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设计vi案例(奥运会 设计)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奥运会设计vi案例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官网:https://ai.de1919.com
创意岭专注品牌设计、策划,为各大上市企业、个人提供一站式设计、策划服务,服务客户遍布全国,咨询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高人举一些借用别人的力量营销的案例可以吗?
借力使力资源整合,半月挣26万的营销案例,看懂的都是营销高手
什么是"好的设计",案例举例分析
什么样的标志才是好的呢?2008奥申标志这么好,为什么还要重新设计呢?标志设计的好坏如何才能评价?简单的标志好呢?还是复杂的标志好呢?下面有两个标志,一简一繁,但都是2000北京国际商标标志双年奖获奖作品。可见,繁简是不能评价一个标志好坏的。到底怎么样才能评价一个标志的好坏呢?决定标志好坏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呢?图1杨夏惠 台湾形象策略联盟
图2陈清文 宜兰国际观光年
在此,笔者对标志设计的评价标准,做一些初浅探讨,希望同行指正。
1、审美标准
优秀的标志它必须是美的。一般来说,艺术性强的标志更能吸引和感染人,给人以强烈和深刻的印象。标志的高度艺术化是时代和文明进步的需要,是人们越来越高的文化素养的体现和审美心理的需要。
其包括形象美和意象美。
形象美,就是指标志的图形符合形式法则和造型规律,即在形象、尺度、比例、色彩、质感等方面按多样与统一,对比与调和,平衡与均衡,条理与反复,动感与静感等形式法则进行处理,使之高度简洁达意。使之具有艺术感染和视觉冲击的力量。
意象美,是指能准确的反映设计对象的特征、性质等。如原本是篮球联赛的标志让人感觉是足球联赛的标志,能说此标志成功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有些标志设计师,为了迎合领导意念,在进行标志设计时,就过分追求内涵的充分表达。而在标志的形式美感方面做的努力不够,设计出来的“作品”也就可想而知了,肤浅的内容繁多,形式死板、陈旧、缺乏美感,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意象美和形式美。而有些设计师,为了追求图形的艺术性,将设计对象的行业特征、企业理念、市场策略等置之不顾,致使标志缺少一定的内涵,不利于品牌竞争力的提升。
优秀的标志,还应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以意造形、以形表意’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一个好的标志,总是具备美的形式,不论它起的作用是直接的还是间接,总是表达某种特定的内容,否则也就失去了美的价值。”①
如果缺乏意象内容美,没有诗意般的境界,不能令人悠然神往;缺乏形式美,没有条理化的组织秩序,不能令人悦目舒畅,毫无疑问,意象美是内在的,提供了普遍性的现实意义;形式美则是形象性的,提供了视觉的形式感和具体特征,两者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②
综上所述一件优秀的标志应该达到内容意象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如果标志没有一个很好的形式感,哪怕设计人员赋予更“完美”的标志释义,恐怕都只能是文字上的一种美丽说法。如果标志没有内涵和韵味,只是形式主义符号图案,也只会昙花一现。
当然,正如人们对美的感觉有差异一样,标志的审美标准由于国家和时代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不同的群体所生活的环境不同,形成相应的社会文化观念,对标志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评价。
那么,是不是有了标志的形式美和意象美就够了呢?还不行。还需符合实用标准。
2、实用标准
标志的本质在于它的功用性。经过艺术设计的标志虽然具有观赏价值,但标志主要不是为了供人观赏,而是为了实用。标志有为人类共用的,如公共场所标志、交通标志、安全标志、指示性标志等;有为国家、地区、城市、民族、家族专用的,如国徽、区徽、市徽等标志;有为社会团体、企业、仁义、活动专用的,如会徽、会标、厂标、社标等;有为某种商品产品专用的,如商标;还有为集体或个人所属物品专用的,如图章、签名、花押、落款、烙印等。它们都各自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有的是为了区别同类产品的不同企业与经营部门;有的是为了区别同类产品的不同质量;那些具有法律效力的标志尤其兼有维护权益的特殊使命。如果指示性标志起不了指示功能,即使是再好看,也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现代商标设计的另一特点,不仅要求适应商品本身的装潢,还要密切配合商业活动——电脑、霓虹灯、交通工具和各种广告宣传的技术措施。创造一种光彩夺目的视觉传递信息,霎时间取得印象深刻的艺术效果。”③
