能还会出现劳动力缺口,在生产效率上也难以提高。
但对劳动力的冲击也不小,具体来说有三点:
一是总体岗位需求减少。
人工智能取代了一些职业,也会产生一些新的职业,但总体来看,到2030年,受人工智能普及的影响,中国的劳动力需求会较现在(2016年)减少1600万。

二是部分岗位消失。
中国哪个职业受到的冲击最大,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麦肯锡认为,是机械师和厨师。到2030年,以这两个岗位为代表的基础工作会减少360万。猜测可能是考虑到中餐的流水化生产趋势,厨师的需求会大大减少。
比如我们就知道一家叫一米云站的企业,他们是做中餐供应链,以热链盒饭供应工业园区、大型企业、学校等大规模用餐场景。在他们的中餐工厂里,厨师这个传统餐饮必需的岗位,就在很大程度上被机械取代了。

三是上亿人需要学习新技能,转换岗位——这就是摩擦性失业。
据麦肯锡的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有至少1.18亿人的岗位被机器人取代,这要求他们学习新技能,适应与机器人的合作分工;其中700-1200万人需要转换职业(这意味着他们原有的岗位彻底被机器人取代,不再有人工的价值)。如果人工智能以更乐观的速度发展的话,这一数字将扩大到2.36亿,也就是三分之一的中国人。

纵观历史,很多划时代的科技成果必然引发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短期内很可能难以被接受,但若放眼历史长河,就会发现,所有重大的科技革命无一例外地都最终成为人类发展的加速器,同时也是人类生活品质提高的根本保障。
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也同样如此,它的确会对人类的就业造成一定冲击。比如,人工智能更适合处理简单重复、规则确定或者通过案例学习可以找到有效处理规则的问题。像安检、看病理切片和监控视频审核等交给人工智能更为高效可靠,这些工种也因此比较容易受到冲击和替代。
但是在科技进步之下,旧的工种被取代,新的工种又会产生。
如何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之下,找到自己的位置,只有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中国工业机器人多久普及
2030年。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中国预计在2030年完成机器人普及的计划。机器人是一台机器,是一个可编程由计算机能够自动地进行一系列复杂的动作,机器人可以由外部控制设备引导,也可以将控制嵌入其中。中国未来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普及农民工还需要多少年的时间
工业机器人预计2030年全面普及中国
2016-03-25 祈飞科技 - 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方案商 已读 1946
一、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分析
201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36860台,已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机器人市场。其中自主品牌企业在我国销售工业机器人总量超过9500台,占全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的比重达到1/4。预计本体产值约90亿元,本体加集成市场规模约270亿元。
2014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57000台,较上年增长55%,约占全球市场总销量的四分之一,已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两大因素驱动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快速增长。
第一个驱动力是机器代替人工。原因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其一是低端劳动力供给不足。80、90后已经成为目前劳动力市场的主力,相比60、70后,他们诉求较多,其中的显着变化之一是越来越少的人愿意从事工资低、单调重复繁重、环境差的工作,导致低端劳动力供给不足,每到岁末年初这种“民工荒”现象在沿海地区表现尤为明显,用人单位越来越倾向于用机器人替代人工,从事这类工作。
其二是工业机器人替代人工经济性不断提升。一方面,劳动力工资全面上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基本保持两位数增速,到2010年已经超过5000美元,而且由于低端劳动力供给不足,近年来农民工工资涨幅比城镇职工还要快。另一方面,机器人本体价格不断下降。机器人价格下降不仅是国际趋势,而且还因为主要国际巨头纷纷在中国设组装线,降低本体成本和价格。继abb之后,安川和库卡也开始在中国建设组装线,并于2013年投产,两家在中国最终年产量将合计达11000台,相当于2011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需求的近一半。川崎于2012年12月24日也发布消息要在中国建组装线。
上述两项因素,导致工业机器人替代人工的经济性不断提升,工业机器人投资回收期越来越短,有的甚至两年就可以回本。
第二个驱动力是产业升级。日韩等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经济增速都出现大幅下降,日本GDP从1956-1973年年均复合增速9.22%,下降到1974-1991年年均复合增速3.95%,产业结构也出现三个变化:一是传统重化工制造业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逐渐萎缩,产业内重组与整合明显加强;二是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的新兴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机械化、自动化及智能化设备的大规模普及导致企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大幅提升;三是服务业占比上升与消费升级并存。
反观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与日本70年代初类似,劳动力成本上升、能源紧张、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适时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促进升级是我国经济能否顺利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而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需要大量的自动化成套设备相配套。
二、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前景展望
(一)最快15至20年中国将普及工业机器人
中国政府对于工业机器人的各项扶持政策并不亚于当年的日本和韩国,本土企业已经拥有了一定积累,并获得了25%的市场份额,尽管存在应用成本高等问题,但工业机器人安装量成倍增长已成定势,预计3-4年内中国机器人应用规模将高居全球第一,10年内机器人密度即每1万名工人的机器人数将超过500台。若各外部因素不出现大幅波动,预计中国最快在2030年工业机器人在各行业内提供的生产力全面超过企业工人。
(二)工业机器人时代提升产业质量与广度
机器人的全面应用将会对生产方式和效率、产业结构乃至生活方式都带来深远的影响。首先,实现生产柔性化智能化。生产模式将由集中向分散方式转变,产品同质化向个性化转变,实现实时优化且自我组织的产业链。其次,将对我国工业及相关产业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工业机器人的普及对于其他智能制造装备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带动整个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发展,导致一个包含新型工业PC、网络化PLC、自动化及通信元器件、高精度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智能生产线等相关整机零部件的超万亿市场将被创造出来。最终,工业机器人普及将为企业员工带来工作方式和环境的全新变化,全新的智能自动化生产工作方式使得工作不再被工厂等地理位置所限制,转为虚拟的、地域灵活的远程方式开展,员工将拥有高度的管理自主权,随时调整并切换工作和生活状态。
(三)工业机器人时代对社会提出更多挑战
工业机器人时代也将使社会面临更多挑战,技术性失业的情况异常严峻。预计机器人全面应用后中国将释放就业人口超过2.4亿,以受过初等教育的成熟生产性劳动力为主,这其中有多大比例能被迫转型为技术人员或转投服务等行业乃至创业自谋出路,其对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只能通过实践来证明。针对机器人大潮所造成的深远影响,我国法律法规、意识形态、社会结构等方方面面其实都没有做好准备。但无论如何,正如汽车代替骡马、电脑代替打字机、互联网替代传统交流方式一样,工业生产中机器人代替人工劳动力这一趋势必将到来
以上就是关于2030年机器人全球普及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2023二级建造师报名时间(上海2023二级建造师报名时间)
抖音2022年电商数据报告(抖音2022年电商数据报告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