还有,目前有很多公司在VI设计中设计标志时,他们往往只追求标志本身的美感,而忽略了同实际的联系,在后面的应用中出现很多问题,无法深入。比如,有些标志在适当的尺寸下比较好看,但当放大或缩小后,由于标志的阴阳、黑白面积比例发生变化,使标志的视觉形象发生改变。甚至可能丢失部分信息。
故设计标志时须充分考虑其实现的可行性。针对其应用形式、材料和制作条件采取相应的设计手段。同时还要顾及应用于其它视觉传播方式(如印刷、广告、映像、网络等)和放大、缩小时的视觉效果。
3、市场标准
标志的设计和其它的设计项目一样,从来都不可能存在于真空中;不可能脱离它所运作的社会,文化及商业环境。
在这一方面企业的标志比较多。 随着企业市场的占有率的上升,市场定位的改变,企业的标志也将作相应的调整。如宁波雅戈尔,从1991年起前后三次更新企业与商标标识,2001年10月又推出新设计的“龙马”标识。此次更新设计的标识,摒弃传统的渐进模式(即保留原有标识部分影材形式,以兼顾公众对企业品牌的认同感和依赖感),而采取突进式(为掌握新的时代精神,领导潮流),毅然决定放弃原有标识,设计新标识。这是雅戈尔积极应对入世挑战,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一步。
在这一方面奥运会的标志也并不例外。由陈绍华先生等人设计的中国奥申标志,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等角度来评价,无可厚非是上乘之佳作。就连陈先生本人也曾说过,假如要他重新设计奥运标志,超过此标志恐怕很难。这么优秀的标志,为什么我国2008奥运会组委会又要重新征集一个新的主办标志呢?该项决定的理由是什么呢?我想,撇开其他因素不谈,此举与市场推广方面的策略有很大的关系。奥申标志使用至今已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具有很高的“曝光度”。而从市场学角度来看,虽然随着高“曝光度”而来的正面效果是知名度和认可度,“曝光度”过度则有可能会带来受众的麻木反映及市场冷落感的种种负面效果。悉尼2000年奥申标志也曾有此“遭遇”。
笔者认为重新设计标志是让一个原本已无新闻价值的产品重新定位包装,使之耳目一新的正确决策。不过话说回来,有些标志也有可能存在其他方面的问题,如中国电信的标志在标志所有权与使用权方面出现问题,导致重新设计标志。
当然标志的评价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消费心理与审美情趣也随之发生变化,我们对标志的评价标准也应做相应的调整。标志的评价标准也不仅仅只有以上三个。当评价的对象和角度不一样,其评价的标准也不一样。不能死套以上三个标准。
参考资料:http://www.xvx.cn/newshow.asp?id=363
2012年的北京奥运会的logo是什么?
北京奥运会是2008年,2012年北京没有奥运会啊!2012是伦敦奥运会。2011有个亚洲的冬运会,2014是俄罗斯索契冬奥会。2012是伦敦奥运会LOGO,由Wolff Olins设计(via:dezeen),Wolff Olins是一家成立于1965年的知名品牌咨询公司,隶属于奥姆尼康(Omnicom Group)-世界最大广告集团),他们负责比较著名的案例包括有我们熟知的Product RED,即由U2的Bono和DATA的Bobby Shriver创建的慈善品牌(red),比如iPod nano Red,Red RAZR,Giorgio Armani Red sunglasses等。这个标志设计是选定Wolff Olins,并没有举行比赛或比稿,费用40万英镑。详细一点介绍(及英国人看法)可见这。
不管标志如何,伦敦2012年奥运会的理念非常不错,“London 2012 will be everyone’s Games, everyone’s 2012. …… The new 2012 emblem will use the Olympic spirit to inspire everyone and reach out to young people……”,是每一个人的奥运会,让奥林匹克精神启发每个人,可以看一下官方网站的视频,特别是那个brand video:让奥林匹克精神走进每个人,走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它不仅仅是舞台上的,普通人也不只是热情的观众,不再只是围绕着运动。参考资料:http://www.london2012.com/
以上就是关于奥运会设计vi案例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